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高堡奇人」日德瓜分北美(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2015/12/24 12:00:00瀏覽9501|回應1|推薦50

在台灣要是如此拍攝這類題材,少不得被罵到臭頭:光鮮的納粹卐字標章和皇軍太陽旗幟四處張掛飄揚,黨衛軍和憲兵隊街頭耀武揚威,鏡頭分別放在1962年的紐約和舊金山。怎麼回事?軸心國打贏二次大戰,日德瓜分北美,原本的美利堅合眾國,以洛磯山脈為界,東邊三分之二歸納粹,太平洋沿岸成為日本屬地,兩者之間則是南北狹長的中立區。這是影集開場時所設定的歷史背景。

納粹北美首府

日帝東太平洋藩鎮

看預告片時,就覺得似曾相識。果不其然,改編自比我歲數還大,1962年出版、次年贏得雨果獎,由Philip K. Dick創作的同名小說,學生時代曾有耳聞,卻無緣識荊。雖然歸類於科幻,其實並沒有太多科學成份,不如稱為歷史幻想小說。概念脫胎於多重宇宙,原著以「書中書」形式,即小說眾人物爭相競逐的一本、描繪同盟國戰勝的地下刊物,表達可能存在的不同世界。影集則將之視覺化,改為若干卷來源不明的電影短片。日德官方嚴加查緝,敗戰十五年仍不死心的反抗組織則冒險傳遞,以便鋪陳更多的諜報動作情節。

日本貿易代表拜會納粹使節

影集著重視覺效果,對架空的歷史背景點到為止,並未詳細交代。因為沒看過原著,根據網路上蒐集的若干路邊社消息,大致整理如下。特定事件使歷史走向產生分歧,在「高堡奇人」的世界裡,小羅斯福甫上任即遭暗殺,「新政」嘎然而止,大蕭條愈演愈烈,以致歐戰爆發時,美國只能自掃門前雪,眼睜睜看著希特勒席捲全歐、進而佔領不列顛三島。美蘇先後被迫參戰,但已非如日中天的納粹敵手,接連落敗。華盛頓特區吃下一顆原子彈,聯邦政府投降,德軍進入北美,以兩年時間剿滅地方武力,將美國納入版圖。

日皇太子伉儷巡視屬地

掛滿日文市招的舊金山街道

同時日本帝國橫掃亞洲,將大東亞共榮圈擴張到紐澳大洋洲,徹底擊敗美國太平洋艦隊,佔領夏威夷,登陸西岸本土。唯因缺乏核武,在與納粹談判瓜分時吃了不少虧,種下雙方心結。終戰十五年後,兩國關係緊張。日方買通德國間諜欲取得核武技術(劇中稱為「海森堡裝置」,意謂海森堡團隊在這個世界取得成功);納粹高層權鬥,有人打算藉對日開戰擴張勢力,坐穩希特勒接班人位子。暗潮洶湧之際,一批描繪大戰不同結局的膠卷在地下流傳,引起德日情治機關注意並加以查緝,故事即由幾個接觸膠卷影片的小人物展開。

「沉重螞蝗(The Grasshopper Lies Heavy)」

片中片內容雖然是同盟國取勝,卻並非我們熟悉的版本。由於影集重點不同,對貼了個所謂「沉重螞蝗」標籤的這批膠卷,同樣點到為止。據路邊社消息,原著所描繪的又是另一重世界:小羅斯福遇刺未死,新政大獲成功,連任一屆下台後,續任總統帶領富強的新生美國,同時應對德日挑戰,支援英國打垮納粹,使約翰牛稱霸歐洲,在太平洋上遏止日本帝國擴張,更與蔣介石結盟,根除中國共產勢力。然而日不落帝國威勢益盛,將歐陸佔領區視為殖民地,強推三六九等階級劃分,與崇尚自由平等的美利堅崛起強權頻生齟齬。二戰後不到廿年,英美間竟又瀕臨第三次大戰邊緣。

柏林納粹總舵(字幕:Ridley Scott擔任執行製片)

北美民眾歡慶納粹解放日

納粹軍官John Smith,道地的美裔雅利安人,在家是個好丈夫

篤信易經的日本太平洋屬地貿易部長,主張和平反戰

他的同僚同樣反戰,著眼點卻是好漢不吃眼前虧,等待時機

可以發現,原作雖然極富想像力,對人類未來卻的確相當悲觀。無論霸主是美蘇、德日,甚至同文同種的英美兩國,最終都不免對決。證諸原著發表當時,我們所屬的這個世界正值冷戰高峰,美蘇嚴重對立,古巴危機就發生在山姆大叔家門口,悲觀其來有自。然而影集之所以值得推薦,在於注重細節及角色刻劃。除了高壓恐怖統治下的爾虞我詐,也有幽微的人性光輝,不論正反派。如劇中行事狠辣的黨衛軍高官與袍澤敘舊,遙想當年共同出生入死,卻已得知對方叛國;雖然最終將他送辦,猶豫難捨之情仍溢於言表。後來得知愛子患上不治之症,按納粹優生法案必須「銷毀」,向來嚴厲的他,瞬間軟化為慈父。劇中並未交待後續,或許是留下伏筆,好為下一季鋪路。

人夫上班變臉,拷打異議份子毫不手軟

帝國憲兵隊搜捕可疑人物

倒是觀眾不必期待所謂結局,原著沒有,影集第一季也沒有。故事結構很適合拍影集,多線交叉並行,沒有明顯起頭結尾,高興起來可以講個千秋萬載延綿不絕,關鍵只在收視率而已。劇透不便多說,以免破壞驚奇,畢竟諜報動作仍有懸疑須得講究。值得一提的是,戰後七十年以來,很少看到這樣大肆宣揚德日威風的作品,即使只是表面。或許藉著勝利者的榮光與被征服者苟且偷生,所產生的巨大反差,更能引人深思:打著國家民族旗幟,激勵人心士氣的口號標語,究竟是如何演變成迫害和殺戮。

憲兵隊維持秩序的手段

反對者最終解決方案。日帝殺人後扔進掩埋場,納粹則出於衛生考量使用焚化爐

最後以一個文案探討作結。描寫第三個世界的劇中劇「沉重螞蝗」,有基督教背景的觀眾指出,片名應係源於聖經傳道書12-5(...蚱蜢成為重擔...),並據此引發若干議論。本文刻意用「螞蝗」二字,也是想在特定時空下,勾起一絲會心奸笑。其實個人以為,依劇中邏輯,那是地下組織間傳遞的禁片,名稱多半只是掩飾,未必有何微言大義。正如本劇片名,直到第一季劇終,實際上所謂住在高堡裡的人,只有大家都很熟的那一個。一定要講陰謀論,當然可以產生很多聯想。譬如影集保密到家、原著則指名道姓的「沉重螞蝗」作者Hawthorne Abendsen(根據Google翻譯,乃是德語:「霍桑吃飯啦!」的變體),縮寫H.A.,正好和前述高堡中人相反。是巧合嗎?我寧願不這麼想,嘿。

希特勒的「鷹巢」堡壘

謝元首隆恩。The End

(劇照來自預告片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fnjil&aid=39716578

 回應文章

l
2016/12/19 01:37
讚(b214719@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