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8/08 10:44:18瀏覽911|回應0|推薦5 | |
寫筆記寫到這裡,已經兩年多的時間了。有時候不知道自己還要寫多久,或是在這個行業要做多久;不是我對期貨這行業沒有目標。但是局勢與時代的變化如此快速,也許今天的正確決定,下個禮拜已經變成落後指標,沒有相對與絕對。我相信很多操作金融市場商品的人,都想把自己在操作所有心得寫下來,供後面的人做為參考,但是只有成功的人或是知名度高的人心願得以完成。說起來這真的是歸咎於媒體的傳導,有類似名人比較有說話的權利…諸如此意識的灌輸等。造成人們對消息與技術有著偏頗的誤導,沒有自己所決定的方向與方法。就是這樣,老一輩的交易人大多相信所謂的「明牌效應」。 此次的探討,在這裡並不是批評技術指標沒有用處,而是使用的人對於技術指標存有萬能功用的幻想。操作交易正確的觀念是統計(Statistics)與機率(probability),獲利大多是用累積來的。但是大家都想用最好的一招指標分析打敗所有市場,各位覺得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嗎?再來就是心理的考驗:你都永遠不會碰到虧損嗎?虧損之後你還會繼續使用這套指標嗎?或是會修改指標參數?我相信你一定會。我碰過很多人在使用技術指標後都有修改過參數及改用其他技術指標,結果唯一的答案還是會碰到虧損。為什麼?說明白了,使用的人並沒有參考到其他因素。盤整、振盪超買超賣,尤其是把指標過於神話而沒有趨勢觀念。一味做空或做多,或是趨勢還沒有改變之前就開始有自己的想法。這些包含了你對市場平常的習慣有特別影響,而這些影響也使得你無法去直接判斷,你之前的決定是否對與錯。 大家都會自然而然的去做猜測;人多少都會有自作聰明的時候。想把一些操作的技術理論修改的十全十美。在國外有做過零和遊戲的實驗,之後它有個通俗的名稱:「囚犯困境」。參加的人自設程式系統,這個系統並不是所謂的金融市場的交易程式,而是簡單的雙方配合的遊戲。規定很簡單,比方說參加的組數是60組,各組分別以電腦程式選擇對方合作與不合作,猜對方的底牌,如果你選擇與對方合作,而對方也選擇與你合作得一分,若是選擇與對方合作但對方卻背叛,你扣一分對方得二分,你若與對手均選擇不合作分數為0。問題就出現在這裡,當你被扣一分後你本能反應會覺得背叛對手可以得到更多分數,但是對手也會這麼想,到最後投機者分數只會與乖乖合作想法的得分略為高一些。這樣的實驗在第一次的結果是如此,但是第二次實驗卻出現合作的想法的人減少,投機的人增加,結果平均分數已經拉平,幾乎沒有勝負。 這樣的理論,顯然就是機率與統計長期的影響。最後的結果,就是投機者在合作的人減少之後,完全找不到利潤分數,也就是說,騙子越來越多傻瓜越來越少,騙子就等於沒有了市場。 在這個實驗中也出現了一個程式制度,它界於投機與固定之間,在60組交集的配合之下,拿到最佳的分數,甚至高於投機的總成績,它選擇了配合及合作度高的機率,淘汰投機的不安定機率,如果你有60次的機會,遇到扣分的機率會一直降低。綜觀以上的情境實驗,你也許對於不安定的交易、沒有規劃規則的交易,開始有新的領略了嗎?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