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外交困境及未來可行性
2009/03/16 16:57:48瀏覽4293|回應0|推薦28
  去年中哥斯大黎加與我結束六十年的長期外交,這個消息著實讓國人驚愕,並為後續效應引以為憂.究竟我邦交國會不會持續的減少? 而此一難堪的外交困境正是台灣在國際地位上的難題...也許想到外交困境, 國人第一個反應便是中共作梗, 但是, 中共與我的金錢外交競賽或許是我國艱困的國際位上雪上加霜,而實質上的利益及資源問題才是我們真正的難題, 或許,我們抱持著漢賊不二立的想法,但基於中共立場也正相同. 生於斯國便將有截然不同想法.台灣本就地小人口少而資源也稀少,在競爭實力上的確有不利我國地方, 尤其此次哥國斷交時, 並非純粹的對岸金援利誘, 由哥國總統阿里亞斯, 一位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政治人員, 他指出:「是基於哥國經濟貿易與區域地位考量, 從哥國國家與人民利益的角度,因而選擇與北京建交」, 這一番談話巳不能用短視近利的金援或中共阻來擾來妄加評斷了.所以,如何以長遠眼光, 擺脫現實不利條件,正視實際情況可能遠較仇視心態對台灣前途更為有利..

國家與政府

  我們的外交困境實源於二岸難題, 要解決這些意識形態的統合問題, 我想先由國家的角度來探討. 國家的產生最早源於同一地區的人為扺抗外來的欺侮而結合成為一個有力量的團體, 而政府是和國家二種截然不同的理念, 西方的自由主義深受洛克社會契約思想影響, 極力主張人類擁有自然權利, 也就是人的基本的自由,生命和財產的權利, 而政府不過是受人民委託, 以謀大家的共同利益為目的, 國家最後及最高的主權仍然屬於人民權體, 這也是民主思想的根基, 影響法國大革命和美國獨立革命, 並深深地影響百年來大多數國家的政體. 這裏先為國家先位於政府, 而政府或政體是可以更改的這個思想做個伏筆.

國家的要素

  傳統學理上是:人民/領土/政府/主權, 毫無疑問台灣俱備這些基本的要求,但是為何如此重視國際地位與國際邦交呢?

  若依1933年在烏拉圭首都簽定的蒙特維多國家權力義務公約第一條規定,國家的四大基本要素是: 一定的人口、固定領土、有效統治的政府、與他國往來的能力..
前三項毫無疑問, 但第四項便是台灣地位備受質疑的問題了, 這種以國家的身份與他國的往來便是與他國的正式外交權,也就是他國是否承認台灣在國際法上的人格權了.
台大楊永明教授指出:「外交承認是一項政治動作,但是會產生雙重法律效果,除了承認國的國內法之外,影響最大的還是不被承認國在國際社會的法律地位問題」「台灣如果要以增加邦加國方式,則至少要獲得一定數目國家的外交承認, 或是得到主要大國的外交承認,若我邦交國數目降至二十以下的歷史新低, 則台灣的國際地位將面臨更嚴峻的質疑.」

  楊教授並同時提出台灣三大戰略:交往中共、經營美日、置身亞太, 以跳脫二岸外交零合的困境. 敝人試以以下理論及實際國際經驗來解讀此一方案的可行性.

民族主義之晚近思想

傳統對民族的界定, 是一群可以觀察到的特色, 如相同血緣、語言、宗教、風俗習慣的群體:即所謂的「原生論」(primordialism)「本質論」(essentialism)

新近的觀點,是建立在主觀的集體認同,所謂的「建構論」(structuralism). 學者安德森(BR.Anderson)觀點,民族是經過想像而來的共同體, 即民族的認同是可以經過選擇而取得.
本人試從此一觀點衍生至國家,無論是那類型的國家, 仍是一種集體認同的結果, 政體並非絕對不可改變的.國家存在的目的是為保障全體國民.而政府的功能是為人民造福祉, 則當人民思想向此一方向演近時,勢必選擇一種對全體最為有利的情況,進而影響政體的轉變.

單一國/聯邦國與邦聯

單一國:
是指中央政府擁有最高的統治權或者最高的權威,而地方政府並無實權.英法為最具代表性的國家.還有目前的台灣也是此一形式,具有全國一致性.但是這並非國家存在的唯一形式

聯邦國:
只保留特定的權力給中央政府如外交、宣戰權,但並地方政府依憲法規定保留若干權力是中央政府不得干預的. 此一代表性國家即為美國, 主張中央政府與州政府分享主權的原則.聯邦制的出肇因於1.)因應外在威脅而團結不同的政府實體,如美國/加拿大及瑞士聯邦2.)基於經濟上的考慮,擴大經濟合作的範疇而促進不同的政治實體的合作

邦聯:
基本上是本質算是個國際組織,並沒有一個上屬的中央政府,而是由許多自主的分子國組成,他們雖組合成一個政治實體, 但各分子國仍保留其自主的主權, 如脫離殖民帝國的大英國協及眾所皆知的蘇聯解體之後的獨立國協.
這裏所要提及的一個有趣的情況是, 其實有更多國家並非向這樣分解的狀況而行.反其道的是如美國, 北美十三州最早先便是邦聯的形式, 前段提及為抵抗共同的敵人英國, 後來由邦聯進而組成了聯邦政府成為一個國家, 而由各州與中央政府共享主權,因此我們會看到美國各州有著不同的法律及稅制.再就另一個例子, 瑞士本也是邦聯, 現今擁有十三州的瑞士聯邦共合國便是脫生邦聯的形式.十四世紀,阿爾卑斯山附近三個很小的區域,為扺抗強大鄰邦的侵略聯合在一起,因此產生了瑞士邦聯, 其實在十九世紀時瑞士仍是邦聯;各州在討論防禦外侮時仍能團結一致,但一旦討論至國內事務時便很難有一致的共識了,他們有著各自的語言,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及不同的宗教信仰,岐異不可不謂不大,但隨著時間的變遷及實際的需要仍結合成為聯邦共合國.

共識型民主

提及聯邦國的形式便需提及新制度主義A. Lijphart的著名理論模型,共識型民主,透過制度的選擇和設計讓分離意識者享有較高的之特權和高度的自治,而能留在體制內協商=>對話=>則必產生最後的妥協=>共識型民主於焉產生. 如魁北克的法人區, 一再想脫離加拿大獨立, 但透過共識型民主的制度運作,而使得國家凝聚共識維持統一.如台灣的例子, 在單一選區二票制的新制度時, 所有立委名額減半, 但原著民同胞的席次卻只由八席減至六席, 藉由多元參與的分享機制,達成另一形式的弱勢者平等機會.而美國的各州,無論州大州小一律有二席的參議院名額也保留了各州當初各自獨立時的權益並極積的參與中央立法權及預算的分配利益.

歐州聯盟 

起始只是在1951年由法/德/義/荷/比利時/盧森堡六國協定設立的歐州媒鋼共同體, 其後陸續加更多國家的加入會員國於1992年為增進歐州國家競爭力,而以區域統合之手段,透過打破歐州國家的彊界藩籬,尋求經經濟乃至政治上的整體性, 構築一個共同市場,包含27個會員國及23種官方語言的國家簽定馬斯垂克條約, 形成單一市場, 會員國之間的商品、勞務、資金、人員打破關稅及簽証規定可以平等自由的流動, 這個佔世界經濟1/4的聯盟,透過條約的協定,整合成功為一個強大的經濟實體.

大中華經濟共榮圈

也許有人會質疑馬英九上台後的談判問題, 態度傾斜問題, 但就於經濟及政治不得不的考量, 二岸之間並非絕無討論的空間, 擱置爭議,達成共識, 創造共榮或許較利於民生福祉, 適逢百年難得一見的經濟海嘯, 除政治議題之外.台灣似乎也面臨了經濟上的困境.隨著二岸往來的日益頻繁,勢必有些新的協商及制度產生, 國家的認同, 基於前面提及的不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式的畫地自限, 舉例瑞士各州的差異性更大, 仍能成為聯邦共合國, 有趣的是歐盟各會員國之間.有很多是二次大戰的世仇, 但仍能放棄彼此成見而成為經濟結盟組織. 與其在外交困境上束手無策不如轉個方式化解, 或許有人又要強調對岸是共產國家野心勃勃, 經過本文前面數段說明一個實際情況, 制度是可以被選擇的, 而國家的形式可以隨著不同的需要而演化. 西方各民主國家在最早期也是帝國專政, 君主統治, 中華民國也不是五千年前即為民主國家, 在歷史的潮流之中有很多例子是政治的形勢主導經濟的發展, 而當經濟的成長到達某一階段後, 人民反過來以經濟改變了政治的模式, 中共在二十年的經濟起飛後, 其實巳有許多不合時宜的制度, 而這些制度和建設一般都需汰舊換新, 只等時代的潮水水到渠成, 吾人對於對岸的民主改革是抱持樂觀的態度的, 但無論如何, 台灣的命運及將來仍握在全體二千三百萬同胞手中..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nnliang&aid=274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