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07 22:15:38瀏覽440|回應0|推薦11 | |
因著勞思光教授與哲學系學術夥伴的吸引,我義無反顧地離開一個兩倍於華梵歷史與學生人數的學校,投入華梵覺之教育的懷抱。大崙山上遠離塵囂的自然生態、濃厚的宗教熱情、充滿教育愛的人文關懷、還有由境教烘托出的藝術氣息,都讓振崑淳樸的學術教育初衷與現代大學的知識憧憬得到如魚得水般飽足。 六年來的生命經歷,深深體認華梵是一所真正建立在教育良心、正派辦學又體質優良的現代森林大學。本校五年來的教學卓越計劃與教育部剛剛完成的大學評鑑,正可以印證我的觀察。振崑有幸能與這一批充滿熱情與理想的同仁們一起成長奮鬥,心中充滿了榮耀與感恩。 如今面對少子化的嚴峻挑戰,華梵如何能在庸俗資本主義社會的惡性競爭中逆勢上揚?回想當初創辦人在最艱困的環境中,憑著書院教育的宏願與篳路襤褸的辛勞,終能得到廣大信徒與社會人士的護持而創立如蓮花般的華梵;二十年後的我們更應該時時受到激勵而勇於面對當前的挑戰:不僅堅持教育理念,又能巧妙應付現實的情勢變遷。 在同樣出身於哲學專業的朱建民校長的領導與董事會的支持之下,全體教職員工在態度上應轉化擔憂疑慮為關心與參與;在觀念上勇於創新而不拘泥於成見,大家集思廣益而凝具綱領式共識;在行動上肅立尊重互信的團隊活力與紀律。只要同仁們能繼續持守堅強的理念認同感、發揮創新應變的靈活思惟、營造充滿活力的團隊紀律,那麼既有特色又國際化的華梵仍然充滿了別開生面的希望與機會。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