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10 23:32:03瀏覽29572|回應0|推薦4 | |
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之一【德】岡特.蘭堡 2006.11.3 第一視覺 1974年至今為國際平面設計聯盟會員(AGI)。同年,36歲的蘭堡受聘為卡塞爾綜合學院圖形設計教授,1987年(49歲)任卡塞爾視覺傳達教授,1993年(55歲)至今任卡爾斯魯厄國立設計大學一級教授、副校長。1997年(59歲)擔任江南大學名譽教授,國際廣告設計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他的作品被波蘭華沙的韋爾傑洛招貼廣告博物館、科特巴斯國立美術館、法國巴黎招貼廣告博物館、德國國立席勞動力文化藝術成就博物館、柏林美術圖書館、卡塞爾國立美術珍藏館等國際博物館、大學以及文化機構收藏。曾多次榮獲國際廣告設計金獎,曾任華沙赫爾辛基、大阪、墨西哥、科羅拉多等五大國際廣告設計藝術展評委。 他在創意上的造詣,是他以淵博的文化根底和深厚的美學修養,由表及裡地去表現廣告主題的本質和內涵,思維豐富敏銳、思路寬、廣、深、厚,他以宏觀的大氣派,把複雜的大題材,以濃縮概括的可視圖形表現出來,如社會評論,法國大革命等,又以文學家、戲劇家、導演家的功底,深入劇本、深入角色,深層地表現名著名劇,如《奧賽羅》、《哈姆雷特》等,他以以平民百姓的情懷,把日常生活中普通的土豆、菜花、白菜、蘋果等,藝術加工為不平凡的新形象,如為雜誌社,為他自己個展所創作的招貼,他的創意點子,常常出人意料,別出心裁。他善於用簡潔、明快、響亮的色彩,每幅作品選用一個主色調去征服觀眾,他常常底色用純度很高的紅、黃、藍、黑大面積主色調來突出主題形象,或者主題形象用紅、黃、藍純色,底子用大面積其他深色來突出形象,強調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間的色彩對比,其色彩具有簡潔、鮮明、強悍果斷的美感,這也正是招貼廣告功能所需要的色彩,因招貼張貼在戶外車水馬龍的繁華區,只有強烈的色彩,才能瞬間奪取人們的視線,傳達資訊。 他本人經常穿一身黑衣服,戴黑帽子、穿黑鞋,一雙深邃的眼睛,透著靈氣,談吐果斷明確,感覺他和他的作品一樣,深沉善思考、有個性,據他的學生說,他治學嚴格,對學生要求也嚴格,這種嚴格的精神也滲透在他的作品中。 蘭堡60年代的繪畫圖形廣告造型優美,表現自然,深刻,注重畫面整體設計意念的把握,盡可能擺脫純繪畫藝術中直觀的寫實表現;80年代的攝影圖形廣告風格是蘭堡的又一個頂峰時期,蘭堡風格也好,德國風格也好,攝影圖形都把廣告藝術帶入了一個新時代,引導了國際潮流,他為慕尼黑費舍爾出版社設計的系列招貼作品表現了蘭堡對朝現實主義的理解和發展。他善於用攝影手段表現夢幻世界與現實世界,虛與實之間的關係,注重把一種元素的疊合視感作為強烈的對照物研究,他的招貼作品以其雪梨的寫實性攝影圖形著稱,他感興趣的是物體、照片和抽象概念的綜合藝術效果。這個時期的攝影招貼作品不僅感染了觀眾,也是攝影藝術家們感覺到了攝影藝術的自我價值和應用價值的存在。90年代,當一批設計師陶醉於攝影招貼時,蘭堡的思維又一次起了變化,單純、簡潔、明瞭、注重視覺力度又成為他追求的新風格。 最能代表蘭堡風格的時期應該是80年代左右,在這一時期的作品中,除了表現出一種非凡的想像力之外,他的攝影蒙太奇手法在當時還沒有電腦技術的條件下,用暗房手法來完成,是我們今天難以想像的。他本人認為他早期的作品從藝術性來說,比後期的作品要更和諧,由於手頭的設計任務越來越多,他不得不常常把印刷的事交給印刷廠負責,這一點他曾自責說這將給他的作品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蘭堡的教育思想植根於20世紀20年代的德國包浩斯設計教育思想體系中所提倡的功能主義,正如他的作品所表達的那樣,用視覺語言說話,強調視覺功能,善於用最簡單的視覺語言表達最深刻的內涵。蘭堡能非常準確地捕捉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徵,尋找非直觀的視覺元素,經過藝術性誇張,表現其深刻的內質;視覺功能至上,恰如其分地把握視覺語言,使人一目了然。
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之二【日】福田繁雄 福田繁雄(SHIGEO FUKUDA, 1932-2009),1932年出生於東京,1956年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設計系。日本JAGDA副會長,東京ADC委員,GAI、RDI會員。曾在紐約的IBM畫廊、舊金山市亞洲博物館、法國的Quimper近代美術館等地舉辦個展。獲獎包括︰布爾諾國際平面藝術雙年展銀獎、華沙國際招貼廣告雙年展金獎、莫斯科國際廣告招貼雙年展第一名;每日產業設計獎、藝術新人獎、每日藝術獎。作品參展有︰國民文化祭、藝術文化振興基金會廣告宣傳、海洋與島嶼博覽會宣傳招貼,富山博覽會宣傳招貼、1993年巴黎舉辦的「日本節」「設計-世界展」、法國革命200週年紀念活動宣傳,'92地球頂峰國際招貼邀請展。 他的設計理念及設計作品享譽世界,他總是棄舊圖新,並系統地將各種創意、革新加以融會貫通。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觀想像力的飛躍以及他控制和營造作品的匠心,他在看似荒謬的視覺形象中透射出一種理性的秩序感和連續性。 以深度的思考為基底,基礎設計的元素為架構,適度的幽默感為包裝,這就是我眼中的福田繁雄;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圖地反轉、矛盾圖形、連續等基礎設計與錯視原理,他讓這些原理走出書本,並以單純簡潔的元素,詼諧幽默的形式,創造出富有哲理性思維的視覺世界。 福田是繼龜倉雄策、早川良雄等日本平面設計大師之後的第二代平面設計師。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歐洲、美國等地,他都被視為一名設計天才。福田繁雄與岡特.蘭堡、西摩‧切瓦斯特並稱為當代「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
福田繁雄專訪: Reporter︰人們都說,藝術的靈感來源於生活,那麼你的創造設計來源於哪裡? Reporter︰您曾經說過您是一個「不求第一,只求唯一」的人,能不能談一下有關亞歐設計文化的差異,主要是在電腦時代的設計的一些狀況。 Reporter︰我們知道您在一維平面設計上有顯著的成就,那您在二維,三維的設計方面的狀況,怎麼樣呢? 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之三【美】西摩‧切瓦斯特 西摩.切瓦斯特(Seymour Chwast,1931-)是美國觀念形象設計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設計理念及其設計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對當代平面設計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切瓦斯特是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AIGA會員。 1931年切瓦斯特出生於美國紐約,早在7歲時他就展現出對藝術的熱愛和天賦,尤其喜歡插圖繪畫。1947年(16歲)便在《17歲》的雜誌上發表了他最早的插圖作品。1948年(17歲)畢業於紐約林肯中學,隨後進入美國庫柏州立藝術學院(Cooper Union)學習插圖和平面設計。 1953年(22歲)切瓦斯特與愛德華.索勒(Edward Sorel,1929-)、雷諾茲.魯芬斯(Reynolds Ruffins,1930-)共同出版了《圖釘年鑑》(The Push Pin Almanac),這是他們在1954年(23歲)成立著名的「圖釘設計事務所」(The Push Pin Studio)之前,用於推銷三人插圖作品的小冊子,旨在推廣他們前衛的設計理念,他們熱衷於折衷主義版式設計的插圖設計,並發起了一場與瑞士理性主義風格相對應的裝飾風格運動。「圖釘」設計集團中的每個人都有非常鮮明的風格,切瓦斯特關注的並不只限於作品的本身,還注重個人風格的表達,並結合平面設計的視覺傳達功能,實現作品的個人價值。「圖釘」設計集團形成的這種自由的、綜合的、統一的和藝術的風格被稱為「圖釘風格」(Push Pin Style),並得到世界的廣泛流傳和模仿,對美國戰後的平面設計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1970年(39歲),切瓦斯特被邀請參加巴黎羅浮宮裝飾藝術博物館舉辦的、為時兩個月的、主題為「圖釘風格」的回顧展,得到了法國藝術界的高度肯定。之後,這個展覽在巴西、日本、歐洲等地繼續展出,奠定了他及「圖釘」設計集團在國際上的地位。他的設計作品被永久收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庫柏休伊特史密森學會博物館、美國國會圖書館、古騰堡博物館和以色列博物館等。 西摩.切瓦斯特的設計創作與當時他的生活背景有著密切的關係。受二戰的影響,世界各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創傷,使遠離戰火的美國因為免受戰爭破壞而迅速發展。戰後的美國占有著天時地利,經濟達到新的高峰,並促進了設計的繁榮,美國設計基本沿著兩個不同的路徑發展:第一個是國際主義的大企業行為,它代表資本主義的、主流的發展方向;另一個發展方向是獨立的設計事務所的迅速增加。在當時設計運動繁多的背景下,切瓦斯特開始丟棄工業化的刻板的設計面貌,重視畫面感性思維的投入及注重表達個人觀念,重視把藝術表現導入到平面設計中去,達到藝術性和功能性同時兼顧的效果。(2011.5.8 上海平面設計網/Admin)
|
|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