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鳥來鳥去山色裏 - (2006.08.27桃園復興鄉 宇內溪上溯赫威神木群 遇雷雨 艱苦行)
2013/12/11 19:33:27瀏覽684|回應0|推薦0
北台灣水系圖
 
宇內溪發源於南、北插天山,於北橫公路羅浮附近注入大漢溪,全長約6公里,由於落差大,行成一連串飛瀑,除最下游的小烏來瀑布外,上游還有散花、玉牆、白紗、赫威多道瀑布,通稱為宇內溪瀑布群。


今天打算探訪赫赫有名
位於小烏來山區的赫威神木
前往赫威神木區的路線可分水路與陸路兩種
登山隊決定由走水路
由宇內溪上溯神木區
 
一早上天色還算晴朗
到了午後遇上雷陣雨
密林中昏天暗地
讓我的頭燈在白天也派上了用場
 
爬走在昏暗雨林濕滑的山路
伴隨著淙淙水聲
時而有巨木在雨霧中聳然而立
讓人有種在亞馬遜
冒險的感覺..........
 

宇內溪空照圖
 
宇內溪位在桃園縣復興鄉義盛村境內,此溪乃是聞名的小烏來瀑布上游。每逢深秋,宇內溪兩旁楓樹逐一換裝,披上火紅的彩衣,絢爛的楓葉染紅整條溪谷,而落葉則鋪陳或漂浮在溪岸,與潺潺溪水、瀑布構成絕美的景緻。


車行至小烏來風景特定區收費亭前看
跨越大漢溪的
羅浮橋和復興橋
 
復興橋完工於民國五十五年(1966年),前身為「拉號吊橋」。「拉號」為泰雅語「橫跨」的意思。「拉號吊橋」為傳統的舊式吊橋,類似於角板山的「溪口吊橋」,以提供人行為主,無法通行汽車,連通行摩托車都不容易。由此可以想見當時山區交通與居民出入的困難。「復興橋」橋長153.8公尺,寬4公尺,可通行汽車,完工時是當年台灣跨徑最長的吊橋。現在的「復興橋」橋頭解說牌上還有當年通車時,大小汽車魚貫通過吊橋的盛況照片,使人可遙想當年完工時的熱鬧情景。


登山隊在卡普產業道路
「卡普分線52」電線桿旁的
小烏來水路登山口
下車整裝待發
 

由竹林路下切宇內溪
 

繞行山腰


過小木橋
 

小溪上因大落差而造成的小瀑布
 

過宇內溪的小支流
 

宇內溪小支流的
小溪澗與大石頭
 

時過溪澗
 

時而陡上
 

山徑植物茂密
 

很有熱帶雨林的味道
 

石板地濕滑要拉繩而上
 

登山行一行36人
 

常常要拉繩垂降
 

走了個把小時山路
終於下到宇內溪
休息午餐
  

換穿溯溪鞋
開始上溯宇內溪
宇內溪是我今年夏天溯溪的第四條溪
 

宇內溪落差頗大


宇內溪大石林立
 

溯溪要隨時注意天氣的變化
 

見水流有變化時要趕緊離開水邊


鳥來鳥去山色裏
人歌人哭水聲中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閑今古同
鳥去鳥來山色裡,人歌人哭水聲中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台一笛風
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


宇內溪有巨大的倒木
 

上溯一個多鐘頭
終於抵達白紗瀑布

白紗瀑布名稱莫終一是,二十多年前,岳界稱之為「赫威瀑布」,約十年前,有人另取為「宇內大瀑布」,目前有些人的紀錄則稱之「白紗瀑布」。
 

白紗瀑布約40米高
 

白紗瀑布附近水氣朦朧


瀑布下寬廣的水潭
有山友在游泳


再多看一眼白紗瀑布的美景
此時天色頓時變暗
山雨欲來
溪邊不宜久留
高繞往赫威神木群前進


雨霧中的赫威1號神木
(魔鬼巨木又稱卜派神木。)
原始的雨中密林
昏天暗地
只有仰頭在巨木樹梢才見一線光明
 
赫威神木群位於北插天山西麓,即小烏來風景區東方的宇內溪上游山林中,已發現18株紅檜巨木,為國內已知的神木群中,唯一海拔低於1,000公尺的。海拔雖低,但卻深藏山中,人跡罕至,自然原始的風光深受登山客喜愛。

赫威神木群分為兩區,逛完全區約需30分鐘。第一區為編號1~6號的六株神木,以1號魔鬼神木及6號赫威神木為主角,魔鬼神木側看狀似大力水手展示肌肉的招牌動作,故又稱卜派神木
 

下午5點一身泥濘
走出昏暗的雨中密林
抵達小烏來陸路登山口
天色也變亮了


小烏來陸路登山口看
雨後山嵐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inyiw&aid=9869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