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13 15:44:28瀏覽1459|回應0|推薦1 | |
A893- 習得性失助 與 正向心理 JCW 2010/08/13. NoDerives (ND) Creative commons Copyright. ▽ External Link ▽ (1). My forum: https://city.udn.com/61613/forum (3). It's fun: http://blog.udn.com/jctheoldman (2). My blog: http://blog.udn.com/jcwang00/article (4). Relay Story: http://blog.udn.com/JC00 ---------------------------Translate多語言翻譯器 ---------------------- 人對自我的處理最為困難:太重視自己會傾向自大,太輕視自己會傾向自卑;問題在其本人自信心與所受打擊兩者之間的平衡程度。 人的一生,幾乎每分每秒都在面對困難和疑惑、而失敗及失落的機率卻甚高;因此,較好的對策就是先去瞭解下面所說的這些是什麼意思。能坦然面對失落和失敗而再起,才足以面對人生……… *** *** *** *** ★(1). 習得性失助-維基百科、Learned helplessness-Wikipedia:習得性失助(或稱習得無助論、習得無助、習得無助感、無助學習理論、Learned Helplessness)爲描述學習態度或心理疾患的心理學術語,主要用於實驗心理學。「習得性失助」可解釋為「經過某事後學習得來的」無助感,意謂著一種被動的動物消極行為(也包括了人類行為), 其中被動的因子占相當多數。 [簡 述]: 習得無助感最常見的描述是:一個人消極的生活情況,經常沒有意志力去戰勝困境,而且相當依賴別人的意見和幫助。成因不單是生活情況的改變,或是特殊的生活體驗,服用藥物有時也會造成這種心理困境。 在諸多造成習得無助感的成因當中,最顯而易見、可預測的是大環境的改變,如戰爭、飢荒、旱災都會造成一個人出現習得無助感。例如心理學家曾研究二次大戰猶太人大屠殺時的集中營倖存者,發現他們開始拒絕關心和鼓勵自己。現代社會中容易造成習得無助感的環境則有:精神病院、孤兒院或是安寧療養機構。當人類得到習得無助感時,他們通常會從三個角度來處理問題,也就是: 個人(Personal):他們也許會將自己投射到問題上,換句話說,傾向於針對問題來內化自己。 普及(Pervasive):他們也許會認為問題影響了生活中每個層面。 永恆(Permanent):他們也許會認為問題是不可能被改變的。 上述這三點看問題的角度,通常被稱為「3 Ps」,這三個論點同時也幫助了具有習得無助感的人們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境。不過有的時候,當面臨巨大的危機時,人類也有可能自動走出習得無助感的枷鎖。在著名小說《歌門鬼城》(Gormenghast by Mervyn Peake)中的主角泰特斯·格蘭(Titus Groan)原先是一位消極處世的貴族,但當家園有難,就馬上轉變成積極學習應戰的態度,當危機解除,則又回來原先消極處世的情境。然而,該書中主角的心裡狀況是否能作為普及案例,尚有待查證。 [著 作]: 習得無助感的理論,最早是在1975年由賓州大學心理系的教授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所完成的。他使用了三隻狗與繫具來做習得無助感的試驗。第一隻狗簡單的被加上繫具,隨後被解下。第二隻狗被加上繫具之後,接受短暫但有痛感的電擊,狗可以經由碰觸槓桿來停止電擊。第三隻狗與第二隻狗並排,並也接受同樣的電擊測試,牠前面也有槓桿,唯一不同的是槓桿沒有停止電擊的作用。 在實驗結束後,第一隻與第二隻狗都迅速的恢復原先的狀態,但第三隻狗則被診斷出有臨床慢性消沉症狀,也就是憂鬱症。 另外一個較小規模的試驗是將兩組狗放在吊床當中,第一組狗被輕微電流電擊,但牠們能夠停止電流,另一組狗而則不行,當這個吊床實驗做完之後,再將這兩組狗放到一個有障礙物的屋子,第一組狗在屋子中遭受電擊時,會跳過障礙物逃走,第二組狗在遭受電擊時,則不嘗試逃走,只會躺在原地不動。這就是習得無助感 ----- 儘管第二組狗看到第一組的逃走範例,也知道自己能逃走,但他們並沒有嘗試。在其他實驗當中,還用了不同的動物,結果都非常相似。在所有試驗中,造成習得無助感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上認為自己無法控制某件事情,進而產生了消極的行為。 此外,也有與人相關的實驗,例如,一個人坐在一間有噪音的小房間裡,他如果找到可停止噪音的開關,並能關掉噪音的來源,這個試驗者的心理狀況就加強了。這種意識到自己可改變周遭環境的心理狀態,就是與習得無助感的對照。 [參 看 書籍]: * 喚醒心中的巨人《Awaken the Giant Within》安東尼·羅賓斯Anthony Robbins著。 * 習得性樂觀《Learned Optimism》1998年出版,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 * Positive psychology-Wikipedia *** *** *** *** ★(2). 正向心理學-維基百科、Positive psychology-Wikipedia:正向心理學(中國大陸譯作正向心理學,台灣譯作正向心理學,香港譯作正向心理學)是 心理學 的一個最新分支,「研究能使個人和社區繁盛的力量和美德」。正向心理學家希冀「發現和培養天才和能力」,並「使正常的生活更充實」,而不僅僅是治療精神病。 一些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如亞伯拉罕·馬斯洛,卡爾·羅哲斯,和埃里希·弗洛姆倡導過與人類幸福有關的理論和實踐。最近,這些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關於人類繁盛的理論從正向心理學家的研究那裡找到了實驗支持。正向心理學也向一些新的方向邁進了。 現在,正向心理學研究者包括馬丁·塞利格曼, 埃德·迪納, 米哈里·奇克森特米哈伊, , C. R. 斯奈德, 克里斯·彼得森, 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松, Donald Clifton, Albert Bandura, Shelley Taylor, Charles S. Carver, Michael F. Scheier, and Jonathan Haidt. *** *** *** *** ★(3). 心理學的領域: ☆ 研究範圍:變態心理學;生物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實驗心理學;演化心理學;數學心理學;神經心理學;人格心理學;正向心理學;精神物理學;社會心理學;理論心理學;超個人心理學 ☆ 應用範圍:臨床心理學;輔導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法醫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健康心理學;工業及組織心理學;學校心理學;運動心理學 === EOF === 請幫我鼓吹我的政治理念 A810CN★- 未 來 世 界 之 聲 2010-06-20 ☆ 謝謝你的支持 ☆. . . .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