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彰化師大國文系主任周益忠昨天在一場閱讀研討會指出,閱讀有七層次,應從基礎閱讀開始,培養興趣,進而系統性閱讀,和朋友分享,體會讀書之樂。 台師大昨天舉辦閱讀教學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有多位大學教授發表研究論文,以及中小學老師閱讀教學示範。周益忠發表論文指出,閱讀有七大層次,包括閱讀、悅讀、越讀、岳讀、月讀、說讀和樂讀。 他表示,學習閱讀的第一層次就是基礎閱讀,為獲資訊而讀,以及為求理解而讀;第二層是檢視閱讀,雖為學問而讀,在基礎閱讀和檢視閱讀間,應加上閱讀的樂趣,要喜歡閱讀。 越讀是檢視閱讀中的「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了解有些書只要淺嘗或狼吞,有些卻要精讀,也就是比基礎閱讀更進一層,越來越會讀,能超越自己,超越以前。 第四層次岳讀,是不斷超越後得以登頂,爬上最高峰,尤其文學作品的閱讀更需同情共感才能體會作者意圖。 周益忠指出,閱讀不宜操之過急,但應該持續,書每天閱讀,每月一書,閱讀不同種類的書,才能觸類旁通;說讀是閱讀有所得後可發出聲,吟詠或朗讀,分享給他人,也是說服,說與他人知,教人信服。 第七個層次是樂讀,閱讀有所得,讀後能與他人分享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也是有人分享也樂,無人分享也樂,四季讀書都能自得其樂,已能在生活中實踐。 以上文字引自 udn/校園博覽會/文教要聞/搶救國語文 閱讀的確會有周先生所言的七個層次, 但我卻不一定是層層遞進, 閱讀雖會增長見識, 開啟那扇知識之窗, 但書是他人的見地, 而我們的生活環境條件卻不一, 光只是將書中的一切毫不篩選的保留, 是讀死書,只會閱讀越毒。 讀書的確要如海納百川, 接觸古今中外、各門各類的書籍, 才能觸類旁通, 讀出自己的味。 小時候很喜歡看課外讀物, 還記得父母安排我去學珠心算, 我每次都想盡快做完老師指定的練習作業, 為的就是可去看老師家的課外讀物, 西遊記、鏡花緣、紅樓夢……等, 沒有人指定閱讀, 沒有人要求要寫讀書心得或學習單, 純粹就是享受讀書之樂; 高中時則沉迷於金庸的武俠世界到廢寢忘食的地步, 也因此與學校圖書館員成為忘年之交。 有的書籍讀過之後, 可能當下並沒有人可以討論, 但是在成年後的某天遇到同好, 一聊起某本書的內容, 就能談得津津樂道, 那種思想上的共鳴, 那種見解上的歧異與交流, 是一種過癮與痛快。 離開校園後, 好一段時間忙著工作、進修等事務, 庸碌的生活著, 最近因為一個機緣, 鼓動我重拾閱讀樂趣, 開始在網路上看看其他網友的分享, 更深刻體會閱讀後的交流是頗重要的, 透過他人的觀點, 自己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獲得更豐富的見解, 也開啟了自己的視野與深掘閱讀的樂趣, 感謝網路的發明與部落格的誕生。
不論你再看得是哪一本書,
希望都能發掘閱讀的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