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對“四大皆空”的解釋
2011/09/07 16:10:19瀏覽3435|回應1|推薦0

佛教主張世界萬物與人之身體皆由地、水、火、風之四大和合而成。“四”是指地、水、火、風四物,也指堅、濕、暖、動四性。稱之為“大”,是因為它普遍存在於任何物體中,也就是說,“四大”是每個物體自身所固有的物性,而不是單指自然界的大地、河流、日光、風力。就人的身體而言,皮肉筋骨屬“地大”,汗血津液屬“水大”,體溫暖氣屬“火大”,呼吸運動屬“風大”。物質(佛法稱為色)由“四大”構成的觀念,反映了古代印度人對物質世界構成的基本認識,是人類對宇宙本體初期探索的結果,屬於一種樸素的唯物論思想,這樣的觀念和中國古代“五行”(金、木、水、火、土)學說相近似。佛教產生後,沿用了古印度固有的思想並加以深化,提出了“四大皆空”的思想。

“空”是佛法中一個最根本的哲學概念,深妙難解。過去和現在有許多人對之產生誤解,有的把“空”和“有”看作對立的兩個方面,在現實世界面前墜入常見;有的把“空”當作空洞無物,墜入虛無主義的斷見。要理解“空”字,先要知道這個字的來源,佛經是從梵文譯來的,“空”字也由之而來。在梵文裏,Sungata(音:舜若多)的含義是 “性空”,玄奘法師簡譯為“空”。下面摘錄一段淡思先生《論空即是色》的文章的一段,他把這個空字的來源和意義說得很清楚:

“空、在梵文裏叫做 Sunyata(音:舜若多),事實上, Sunyata 一語,不能簡稱為‘空’,而應稱為‘空性’。ta在此是一個接尾詞,Sunya是一個語根。當然我們可以把Sunya叫做空,但在‘色即是空’這句話裏的‘空’,原文並不是Sunya而是,Sunyata。有此一接尾的ta字,在梵文裏與只是Sunya一字,那就大有區別了。ta的意思有性質、實在、形態等義。空與空性是有著不同的意義的。……”
這段文字,把空與空性分析得很清楚。事實上,在筆者已找到的《心經》的七種譯本中,般若共利言譯作“五蘊性空”,而不是五蘊皆空;法月和知慧輪及施護都譯作“五蘊自性皆空”;法成譯作“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在藏譯梵文本中有“一切法皆性空”之句。可見這裏的“空”應該按“性空”之意來理解,“空”是“性空”的省略字。千余年來,深入民間,傳布最廣的,是玄奘的譯本,他譯的是“五蘊皆空”。當然,他這樣譯,一定有他的見解,當時也不會引起誤解,而且當時對“空”字的解釋也相當清楚,只是後來由於時代的變遷,語言文字的意思也隨之改變,於是有人就依文解意,只就字的表面意思來理解,以致千載以來,引起了不少誤解。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對“性空”的解釋是:“謂眾緣合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沒有真實的自體可得。”這裏所指的“性”不是物理學和生物學意義上的物性,而是指一種不依條件(緣)的獨立存在的“自性”(自體),“自性”的含義是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規定自己、本來如此、實在恒常的意義。我們只要冷靜推論反復思考就會發現:世界萬事萬物都是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由多種因素組合而產生的現象,並不存在不依條件的絕對單一獨立的“自性”。宇宙萬物都是由各種條件(緣)而產生的,任何事物都是“緣生則生”、“緣闕則闕”,即產生該事物的條件具備了,該事物就產生而存在,條件不具備,就不能產生。緣生的事物不能離緣而存在,這就叫作“無自性”,即“性空”。印度學者龍樹說:“緣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緣起,世界上沒有一件事物不是性空。”又說:“事物若有自性,何需依賴眾緣,若是眾緣和合,還有什麼自性?”人們通常認為,“有”是存在,“有”不是“空”,“空”是不存在,“空”不是“有”,因此“空”“有”對立。實際上“空”“有”不但不對立,而且是一體的,“有”中存在著空性,空性不會在“有”之外存在,也不必等“有”毀滅了才談空性。佛法是依“有”言“空”,“有”“空”一體,“有”“空”不二。可見佛法說的空,是“緣起性空”的空,是“因緣所生法”,本身“無自性”的空,不是空無所有的空虛的頑空,也不是否定事物具有的作用及事物相續轉化的斷滅空。

《心經》中下列幾句話對於正確解釋“四大皆空”有很大幫助。“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是說:“色”(指一切物質)並不是與“空”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種東西,“空”也並不是與“色”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種情況。“色”與“空”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色”指事物本身存在的現象,“空”指事物的性質。從色(物質)本身來說,它是一個存在,但從它的根本性質來說,它是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由多種因素組合的一種現象,並不存在不依條件的絕對單一獨立的“自性”,因此色本身就是無自性的空。具有空這種性質的物質就是色。這裏的“空”指的就是“自性空”,並非否定色的存在的空,“自性空”是一切因緣和合之物的永恒不變的性質。所以宗喀巴說“什麼東西依靠條件,什麼東西就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還說明,空的概念是以存在為前提的,龜毛兔角之類本來沒有的東西,說它空與不空毫無意義。“色不異空、“色即是空”,是因緣所生之法(法指宇宙萬有),是“自性空”;而“空不異色”、“空即是色”,是因緣所生之法,是有形相有作用,是“假名有”。由自性空到假名有,是要人們不著空有兩邊,而求合乎中道。

佛法講“四大皆空”的用意是要人們認清宇宙人生的真相,以解除身心的束縛,獲得解脫和自在。能積極進取、淡泊名利、樂於助人、不圖回報,既利於社會,又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有些人因不了解“有”的空性本質,過分執著“有”,把“有”當作一種永恒不變的存在,這是一種貪欲的人生,一個人對“有”看得太重,貪得無厭,欲壑難填,那麼他就會煩惱痛苦。佛法就用“四大皆空”(即“萬有性空”)來破除他們對世間假“有”的常見。世間還有一些人,他們雖能看出“有”的“性空”本質,但因不了解緣起事物的作用不空,相續不空(轉變不空),不了解整個宇宙人生皆是具有互相影響、互相聯系、互相依賴和互相作用的剎那生滅的相續相的更高深的道理,認為世界一切萬物既然是“性空”的,那麼生存還有什麼意義呢?於是他們中有的人不顧家庭倫理、社會道德,放縱自己、為所欲為、害人害己害社會;還有的人則是消極厭世、頹廢悲觀。這兩種人生態度才是虛無主義。佛法就以“性空妙有”、“相續不空”來破除他們執著“空”的斷見。

佛法是用“四大皆空”來破除迷界的舊執著——盲目貪婪、極端自私的人生態度,用“相續不空”來建立悟界的新觀念——積極奉獻、造福人類的人生觀。

據此,筆者認為“四大皆空”的正確解釋應為:佛教用語, “空”的含義是“性空”。佛法認為: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緣起性空”的,它的存在必須依賴於眾多的條件。緣生的事物不能離緣而存在,這叫作“無自性”,即“性空”。2、緣起性空事物的作用不空,相續不空。

下面摘錄的是《佛學大詞典》對“四大皆空”的解釋:“佛教主張世界萬物與人之身體皆由地、水、火、風之四大和合而成,皆為妄相,若能了悟此四大本質亦為空假,終將歸於空寂,而非‘恒常不變’者,則亦可體悟萬物皆無實體之諦理。又一般世人形容看破名利、世事,亦稱四大皆空。” 要說明的是,這個解釋用了很多的佛學名詞,一般讀者要看懂這“言含萬象、字括千義”的話是有些困難的,如果依文解意,有可能產生新的誤解。

最後摘錄一段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吳立民先生《論聲明與修行的關系》的論文中的內容,可以使讀者更容易理解“性空”的含義:

佛法認為凡是緣生的事物,就必然具備下列三個特點:1、緣生事物不可能離緣而存在,也就是沒有脫離它的產生條件(緣)的獨立自主性,這就叫無自性,佛法謂為無我。2、緣生事物都是隨緣運動著變化著的,不可能脫離它產生條件的變化而保持不變性,這就叫無永恒性,佛法謂為無常。3、凡是緣生事物都必然隨著它產生條件的規律,回歸到它應該回歸的地方去,也就是按照它自身規律而成住壞空、生住異滅和生老病死,這叫做寂滅性,佛法謂為寂靜。概括緣生事物這三個特點,就是佛教小乘的三法印:1、一切無我;2、諸法無常;3、涅盤寂靜。……佛教發展至大乘,將無我、無常、寂滅歸為空性,即無自性、無永恒性、寂滅性,均是萬有實相空性之表現。故將三法印演進而為一法印,即一實相印。這一實相,就是性空。以是空性,成就萬有一切。所謂“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故,一切法不成。”但是不能執空,以為真有一個空,則又是自性不空了。所以“若有不空法,則應有空法;實無不空法,何得有空法?”“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人見有空,諸佛所不化。”所以“空不空”的般若實相,就是萬事萬物的本體,也就是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這就是般若。唯是般若,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謂為空不空。這就是佛法。……說它勝義有,它又自性空;說它畢竟空,它又方便有。如此不可究竟,無第一因,才正是佛法之真實,才正是佛法之圓滿,才正是佛法之具足。這就是“空不空”的般若和般若的“空不空”。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gcz&aid=5619862

 回應文章

傑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認同空不空
2011/09/07 17:11

空不空,復空空,因有空

空見亦空 , 必大空 . 

所以古德真空不空四字,詮釋「空」 , 總覺十分貼切 .

您四大皆空的解釋 , 解釋的很棒 . 

以前我個人也有性空思想 ,  經過一段時間,認為如果按照佛教空的理念,後來覺得連"性空"也是空 , 反而變成"覺空" , 因此覺空亦空 , 不斷否定再否定上昇到畢竟空 . 後來才認為不用執著 ,這樣的結論 .

很欣然能看到四大皆空的解釋 , 解釋得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