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9/15 10:23:16瀏覽440|回應0|推薦16 | |
談到這裡,彷彿有種模稜兩可的感覺,所有的投資工具均有其風險存在,適合所有的交易人嗎?讀者剛開始踏出第一步時,的確很難去決定什麼樣的商品及工具適合自己。各位必須要先去了解自己,什麼樣的商品特性較適合自己的個性,包含商品每檔跳動點值,以及商品的交易時間。國內很多交易人並非專業交易人,自己都有其固定的專職工作,如果交易時間長或是跟工作時間衝突,便會影響其交易人的操作品質。許多波動幅度太大、太快的商品,如非財力與經驗都相當,初學交易人或財力不足是無法承受這樣的波動,反而會造成負面的影響。 自我的了解是比了解市場還來得重要,很多交易人並不了解自己的「弱點」,為何我不稱之為缺點而稱為「弱點」?因為缺點真的要改是可行的,但是「弱點」只能隱藏,只能改善無法改變。「弱點」包含著恐懼,恐懼自己的失敗所造成的「流沙效應」,一旦陷入,愈是想掙脫這樣的困境,愈是急速下墜深處。每一個人都有其「弱點」,只是這樣的「弱點」,是否會造成事業上的阻撓,是因人而異的。這並不是說硬要把自己逼到最極限;反過來說,卻是要留一條可以讓自己喘息的後路,讓你可以看清自己的「弱點」。接下來用「弱點」去衡量適用的標準,簡單的說,雖然一天能賺2~3萬很好、很愉快,但如果覺得一天輸2~3萬太大,會讓你產生很多負面的反應,獲利的標準也應該做調整,因為風險跟報酬是相對的,這樣一來,「弱點」將會得到改善。只要獲利逐漸取代「弱點」,最後信心會將「弱點」完全消滅。 抉擇自己要做什麼?要怎麼做?要怎樣才能承受失敗?價值觀每個交易人都不致相同。如果不能做自己適合的投資工具,投資終究招致失敗。操作期貨或股票或是選擇權都一樣,你再怎樣嘗試都無法擺脫「弱點」的話,只有退出市場,或是改變自己在市場的角色。若是不認輸繼續操作,等待你的只是更嚴重的負面結果。我並不是因為在市場賺很多錢才存在,原因在於我了解自己的「弱點」,分寸須要自己去控制得宜,能賺多少錢就賺,更重要的是能賠多少錢。不要讓工具及市場的槓桿倍數去駕馭你,客觀掌控工具才是最重要的。 操作金融商品在成功的領域,先決條件都跟心態層面有關。急於一夕至富的心態不能說有錯,因為對與錯只能影響當事人的所有行為結果,觀察的旁人也必須引為教育自己的課題。沒有不用冒險就能賺錢的投資,但是不能就因此而對風險麻木。相信有出國觀光旅遊的人都會有的經驗,異國風情固然新鮮好玩,但內心總會有莫名的恐懼及不安全感,深怕出了什麼差錯或是迷路等等。就像是之前所談到的,你得到資訊及知識之後,反應便是要做接下來的工作,再來就是結果。想做好投資先把自己所適合的工具找出來,拋開拼命的藉口,量力而為才是長久之計。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