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90718老友健行國父紀念館.松山菸廠
2019/08/01 22:18:00瀏覽799|回應0|推薦5

  相信你去過國父紀念館,但走過白千層步道嗎?或許你也去過松山文創園區,但你聽過導覽志工說松山菸廠的故事和介紹古蹟建築嗎?老友們7/18的健行就是安排如此這般的體驗行。

   經召集人通知邀約,大夥於7/18 9:30會合在捷運國父紀念館站,由他帶領著沿紀念館周邊的忠孝東路、光復南路、仁愛路走,轉進中山公園,看翠湖睡蓮,順延香山橋蜿蜒曲徑,抵翠亨亭,略事休憩,續前行白千層步道,才從逸仙路出口,轉向松山菸廠,往下一個行程移動。以往去國父紀念館,不是看藝文展覽,就是欣賞節目演出,通常是一頭鑽進紀念館內,或者在大廳看儀隊交接,或在噴泉廣場閒逛,看人來人往,幾乎不曾像這樣子繞行紀念館的,因此有機會重新真切認真地端詳種植在館內最外緣,那成行成列、高大粗壯又筆直的白千層,同時也凝望紀念館周圍的人行道沿線,同樣是筆直、高大、粗壯的樟樹或九芎,漫步其間,左右綠樹夾道,林蔭蔽日,即使暑氣逼人,人行道上卻是樹蔭濃綠、舒爽宜人。中山公園裡另外的亮點,該是池邊綠意盎然、垂柳搖曳的翠湖吧,就算睡蓮沒盛開,還是有映入湖中如大鵬展翅的紀念館黃色屋頂、和直插雲天的台北101,是此處限定的景觀,常令欣賞的人著迷流連。此外,于右任塑像和其龍飛鳳舞的墨寶碑帖,亦能引人駐足。這回到紀念館,可是反其道而行,並未踏足館內,而是意外驚喜地重新認識紀念館周遭的綠色環境,可是一大收穫哪。

   原松山菸廠範圍內,雖含蓋了松山文創園區(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台北文創大樓(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及興建中的台北大巨蛋,但分屬不同管理單位,互不隸屬。此行召集人安排參觀標的,即為松山文創園區所在的松山菸廠,其辦公廳、製菸工場、鍋爐房、一至五號倉庫等,已經台北市政府2001年指定為市定古蹟,所屬蓮花池、運輸軌道及光復新建倉庫亦一併納入古蹟保存範圍,此次志工導覽參觀的,就是古蹟松山菸廠和巴洛克式中庭花園。

   依約在松山文創園區松菸小賣所隔壁的服務中心,與志工景小姐碰頭,她因姓名諧音的關係,從小就被叫作警廣(廣播電台),聽她一番如數家珍的導覽,娓娓道來,倒是覺得其警廣之名果然名副其實呢。茲摘要整理松菸故事的導覽內容如下:

說到松山菸廠緣起,不能不提日據初期於1905年實施的台灣專賣制度,那時候台灣總督府為彌補稅收不足,將菸草的種植、加工及銷售統統收歸政府控管,並於1911年興建台北菸草工廠,負責菸草生產及加工製造,除供應台灣市場,也外銷大陸華中、華南及南洋地區,大發利市,供不應求,台灣總督府專賣局遂於1937年在台北市松山興雅830番地再興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場」,內建製菸工廠,於193910月開工生產(迄今80年),初期員工就有1200人,是台灣現代化工業廠房的先驅。1945年台灣光復,由公賣局接收,更名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松山菸廠」,專製捲菸、菸絲及雪茄等菸草製品,曾為政府財政挹注不少稅收。1998年,由於公賣改制、都市規劃、以及香菸需求量下降、市場競爭力下降等原因,松山菸廠停止生產,遷併台北菸廠。2001年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後,轉型「松山文創園區」,搖身一變,成為台灣原創發展基地,而於20111115日正式對外開放。

  志工領著繞行松山菸廠1樓走廊,沿途介紹屬於所謂日本初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欣賞其簡潔典雅形式、迴廊寬闊明亮、國防色堅固混凝土,強調水平線,建材如面磚、琉璃及銅釘等均為特別定製,做工精細等等,且引入工業村概念,重視員工福利,附設完整的勞工福利設施,堪稱為當時工業廠房的楷模。區內到處都可看見松山菸廠80週年紀念字樣,闢有特展室,連地板也有標示。松山文創園區定位為「台北市的原創基地」,因而引進許多創意機構,一路走過去,陸續看到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台灣設計館、美國創新中心(American Innovation Center)、中華民國平面設計協會S2空間、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CIDA)等的招牌,當然還有松菸創作者工廠、松菸風格店家,讓創作人有機會展示作品於賣場。志工特地帶領大夥去看最有設計感的圖書館,玻璃窗上噴出「不只是圖書館」字眼,她說,圖書館內設計雜誌非常多,種類繁多,也不定期會有設計展覽,非常值得一看,但採會員制,不開放參觀。當然啦,我們也只能隔窗端詳凝望,過過乾癮啦。

〈按:松山文創園區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於2011628日委託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營運至今,因全區為古蹟建築,製菸工廠、倉庫建築等古色古香,保存完善,是近年藝文展覽的熱門場地。〉

  志工說,光復後在松山菸廠周遭大量植栽,形成景觀優美、生物多樣化的生態環境,是台北市東區最大的綠地,且仿巴洛克式建築設計,在中庭修建花園和噴水池,中央噴水池四周輻射出四座三角形水池,兼具美觀造景與消防蓄水功能,噴水池欄柱上有許多體態婀娜的女生塑像,據說模特兒是工廠女工,這些都是當時相當罕見的創舉冒著細雨導覽巴洛克花園(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特別提醒別忘了看兩塊碑匾,一是「晚香園」,一是建園緣起銘文,西式庭園而有中式題匾,中西合璧,亦屬別出心裁。

  志工盡責地帶領到戶外,看了鍋爐房,介紹完穿著鐵甲的高聳大煙囪,才算功德圓滿。謝謝導覽志工警廣後,不禁再多觀察古蹟幾眼,無意間望向松山菸廠兩側的龐然大物,一側是伊東豊雄設計監造、美輪美奐的台北文創大樓,讓人賞心悅目,另一側是蓋到莫名其妙卡關的台北大巨蛋體育館,醜陋無比地杵在那兒礙眼,而且還不知道何時才能善了,也真讓人不知從何說起,徒嘆奈何。

   我們往生態水池方向移動,走過琉璃工房、閱樂書店,去生態池對面的桃群餐館午餐,然後召集人引領到台北牛乳大王市政府店喝下午茶,他說這是東區最物美價廉的店。最近,接連幾次餐後續攤,好像喝下午茶也要成為慣例囉。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kt19813&aid=12832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