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6/22 15:45:03瀏覽1012|回應0|推薦0 | |
不生煩惱莫疑心,總要管己少管人。
不生煩惱莫疑心,總要管己少管人。
多認不是少爭理,安然清淨智慧生。
明心沒有礙難事,見性豈有憂愁心。
佛光不是不普照,憂思恨怨心攪渾。
不論你是拜佛也好、念佛也好、禮忏也好、誦經也好,就是要把自己的脾氣改了。有脾氣的人就是苦,沒有脾氣的人就是快樂;有脾氣的人就有煩惱,沒有脾氣的人就常常歡喜。
脾氣,是我們最大的敵人;好像人生種種病,為什麽生的?因為有脾氣。一切事情不順利,為什麽?也是因為有脾氣。所以人若能沒有脾氣,一切時、一切處,都是快樂的,都是平安的。
可是,人都不注意這一點,以為隨隨便便發脾氣,就對事情有幫助。實際上,什麽好事,你一發脾氣,也會壞了。所以我們最要緊的是──沒有脾氣、沒有煩惱。
學佛法的人要有耐心,有人罵我們,我們要拿他當唱歌聽,或當他們講另一種語言。因為我不罵人,所以旁人罵我,我也不懂得,也不知道;尤其有人罵我們,那是給我們上肥料,令你這塊地所長的一切能茂盛一點。
所以我們學佛法的人,若能忍受,就是德行,能忍就是道;你若能忍,也就是修行。受不了也要受,才得了。若受不了,就有麻煩;能受得了,無論有什麽境界來了,都能忍受,這就是懂得佛法。你若是不能忍、不能受,那就是不懂得佛法。
所以我們要:“不生煩惱莫疑心”,時時都不生煩惱、不生懷疑。“總要管己少管人”,常常只要管自己,不要管旁人。“多認不是少爭理”,常要認自己的不是,不要盡那麽狡辯。“安然清淨智慧生”,你若能這樣就很平安,會生出一種智慧。
“明心沒有礙難事”,學佛人講明心見性。明心即你心裏明白了,什麽事情都不難了,沒有困難的事情。“見性豈有憂愁心”,見性的人就不知道憂愁了。
“佛光不是不普照”,所謂“心清水現月,意定天無雲,心平百難散,意定萬事吉。”所以說佛光不是不照你,而是你心裏若像渾水似的,月光就照不進去了;我們心裏若是清了,就像水裏現出月亮似的,佛性就現前了。“意定天無雲”,你意有定力,就好像天上沒有雲彩似的。
為什麽佛光不普照我們呢?因為“憂思恨怨心攪渾”,你又有憂愁、又有煩惱、又有恨、又有怨,在心裏頭有這麽多東西,所以心裏就渾了,就沒有智慧。我們誰能沒有煩惱,誰能沒脾氣,誰就生大智慧,開大智慧了。
學佛法不用學多,學得能不生氣、沒有脾氣,那就是佛法。所以說:
事事都好去,脾氣難化了。
真能不生氣,就得無價寶。
再要不怨人,事事都能好。
煩惱永不生,冤孽從那找。
盡揪人不對,自己苦沒了。
我們人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就在這很簡單、很現實的地方上,能明白了,就是明白佛法;不要到遠的地方去找、高的地方去找,就在你每天所面對的現實中。這個境界你若能把它轉過來,就不被境界所轉,不要到這個境界一來,就不知道怎麽樣才好。時時都能如如不動、了了常明,你能這樣,那就是明白佛法。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