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溪洲聳翠,大漢淋漓 - (2013.07.20若淵的台灣小百岳29-大溪《溪洲山》Part1)
2013/09/06 13:07:20瀏覽341|回應0|推薦0

06:52 捷運大橋頭站找不到喜歡的遊覽車行程

08:20 轉往臺北轉運站搭上國光1820往龍潭

09:29 桃園客運龍潭站

09:40 搭桃園客運往大坪

10:13 抵龍潭大坪

10:27 溪洲大橋橋頭

10:35 坪林溪洲山登山口買便當

11:28 愚公亭休息(海拔480公尺)

11:58 石門生態園區圍籬

12:34 520平臺(海拔520公尺)

12:48 溪洲山三角點(海拔577公尺)平台午餐

13:16 循原路下山

14.01 走錯岔路

14:22 下到時鐘尾仔

14:36 新村溪洲山登山口(康莊路五段529巷)

14:38 廖心蘭豆干店休息等往大溪的客運巴士

15:07 發現手機掉了

15:46 搭上大溪當地山友李先生的便車

16:00 桃園客運大溪站

16:05 搭桃園客運9103往台北

17:11 抵捷運永寧站得知手機掉在國光客運上

17:52 臺北轉運站國光櫃檯領回手機

18:30 捷運後山埤站 

 

於2001年十月正式啟用的後火車站懷舊廣場,位於市民大道與太原路交叉路口,提供民眾一個憶往過去鐵路年代的空間。

後火車站興建於民國廿八年,其服務的淡水線在民國七十七年走入歷史,月台則在民國七十九年拆除,為找回這段記憶而開闢的懷舊廣場中,復古月台旁停靠了一節黃藍色各半的柴油火車,還有描述後火車站歷史的石碑、水景…等,火車廂作為展示館,裡面擺設了各式與鐵道文化有關的圖片、說明牌與平交道號誌、鐵路局工作服等,開放期間民眾可以坐在車廂原有的木椅,體會一番過往情懷。

早年中南部人士到台北打天下,常到後火車站落腳,因此這一帶曾聚集了約五十家職業介紹所,為城市新鮮人服務,並逐漸發展成與前站不同的經濟活動,日用品、家用電器、五金、服飾、塑橡膠商店林立,進而成為台北市最大的商圈之一,直到拆除打通前站後,南北兩邊的發展才漸趨一致。

隨著台北車站遷移及台北淡水線停駛,地下化後的台北車站,火車都鑽入了地底下去,台北人的地上火車風情,也跟著被深埋入土,後車站一帶的鐵道文化特色與意象,早已為人淡忘,幸而當地居民與社區團體組織積極爭取太原路廣場的景觀改善,因此造就了現在的後火車站懷舊廣場,重新展現後站風華,簡單地重塑了過去台北火車的地上印象,一抒思古幽情。

 

後火車懷舊廣場

臺北轉運站

「臺北轉運站」座落於台北市中心交通樞,為綜整國道客運、台鐵、高鐵、捷運與機場捷運五鐵匯集之複合式轉運中心,垂直連通串起不同的交通運具之轉乘服務。結合交九開發案之整體規劃以打造成為一座提供設備智慧化、功能多元化與服務精緻化的優質轉運站,滿足使用者追求高服務水準、營運者追求高營運獲利、政府監督單位追求高運輸效能與社會公平等三贏策略。

目前規劃大客車由基地西北角(承德路、華陰街)進入,沿大樓內部車道緩昇至轉運站二樓至四樓月台層,共設有32座上客月台、16座下客及備用月台。轉運站一樓為售票大廳、地下一樓與捷運大街連通、地下二樓與台北地下街連通,方便捷運淡水線、新店線、板南線、高鐵及台鐵旅客轉乘。另外轉運站三樓建構銜接匝道可供大客車利用,接續忠孝橋、環河快速道路至國道駛離臺北市,降低市民大道平面交通衝擊。

 

08:20 轉往臺北轉運站搭上國光1820往龍潭

09:29 桃園客運龍潭站

10:13 抵龍潭大坪

石門水庫大壩

10:27 溪洲大橋橋頭

桃園大圳取水口設於後池堰左岸,係鋼筋混凝土箱形結構物,進水口閘門底標高129.5公尺,自後池引取用水,設計取水量16.8cms,為防止進水口因淤積而影響取水,旁側建有沖刷道以便排砂。早先桃園大圳的取水口位於現今石門水庫依山閣一帶,引大漢溪的溪水灌溉,民國53年6月石門水庫興建後,桃園大圳新進水口遷建於現址。

 

10:35 坪林溪洲山登山口買便當

溪洲山位在桃園的石門水庫附近,緊靠大漢溪河谷,是小百岳之一,海拔578公尺的三等三角點山頭,溪洲山步道有3個登山口,兩個登山口位於溪洲福山巖牌坊正對面,遊客繞過土地公廟右側後,沿著志工整修重鋪的枕木或石階,一階階的往上爬,步行2535分鐘抵達「時鐘尾仔」三叉路口,簡略休息後可原地折返,也可順勢走到海拔475公尺的溪洲山頂平台休憩區。

另條攻頂路線,從石門水庫溪洲橋旁的登山口入山,單程約35分鐘抵達溪洲山頂平台休憩區,左轉繞行「時鐘尾仔」三叉路口下山,即可抵達溪洲福山巖牌坊登山口。遊客也可在溪洲山 頂平台休息後,右轉直登溪洲山頂,走山丘稜線繞進石門水庫風景區,順著石階下山抵達大壩區或溪洲公路。

 

11:28 愚公亭休息(海拔480公尺)

愚公亭

11:58 石門生態園區圍籬

         

首頁

 

附錄 : 大溪《溪洲山》步道路線圖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inyiw&aid=835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