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太極無象,人間有情 - (2006.12.07朱銘美術館 若淵 乘願再來Part2)
2013/12/10 20:05:01瀏覽793|回應0|推薦0
太極無象  若淵書
 
朱銘的藝術創作依風格主要分為三個系列:「鄉土系列」、「太極系列」、「人間系列」。這些作品或依其時期,或依其個別的特質安排於園區的各處。除了以朱銘的作品為主要常設性展覽外,美術館也不定期舉辦臺灣當代藝術家特展,使參觀者在參觀時不僅能了解朱銘先生各個時期的創作風格及過程轉變,同時也能欣賞到臺灣當代藝術家優秀的作品。園區內主要規劃為十四個區域,分別為服務中心、展覽室、會議室、關心亭、藝術表演區、朱雋館、戲水區、太極廣場、美術館本館、人間廣場、藝術交流區、慈母碑、天鵝池、藝術長廊。
 

人間系列 - 紳士
 
朱銘創作這組作品的最初動機,即是在創建朱銘美術館時,對北海岸綿綿不斷的雨所留下來的極深刻的印象,帽子與雨傘似乎成了美術館工作人員的必要配備,於是日後便出現了這群穿西裝、打領帶、提著公事包的紳士作品。
 

朱銘童年自雕像
青銅
 
朱銘長到五、六歲大,就開始跟著哥哥去山上放羊。從家裡走到通霄的虎頭山上,約要十分鐘路程,他們一路趕著羊去。羊兒不多,就一、兩隻公羊,朱銘還記得,有一隻是長角羊,在廟會時參賽,還得過第二名,後來賣得了好價錢,貼補家用。
 

朱銘美術館俯瞰法鼓山園區


人間系列 - 三軍
 
朱銘「人間系列」在媒材方面至少包括了木材、石材、陶土、不銹鋼、青銅、海綿翻銅,甚至延伸出人間系列的素描與水彩畫。而面對這些媒材,他在技法上所需要的嘗試與創新,可以說繁複細瑣。但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些不同的媒材與技法,朱銘不但考量到了他對「人間」這個題材的詮釋,也充分發揮了不同材質的不同審美感覺。


路上有塗鴉專區


人間廣場陳列
人間系列 - 三軍


人間系列 - 三軍


人間系列 - 三軍
海軍陽字號艦


朱銘美術館本館
 
朱銘美術館本館聳立於園區的中心位置,是以不鏽鋼與銅為主要材質的金字塔建築,館內以朱銘早期「鄉土系列」的木雕以及近期「人間系列」彩繪木雕作品為主,並為兩位恩師李金川、楊英風設置了紀念的展示空間,館內的視聽室則每日定時播放朱銘的紀錄片,以使參觀者更加了解朱銘的藝術。


朱銘美術館本館
牆腳下的
不鏽鋼人像


不鏽鋼人像


人間系列-排隊
我也是排隊隊伍中的一員
 
銘在室內展場的入口處安置了十個姿勢、服裝殊異的排隊者,或持手機高談闊論、或手叉胸前表現排隊的百無聊賴、或低著頭默默等待,幽默卻又精準地表現出排隊等待的心情。其中朱銘還特意留了一個空位,你可以站在那裡,與他們合影,於是你也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人間系列


人間系列-休息
 
這件作品,表現出四大一小五個人坐在長椅上的休息情況。他們剛才到底做了些什麼?等一下又要去哪裡?是旅行或工作而過度疲倦而睡著?還是純粹因為陽光太舒服而打了個盹?他們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下回遇到看過這件作品的朋友,不妨來討論一下吧!


愛橋
 
從「太極廣場」走向「人間廣場」,必須經過一座橋,這座橋便是朱銘為了紀念母親而命名的「愛橋」,而位在愛橋右手邊的金字塔型建築物就是「朱銘美術館本館」
 

慈母碑是朱銘紀念母親之作
 
除了以愛橋紀念母親之外,朱銘還特地闢建了溫馨感人的「慈母碑」,而這是整個藝術園區最先完工的地方。

園中的慈母石刻,她正在低頭編蓆,就是為了養活一家人。在她後方的這塊石碑,便是「慈母碑」,上面刻有朱銘親手所寫的慈母頌。環繞在慈母石刻的四周,或嬉戲,或憨睡的石刻孩童,就是朱銘的十一個兄弟姊妹。其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姊姊背著他討取奶水的感人畫面。而它也不僅是一件作品,因為那畢竟也傳達了一位藝術家感恩的心。雖然石頭不語,但是在思親心情的深處,千言萬語似也已化為永恆

 


太極系列 - 青銅


太極系列 - 青銅


太極廣場與
遠處的
朱銘美術館本館


太極廣場


朱銘美術館上方是
金寶山


莫那魯道 - 青銅
1987


莫那魯道
日治時期台灣原住民的抗日悲劇英雄
 
莫那魯道(Mona Rudao)1882年出生於霧社,是泰雅族馬赫坡社人,為馬赫波首領魯道巴伊(Rudao Bai)的長子,於1930年10月27日領導霧社族人起義抗日,爆發震驚島內外的「霧社事件」,1930年12月1日,莫那魯道持槍自盡。
 
莫那魯道(MonaLudao),是南投霧社泰雅族賽德克人,在青少年時期就以驃悍善戰聞名,13歲就開始出草獵首級。莫那魯道的父親魯道魯黑(LudaoLuhei)是泰雅族馬赫坡社的頭目,魯道魯黑死後,莫那魯道成為馬赫坡社新的頭目,也是霧社地區幾個具有影響力的領導人物之一。

1895年,日本人開始統治台灣。1911年,莫那魯道與其他部族頭目被安排前往日本參觀,他看到日本警察對待同胞的態度相當溫和,不像台灣的「理蕃警察」,動不動就對原住民惡言相向、拳打腳踢。在這趟旅行中,他深深感受到統治者的不平等對待。

1909年,莫那魯道的妹妹狄娃絲魯道(Tewas Rudao)嫁給日本警察近藤儀三郎。婚後數年儀三郎意外失蹤,日人對狄娃絲卻沒有加以撫卹,狄娃絲後來的生活情況一直不是很好,兩個女兒也相繼病死。面對妹妹的悲慘遭遇,莫那魯道對於日人更加懷恨在心。

1920年,在今天台中縣和平鄉地區,爆發了沙拉茅社(Salamao)抗日事件。全族的公憤加上私人的仇怨,讓莫那魯道更加堅定其抗日的決心。
1930年10月27 日上午,莫那魯道率領馬赫坡、勃阿倫、荷戈、羅得福、太羅萬、束庫等6個部落的300多名壯丁,突襲參加霧社公學校運動會的日人。當時被殺死的日人有134名之多,歷史上稱之為「霧社事件」。

霧社事件發生之後,日人出動大批軍隊,並派出多架飛機,進入霧社鎮壓反叛的族人。莫那魯道眼見大勢已去,下令全家人集體自盡,他自己為了不讓敵人取走他的頭顱,便走入深山之中,用他隨身的長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當時莫那魯道正值48歲的壯年。

1933年,日人意外尋獲他的遺骸,公開展示之後又送到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當作學術研究的標本。1974年,才遷葬到霧社的「山胞抗日起義紀念碑」旁。


人間系列 - 青銅


朱銘美術館天鵝池


朱銘美術館天鵝池


朱銘美術館天鵝池的
綠頭鴨


太極系列 - 青銅
太極無象


太極系列 - 青銅
人間有情


太極系列 - 青銅


太極系列 - 青銅


人間系列 - 石雕


鄉土系列-水牛


不鏽鋼人像


太極系列 - 青銅


太極廣場與
朱銘美術館本館


朱銘美術館展覽室
 
展覽室及美術館本館為兩個主要室內的展示空間,展覽室內主要以朱銘的大型拼貼壁畫及本館所典藏的國內外藝術大師的作品為主,另外並不定期策劃臺灣當代藝術家特展。


下午五點坐朱銘美術館接駁車到金山市區
搭國光號回台北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inyiw&aid=985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