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娑婆修行,人間刻畫 - (2006.12.07朱銘美術館 若淵 乘願再來Part1)
2013/12/10 19:58:56瀏覽618|回應0|推薦0
大刀闊斧  若淵書
 
2002年盛夏第一次參觀朱銘美術館
就曾被朱銘大刀闊斧
恢弘的大氣所震撼
心中就有再來欣賞這金山勝景的心願
這次乘願再來
果然又看到朱銘不同的人間作品
朱銘曾說「藝術即修行」
我想他在娑婆修行
也是在刻畫人間.................
    
 
09:50 搭國光客運抵「法鼓山國際佛教教育園區」

09:54 藥王園區藥師古佛

10:14 聖嚴法師"静" 字碑

10:18 選佛場

10:25 法鼓山開山觀音公園

10:36 圖書館前七如來(七棵雀榕)

10:59 法鼓山大殿前廣場

11:07 祈願觀音殿

11:44 法鼓山輕食區喝咖啡

13:24 走舊時保甲路抵朱銘美術館入口買票(全票250元)入場

17:00 搭朱銘美術館接駁車下山

17:08 金山市區

 


享譽國際的朱銘大師
到目前仍不斷豐富其「人間系列」的內涵
現在朱銘剛完成的最新作品是
人間系列 - 三軍
 
朱銘是個人人耳熟能詳的美術雕塑專家。「朱銘美術館」裡,到處陳列著朱銘的精心傑作,而這充滿創意的美術館,正位於雲霧繚繞、風景優美的金山鄉山區。

朱銘生於窮苦人家,因為父親身體不好,無法下田耕種。再加上兄弟姊妹多,如此一來,使的母親不得不扛起養家的責任。朱銘從小就不喜愛讀書,母親只好送他去學雕刻、藝術的地方。當朱銘知道母親的苦衷之後,便更發憤向上,努力向師傅李金川學習雕刻。在他十九歲的時,就成了雕刻工藝品的大師,然而他對自己的作品並不滿意。希望能突破作品的他,在三十三歲那年,又拜了雕塑家楊英風為師,他從掃地、泡茶重新做起,時常觀摩老師雕塑的技巧,沉浸在大師的風範中。

在隨著楊老師學習的過程中,楊老師曾經說過:「藝術應該要求新的內涵,新的精神表達。」這句話被朱銘牢牢的記在腦海裡。於是,他放棄了精雕細鑿的雕刻風格,改以自然、簡單又樸實的刀法來呈現出自己的作品。西元一九七六年,朱銘以歷史人物、民間故事和帶著泥土的水牛為創作題材,這些作品,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時,造成了藝術界極大的轟動。

雖然朱銘受到大家的肯定,但他仍想更進一步的突破,而不想當個只會雕刻關公、水牛的木匠,他不斷的摸索、嘗試,尋找新的創作主題。後來他在練太極拳的時,領悟到了太極哲理,他利用青銅鑄造了一尊尊的太極大師,表現出太極「以柔克鋼」的氣派。這「太極系列」的作品曾在法國巴黎的梵登廣場矗立著,與羅浮宮的藝術精品相互輝映。

朱銘的作品,不斷創新主題,也不斷將使用材料變化。他的見識、氣魄及專注於創造的神情,終於使他登上了雕塑藝術的高峰,成為享譽國際的藝術家



人間系列 - 運動
1987
海綿鑄銅
 
朱銘的創作歷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於40年代,開始第一個階段「鄉土系列」, 60年為「太極系列」,到了70年代則步入「人間系列」。


人間系列 - 石雕


人間系列 - 三軍
青銅
 
朱銘經典大作「人間系列」以藝術家縝密心思與細膩觀察,融入純熟雕刻技法,刻劃塵世眾生。每一系列作品仿若一部雋永電影、一則動人故事,「人間系列─三軍」亦是如此。對朱銘而言,創作三軍,除了表達對英雄致敬的情懷,其仍延續著藝術家描繪人間百態而出發的創作初衷。不論是閱兵式中的恢弘氣勢抑或雄踞艦艇的巍然英姿,朱銘感性選擇抗戰時期的老兵切入創作主軸,在歷史的經緯上,鋪陳不同世代的三軍圖像,體現軍人無畏的氣魄與慨然的精神。

以描述抗戰英雄及現代陸、海、空三軍為主題的「人間系列─三軍」,是朱銘耗經四年歲月,長期醞釀的潛心鉅作。為了完成作品,朱銘選擇在南投清境山上的工作室埋首「做兵」。創作規模龐大的雕塑作品,委實不易,浩大繁複的製作工程,對朱銘更是嚴格考驗。「人間系列─三軍」作品總件數三百餘件,然而實際製作的作品數量卻多出一倍,這是因為所有作品都必須先創作出小件(高20~30公分左右)的保麗龍模型,經審視修正後,才能依此為參考,開始雕刻等身保麗龍模型,而後再一一翻製成這支聲勢浩大的青銅軍隊。



人間系列 - 三軍
 
一件件獨立表現的軍人雕像,雖籍籍無名,但受人敬重。向英雄致敬,是朱銘三軍作品最重要的理念。朱銘創作的呈現,皆蘊含著一個重要的創作意念-「作品本身除了要具有地域關係外,還要具備有國際語言。」,「三軍」作品依舊扣緊此理念,整體創作最終欲表達的是「軍」,對一種純然的形象與價值的景仰,藉由藝術形象來傳達意涵,破除不同語言文字溝通的隔閡。「人間系列」發展至今愈臻成熟、愈走向完整性,此時此刻的三軍已可說是「人間系列」的巔峰之作。

朱銘曾表示:「在創作三軍的進度上,我幾乎每天都要完成一件作品。不管在時間、體力、或經費方面,三軍作品對我個人來說是個很大的考驗。我常在想,錯過此時,未來我可能就無法完成了,所以我將「人間系列─三軍」作品稱說是自己空前絕後的「大系」與「大戲」。」

「人間系列-三軍」強調整體裝置藝術的視覺意象展呈,是結合雕刻、裝置與行動藝術的鉅作;經由部署軍隊落實裝置藝術,並由總統親臨閱兵,實現一場行動藝術。仿若長篇史詩般壯闊的「人間系列-三軍」作品已於2005年9月10日「朱銘三軍閱兵大典」中,正式完成並發表,此後將長駐倚山傍水的朱銘美術館,成為台灣藝術史上,規模最浩大、氣魄最盎然的藝術部隊。



人間系列 - 三軍
堪稱人間的兵馬俑


人間系列 - 三軍


人間系列 - 三軍
陸軍步兵連


人間系列 - 三軍
陸軍步兵連


人間系列 - 三軍
抗日期間的大刀隊 
 
經過四年「建軍歷程」雕塑創作的國內藝術大師朱銘,以抗戰期間象徵國軍英勇抗日精神的大刀隊,及陸軍步兵連、海軍陽字號艦、空軍經國號戰機模型,總兵力達三百名,以實體一比一比例翻銅鑄作的「三軍」部隊創作。

朱銘「三軍」是其「人間」系列創作的延伸,他有感於軍人保家衛國的偉大,尤其感念一九四九年從大陸來臺的老兵,默默奉獻一生給臺灣,而且雄糾糾、氣昂昂的軍人,最能彰顯力與美,於是將他內心構思已久理念,用他藝術家的心神和靈巧的手雕塑出來。
 
他在創作前進行資料蒐集時,從國軍歷史文物中讀到抗戰期間英勇的大刀隊,以大刀對抗機關槍,那股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不怕死」精神,使得日軍聞之喪膽,於是在「三軍」作品中,特別製作腳打綁腿、穿草鞋的大刀隊,作為國軍抗日精神的表徵。

在創作過程中,舉凡鋼盔、小背包、通信器材、或飛機、船艦、槍枝等,都做一番詳細的考證,即使抗日的裝備也不馬虎,如實的還原場景;在眾多「三軍」作品中,他特別重視精神的呈現,雖然不講究臉面五官,卻已形塑出軍人的氣勢,以作品中正在訓話的陸軍連長為例,即是他當兵時連長模樣的翻版。
 

太極廣場
 
綠草如茵的太極廣場上,共有三塊綠地,總共陳列朱銘三十餘件「太極系列」的作品
   

人間系列 - 三軍
傷兵


太極系列 - 青銅
 
朱銘自幼家境不富有,營養不足,身體較弱,楊英風老師建議他練太極以健身,練太極時,也正是他在楊老師那兒學藝約五年,接近出師的階段。雕刻技藝、創作理念及身心啟發,都臻於一個蓄勢待發的地步,太極的導入使朱銘自然而然創作出一個新的藝術語彙,新的的造型風格。


太極系列 - 青銅


人間系列 - 青銅


太極系列 - 十字手
青銅 

太極拳九字要領:
(1) 敬:誠意正心,專志力行。
(2) 靜:摒除雜念,物我渾忘。
(3) 定:氣沉勢穩,動中有定。
(4) 鬆:百體鬆透,血氣暢行。
(5) 柔:至柔如水,無上虛靈。
(6) 圓:圓弧運動,勁道天成。
(7) 慢:慢練潛修,日增效能。
(8) 勻:動息勻合,六虛均衡。
(9) 整:整體一元,運用如心。



人間系列 - 青銅


太極系列 - 青銅


太極系列 - 青銅


太極系列 - 拱門
青銅


太極系列 - 青銅


太極系列-單鞭下勢
青銅

二十四式簡易太極拳

第一組: 1.起勢

2.左右野馬分鬃

3.白鶴亮翅

第二組: 4.左右摟膝拗步

5.手揮琵琶

6.左右倒卷肱

第三組: 7.左攬雀尾

8.右攬雀尾

第四組: 9.單鞭

10.雲手

11.單鞭

第五組:12.高探馬

13.右蹬腳

14.雙峰貫耳

15.轉身左蹬腳

第六組:16.左下勢獨立

17.右下勢獨立

18.左右穿梭

第七組:19.海底針

20.閃通臂

第八組:21.轉身搬攔捶

22.如封似閉

23.十字手

24.收勢



太極系列 - 青銅


人間系列 - 青銅


太極系列 - 青銅


太極系列 - 青銅


太極系列 - 青銅


太極廣場


太極廣場 - 太極拱門
 
「太極拱門」是由兩人對招的太極推手演化而來,雙手碰在一起,就是拱門的概念。


太極廣場


太極廣場
 
2001年朱銘完成了20件「太極拱門」,再從中挑選出其最喜歡的一件來進行放大,這件超級大作為青銅材質,寬度16公尺、高度6.2公尺、深度6.35公尺,製作過程長達半年,現永久陳列於朱銘美術館太極廣場的中央。


太極廣場


太極系列 - 青銅


太極系列 - 青銅
 
楊澄甫太極拳十要:
1.虛靈頂勁=
頂勁:頭容正直,神貫於頂,不可用力,用力則氣血不能通流,須有虛靈自然之意,非有虛靈頂勁,則精神不能提起也。 
2.含胸拔背=
含胸:胸略內涵,使氣沈於丹田。 
拔背:氣貼於背也,能含胸,則自能拔背,能拔背,則能力由脊發,所向無敵。.
3.鬆腰=
命意源頭在腰隙,有不得力,必於腰腿求之。 
4.分虛實=
為第一要義,虛實能分,而後轉動輕靈,毫不費力,否則邁步重滯,自立不穩,而易為人所牽動。 
5.沈肩墜肘=
沈肩:肩鬆開下垂。
墜肘:肘往下墜之意。
6.用意不用力=
極柔軟,然後能極堅剛,臂膞如綿裹鐵,分量極沈。
7.上下相隨=
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艮而腰,總須完整一氣。
8.內外相合=
不但手足開合,心意亦與之俱開。
9.相連不斷=
自始至終,綿綿不斷,周而復始,循環無窮。
10.動中求靜=
練架子,愈慢愈好,慢則呼吸深長,氣沈丹田。


太極系列 - 青銅


太極系列 - 青銅


人間系列 - 青銅


人間系列 - 三軍


人間系列 - 三軍
海軍信號兵


人間系列 - 三軍
空軍經國號戰機


人間系列 - 三軍
女飛官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inyiw&aid=985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