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27 07:15:19瀏覽5272|回應7|推薦149 | |
人生總是有許多的道理等著我們去學習、 理解、詮釋和實踐,但每一個人的領悟都不同,自然成就了不同的人生旅途與境遇. 最近安寧照顧基金會和我們醫院的社會服務處共同舉辦了一場電影欣賞會,同時也做了醫病溝通零距離的討論會,會中先播放了「心靈病房」這部電影供與會的人員觀賞.電影的女主角是個嚴謹的文學教授,在發現自己罹患卵巢癌後,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訴說自己在接受高劑量化學藥物治療時的遭遇、醫病關係與心路歷程.首先呈現的是她的主治醫師和實習醫師們在治病過程的權威,專業與冷漠,在醫病互動過程中,只注意到腫瘤是否縮小,抗癌藥的效果是否令醫療人員滿意,卻忽略了病患脆弱的心靈,需要醫師給予的主動關懷、鼓勵與人性尊重.醫師醫治的是病人而不是只有疾病. 在孤獨無助的隔離病房裡,她終於感受到死亡的恐懼與害怕,回憶起自己長年在課堂上教授抽象的文學課裡所談到的生與死,到眼前她必須真真實實的面對自己的生死課題,向來嚴謹果決的她也不禁暗自哭泣.暗夜裡除了對醫師的權威冷漠與欠缺愛心感到忿忿不平外,卻也不知不覺的反省到自己從前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嚴苛,即便學生的家人病重都不允許學生遲交作業.百感交集起伏不定的心境,幸好在病房護理長的真情相待與細心照顧下獲得些許的慰藉,也因此簽下了臨終時放棄急救的意願書. 最後在來訪的好友為她朗讀「逃家小兔」的寓言書聲中,她安詳辭世,回到上帝的懷抱.然而冒失的醫師卻在此時跑來給她電擊急救,完全無視她已簽署放棄急救的意願書.幸好護理長即時趕到,讓她得以尊嚴的辭世.電影結束後,我的腦海裡浮現了最近看過的「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那部電影的景象.是的!真希望每一個癌末的病人,都能有那麼淒美的結局!我也想起了「送行者」那部電影,每一個往生者都應該得到真心真意的尊重. 我常在思索:人生究竟是什麼?是追求真善美的旅程,還是......? 電影裡的女主角期望醫師給她人性的關懷與照顧,本就是理所當然,就像她的學生一樣,希望老師能通融遲交作業,不要嚴格到不通人情.這些都是人性對真善美的祈求與期盼.和諧美好的理想國境界,是我們共同的願望;就如同員工希望能夠有個好老闆,顧客希望有個好店家,人民希望有個好政府一樣.然而現實生活裡,不如意者總是十之八九,挫折失望總是圍繞我們;心灰意冷不斷考驗我們;衝突對立總是 一再的激怒我們脆弱的心靈.科技文明越是進步,卻好像讓人更容易迷失. 人生總是有許多的道理等著我們去學習、 理解、詮釋和實踐,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領悟;不同的生活經驗,產生不同的見解;不同的選擇,有不同的結局.或許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該有一個病房,隨時等待我們去修復傷痛的心靈,省思我們的迷惘與失誤;去沉澱人生旅途上所遭遇的悲歡離合美麗與哀愁.醫護人員扮演我們健康的守護者,老師扮演我們學習的指導者......各行各業、林林總總,隨時都可以是我們的挑戰者、守護者、輔助者或者心靈導師.每一個人終究會從自己的心靈病房中成長與成熟,走向美麗人生的境界.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