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聖彼得堡愛樂管絃樂團 -- 要找時間去看的樂團
2008/11/08 15:35:09瀏覽2406|回應2|推薦9
指揮大師泰密卡諾夫70大壽亞洲巡迴 
力晶2008藝文選粹
聖彼得堡愛樂管絃樂團
 
St. Petersbur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演出團體 >>聖彼得堡愛樂管絃樂團
藝術總監、首席指揮/ 泰密卡諾夫
■演出者 >>獨奏家/ 馬祖耶夫--1998年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首獎
女高音/ 謝爾芭琴科--波修瓦歌劇院獨唱女高音
男高音/ 古德溫--波修瓦歌劇院獨唱男高音

 
 
指揮/泰密卡諾夫
鋼琴家/馬祖耶夫
女高音/謝爾芭琴科
男高音/古德溫
 
 
** 紐約時報盛讚指揮大師泰密卡諾夫與聖彼得堡愛樂所詮釋的俄國作曲家作品是其他樂團所無法超越的。
** 倫敦時報讚譽1998年贏得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首獎的馬祖耶夫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鋼琴巨擘霍洛維玆。

聖彼得堡愛樂管絃樂團(原稱列寧格勒愛樂),與維也納愛樂、柏林愛樂等世界頂級樂團同樣享有盛名,是
俄國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此團的前身是1882年成立的「宮廷樂團」,專為王公貴族演出。1910年代,該
團也特別參與了「歷史性音樂會」的演出,以奉獻俄國和西歐的音樂。1917年3月,俄國政府頒佈法令將此
團改名為國家管絃樂團,1921年與新成立的彼得格勒愛樂協會合併,成為俄國境內最重要的樂團。 

曾與聖彼得堡愛樂合作過著名的音樂家包括鋼琴家克拉拉.舒曼,鋼琴家魯賓斯坦以及作曲家李姆斯基.柯
薩可夫。而柴科夫斯基所作的第六號「悲愴」交響曲,在柴氏過逝前6天,亦由他本人親自指揮此團首演。
這些年,有多位傑出的音樂家指揮過聖彼得堡愛樂管絃樂團,包括庫培,葛拉祖諾夫,庫瑟維茲基,符利
德,史提德利,克倫培勒,克萊伯等。曾與樂團合作,擔任指揮或獨奏的歐洲傑出作曲家包括巴爾托克,奧
乃格,卡賽拉以及辛德密特等,他們都很喜歡此團。 

1938年,指揮大師穆拉文斯基接任聖彼得堡愛樂管絃樂團音樂總監,並指揮樂團長達五十年之久,穆拉文斯
基曾於1946年帶領此團首度巡迴國外演出,成為俄國第一支到西方國家演出的樂團。該團巡迴期間所錄製的
唱片,也深得國際樂壇的肯定與好評。這段期間,該團更與許多著名的音樂家合作,其中指揮家有司托柯夫
斯基,閔希,馬克維奇;作曲家有柯大宜與布瑞頓,該團並率先演奏優秀作曲家的作品,蕭斯塔可維奇的交
響曲作品就常由聖彼得堡愛樂首演,穆拉文斯基亦是蕭氏作品最佳的詮釋者。 

1988年,穆拉文斯基過世,指揮名家泰密卡諾夫成為聖彼得堡愛樂音樂總監,多年來泰密卡諾夫帶領該團定
期巡迴歐、美、亞洲等地演出,並應邀參加薩爾茲堡、琉森、愛丁堡等藝術節以及英國BBC廣播公司逍遙音
樂節。在泰密卡諾夫的魔棒下,聖彼得堡愛管絃樂團再度展現驚人的活力。該團並且與BMG/RCA唱片簽下
錄音合約,以延續穆拉文斯基時期的經典錄音,讓世人再度聽到現代的俄羅斯音樂之聲。
 
2008年11月15日19:30 台北國家音樂廳 
2008年11月16日19:30 台北國家音樂廳 
 
2008年11月15日19:30  
柴科夫斯基: 第4 號交響曲
柴科夫斯基: 歌劇選粹
  1. 《尤金?奧涅金》 連斯基詠嘆調 (獨唱男高音: 古德溫)
  2. 《黑桃皇后》萊莎詠嘆調 (獨唱女高音: 謝爾芭琴科)
  3. 《約蘭塔》約蘭塔詠嘆調 (獨唱女高音: 謝爾芭琴科)
  4. 《約蘭塔》約蘭塔與佛德孟特愛情二重唱 (獨唱男女高音: 謝爾芭琴科&古德溫)
柴科夫斯基: 1812序曲

2008年11月16日19:30 
柴科夫斯基: 第1 號鋼琴協奏曲 ( 獨奏家:馬祖耶夫)
柴科夫斯基: 第6 號交響曲

 
展覽名稱力晶2008藝文選粹--聖彼得堡愛樂管絃樂團St. Petersburg Philharmonic Orchestra力晶2008藝文選粹--聖彼得堡愛樂管絃樂團St. Petersbur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主辦單位傳大藝術
活動地點國家音樂廳
活動時間2008/11/15~2008/11/16
相關網站http://www.arsformosa.com.tw
活動收費1,000-4,500元;兩廳院售票系統


力晶2008藝文選粹
聖彼得堡愛樂管絃樂團
St. Petersbur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新聞稿】今年適逢指揮大師泰密卡諾夫(Yuri Temirkanov)70大壽,他將親率享譽全球的聖彼得堡愛樂管絃樂團展開亞洲巡演,並將台灣列為其中一站,11月15、16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2場,由長期支持國內藝文活動的力晶文化基金會再度獨家贊助,除了希望可以維持聖彼得堡愛樂的藝術性之外,也希望能夠讓國人不必出國就可以聽到世界一流樂團的精彩演出,此外,也希望藉此機會,讓世界頂級樂團更深入地與國內音樂教育的連結得以延續,為教育紮根,特別在音樂會前一週舉辦講座,以及音樂會開演前安排現場導聆。另外為了嘉惠國內音樂學子,已徵得樂團同意,11月15日首場演出下午的綵排時段,將免費開放給音樂科系學生400位名額進場觀摩,力晶文化基金會期望開放綵排對音樂學子有實質助益。

聖彼得堡愛樂此次帶來的曲目十分精彩,11月15日為柴科夫斯基第4號交響曲,歌劇《尤金?奧涅金》、《黑桃皇后》、《約蘭塔》選粹,以及1812序曲。16日為柴科夫斯基第1號鋼琴協奏曲以及第6號《悲愴》交響曲。為了讓樂迷對這支世界頂尖樂團以及此次演出曲目有更進一步的瞭解,特別邀請古典樂名嘴劉岠渭教授於11月9日(星期日)晚上7點在誠品敦南店B2視聽室舉辦一場講座,免費報名參加,額滿為止。此外音樂會開演前40分鐘,另邀留俄鋼琴家顏華容教授,在國家音樂廳一樓大廳作演出前導聆,讓樂迷滿載而歸。
聖彼得堡愛樂此次排出的曲目均是柴科夫斯基的經典作品。《紐約時報》曾盛讚指揮大師泰密卡諾夫與聖彼得堡愛樂所詮釋的俄國作曲家作品是其他樂團所無法超越的。而擔綱《尤金?奧涅金》、《黑桃皇后》、《約蘭塔》歌劇選粹演唱的男高音古德溫(Andrew Goodwin)、女高音謝爾芭琴科(Yekaterina Sheherbachenko),兩位均為莫斯科著名的波修瓦歌劇院獨唱男、女高音。而擔任柴科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獨奏家馬祖耶夫(Denis Matsuev)是1998年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首獎得主,他琴藝十分精湛,不斷征服全球樂迷,《倫敦時報》讚譽馬祖耶夫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鋼琴巨擘霍洛維茲(Vladimir Horowitz)。

聖彼得堡愛樂管絃樂團原稱「列寧格勒愛樂」,是俄國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此團的前身是1882年成立的「宮廷樂團」,專為王公貴族演出。1917年3月,也就是俄國大革命那年,政府頒布法令將此團改名為「國家管絃樂團」,1921年與新成立的「彼得格勒愛樂協會」(Petrograd Philharmonic Society)合併,成為俄國境內最重要且首屈一指的樂團,這段期間,與此團合作過的著名音樂家包括鋼琴家克拉拉?舒曼、魯賓斯坦以及作曲家李姆斯基-柯薩可夫;而柴科夫斯基在過世前6天,也親自指揮聖彼得堡愛樂,首演他生前最後一部作品,也是這次演出曲目之一的第六號《悲愴》交響曲。

1938年,偉大指揮家穆拉文斯基(Evgeny Mravinsky)接任聖彼得堡愛樂音樂總監,並指揮樂團長達五十年之久,成為影響該團最深遠的人物。穆拉文斯基曾於1946年帶領聖彼得堡愛樂首度踏出國門,巡迴國外演出,成為俄國有史以來第一支到西方國家演出的樂團。而該團巡迴期間所錄製的唱片,更深得國際樂壇的肯定與好評。穆拉文斯基任內除積極安排樂團與著名的音樂家合作,其中包括指揮家司托柯夫斯基(Stokowsky)、閔希(Munch)、馬克維奇(Markevich)以及作曲家柯大宜(Kodaly)與布瑞頓(Britten),並且率先演奏優秀作曲家的作品,像蕭斯塔可維奇(Shostakovich)的交響曲就常由聖彼得堡愛樂首演,穆拉文斯基也是樂界公認蕭氏作品最佳的詮釋者。

1988年,穆拉文斯基過世,指揮名家泰密卡諾夫繼任聖彼得堡愛樂音樂總監,多年來泰密卡諾夫帶領該團定期至歐洲、美洲及亞洲各地巡迴演出,並受邀參加薩爾堡、琉森、愛丁堡等國際藝術節以及英國BBC廣播公司逍遙音樂節。在泰密卡諾夫的魔棒下,聖彼得堡愛樂管絃樂團展現驚人的活力,讓世人再度聆聽到現代的俄羅斯音樂之聲,樂評家也一致指出,聖彼得堡愛樂在保持各聲部的平衡所達到的完整、鮮活及明亮度,簡直讓人無法置信,不愧為世界頂尖樂團。

聖彼得堡愛樂管絃樂團11月15日、16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的演出,門票由兩廳院售票系統發售,詳情請洽傳大藝術(02)2771-5676,網址:www.arsformosa.com.tw

聖彼得堡愛樂管絃樂團是要找時間去看的樂團,非常難得的機會,雖然

票價有些貴,最便宜的是 1000 塊 台幣,那是值得的。

關於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底下這位Jackie大大的研究還真讓人欽佩!

柴可夫斯基 《1812》序曲

文/Jackie

一、前言:

        在八十年代初,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是香港發燒友試機指定曲目之一。如果你自稱發燒友,而又未聽過這首序曲,有兩個可能,一是你很年輕,可能是八十年代出生的小朋友、二是你並不怎麼發燒,極其量只是感冒罷了。

        「序曲」原指歌劇、芭蕾舞劇或清唱劇等的開場音樂,19世紀以來,作曲家常採用這種體裁寫成獨立的管弦樂曲,其結構大多為奏鳴曲式,並加有標題。《1812》序曲即屬於獨立、有內容的管弦樂曲。

        在樂評家心目中,《1812》序曲不算柴可夫斯基最好的作品,即使柴氏本人,在寫給梅克夫人(柴可夫斯基的主要贊助者)的信中也說:「這首序曲將會非常嘈雜而喧嘩,我創作它時並無太大熱情,因此,此曲可能沒有任何藝術價值。」

        諷刺的是,《1812》序曲在首演時已大受歡迎,為柴可夫斯基贏得極高的聲譽。後來陸續在俄羅斯許多城市和德國、捷克、比利時各地演出,自此一直成為柴可夫斯基交響樂作品中最形象鮮明、通俗易懂和備受歡迎的作品之一,這點恐怕出於柴可夫斯基意料之外。

 

 

二、《1812》序曲的創作背景。

        柴可夫斯基在1880年寫的《1812》序曲,全名為《用於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禮,為大樂隊而作的1812年莊嚴序曲》。夠長吧!如果你去唱片店買碟時可以一字不漏的背下去,那我真的佩服你了。

        這首曲是柴可夫斯基應他的老師尼古拉‧魯賓斯坦之請而作,目的是慶祝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重建––這座教堂曾在1812年法俄戰爭中被戰火焚毀(另一說是此曲為莫斯科藝術工業博覽會而寫)。

 

 

三、《1812》序曲的內容。

        1812年,拿破崙率領60萬大軍入侵俄國,企圖在短時間內殲滅俄軍,佔領莫斯科,並迫使俄國投降。戰爭開始時,拿破崙軍隊在數量佔優勢的情況下,俄軍不得不逐步撤退,法國迫近莫斯科,俄軍司令庫圖佐夫採取堅壁清野,燒毀糧草的戰略,並撤退居民,率軍暫時撤離莫斯科。拿破崙在佔領莫斯科一個月後,仍無法迫使俄國投降,反而令自己孤軍陷入重圍,於是下令撤離莫斯科。撤退途中,拿破崙軍隊不能適應俄國嚴酷的冬天,加上飢餓和俄軍的反擊,終致潰敗。拿破崙入侵俄國時多達六十萬的的部隊大部分被殲滅,最後只剩下不足萬人逃出俄國國境。

        《1812年》序曲是根據上述史實寫成的一部管弦樂作品。柴可夫斯基在這首序曲中層次分明地敘述了1812年的這一事件,包括俄羅斯人民原來的和平生活和隨後發生的不安和騷亂,俄法兩軍的會戰,以及最後俄國擊潰法軍,俄羅斯人民慶祝勝利的狂歡情景等。

 

 

四、《1812》序曲為何被音響發燒友用作測試器材。

        我在上面已提過,這首序曲並不是柴可夫斯基最佳作品之一,但為甚麼會廣泛被發燒友用作測試器材之用呢?(這裡有不少《音響論壇》劉漢盛的信徒吧,告訴你,劉漢盛測試管弦樂也推薦利用《1812》序曲)理由很簡單,這首序曲除了運用正常管弦樂編制的樂器外(包括三個定音鼓、三角鐵、鈴鼓、大鼓、鈸等),還動用了軍鼓、大炮、鐘等超常樂器在內,在序曲的結尾處還另加了一支軍樂隊,以期收到熱鬧和生動的效果。

        這首序曲在第一次上演時,鐘鼓炮齊聲轟鳴,配合樂團的演奏,已令參加典禮的公眾大為激動。到了近代雙聲道時代之後,錄音技術大為躍進,有幾家公司在唱片內加入真實炮聲,更使音響發燒友著迷,他們往往利用實砲錄音的版本來考驗器材的力度、瞬態、低頻等方面的能力。

        假使你並非「大炮黨」,請細聽全曲,留意到吧!這首序曲音量起伏變化極大,動用的樂器非常多,聽清楚其中的弦樂、木管、銅管和打擊樂器,它可以檢驗你的器材音質音色、結像定位、強弱和動態對比……

        如果你不能分辨不同樂器的聲音,可以先買一隻「彼得與狼」的音樂碟。我推薦你買NAXOS的版本(Peter and the Wolf Naxos 8.554170DX)一本畫冊加CD,正價是50元左右,特價時30多元(錯了別罵我)。任何古典樂的初入門者和有小朋友的家長,我都推薦你們買一張「彼得與狼」,在這首曲的故事裡,每一個角色都由管弦樂團其中一種樂器扮演,對你辨音幫助很大,而小朋友一定聽得很開心(你要陪著他聽啊!)。

 

 

五、分析《1812》序曲。

        我選取用作分析的版本是Mercury Antal Dorati指揮 Minneapolis Symphony Orchestra的版本,這是我比較喜歡的版本。當然,我也喜歡RCA Eugene Ormandy指揮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的版本,為甚麼我沒選近期很多網友買了的Telarc版本?很簡單,我認為這版本不理想。(劉漢盛的信徒別罵我,也許你們看了劉老總的推介已買了張Telarc的版本),由於每個版本的演繹都稍有不同,請自行調節(例如,我說甚麼時候聽到某些樂器,你在家聆聽時發覺時間可能早了或晚了出現,並不是你的音響有問題,也許只是我們聽的唱片版本不同而矣。),還有,聽之前找一張管弦樂團排位的圖看看,用來了解樂器的定位。

        分析部分我根據楊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賞》(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來寫,這是權威版本,國內和台灣好多評論都是根據這書寫(偷)的(香港例外,我們的唱片評論員有極豐富的想像力,他們會胡亂創作和胡說八道,他們有足夠的無知和失實,因此,讓香港人有足夠的材料被人取笑)。如果你習慣看字典一般厚的書,你可以買下來(兩本字典),如果你怕大書,楊民望有一本《交響樂欣賞入門》(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是前書的節本。

        這篇文章主要是針對古典音樂的入門朋友,故此我盡可能不使用音響用語,實在不能不用時,請網友見諒,這些術語並不難理解。希望完全不懂古典音樂的朋友查查書籍,再不然運用一下自己的想像力吧,寫得不夠專業和準確的地方,也請方家雅正和見諒。(唉!免費午餐,寫得唔好都不要罵我!)

        樂曲從一段遼闊的慢引子開始:這是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成六個聲部的方式(每個聲部兩人)奏出的一支古老的贊美詩《主啊,拯救你的子民》(台灣譯為《天主佑民》)的旋律,它那安詳的步伐象徵著俄羅斯人民和平與安寧的生活。到了(1:18)左右,這個主題加入木管樂器,音響莊嚴、宏偉而有力。

        緊張的氣氛在增長著,隨著(1:53)左右的一聲定音鼓,你會聽到低聲部出現一種驚惶不安的節奏,它帶來騷亂而激動的情緒,象徵法軍的入侵已打破俄羅斯人民安寧的生活。這時你可以聽到一個音調柔和動人、如泣如訴的主題在雙簧管、長笛、單簧管和大管(2:46)聲部輪流傳遞。(2:53)和(3:01)左右,你會聽到鼓鈸對擊的聲音,音樂的速度開始不斷地加快,音響也不斷地增強,音樂進入一個小高潮。

        在(3:12)左右,原先的不安情緒被一個描繪徵集俄羅斯軍隊的插段所代替,你會聽到急促的軍鼓聲(3:26),在小軍鼓背景的襯托下,木管樂器和法國號奏出一個號召性的合奏主題,這個主題經過幾次反復,隨後是一個短暫的休止(4:25)左右,音樂轉入快板部分(4:28)左右。

        這時的音樂和前一段音樂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時音樂的速度極快,開始描寫兩軍決戰的場面,從這主題特意加強的重音和切分音中,彷彿可以聽到劍擊聲和馬蹄聲似的。當這個主題逐漸遍傳整個樂隊並發展到最高潮時,在(5:02)左右你會聽到擊鼓聲,到了(5:08)左右,法國號和短號相繼奏出《馬賽曲》,它的反復呈現用以作為法國軍隊侵入俄國的象徵。

        兩支旋律在互相碰撞交錯後逐漸舒緩下來(6:04),接著出現的是同《馬賽曲》主題相異的兩個俄羅斯風格主題。(6:20)出現一支流暢、遼闊的俄羅斯民歌,訴說著俄羅斯人民對自己祖國的熱愛,以及他們不畏強暴、準備給予來犯的敵人迎頭痛擊的決心。留意這時樂團打三角鐵的聲音,你應該聽到足夠的泛音,如果你只能聽到暗啞的音色,不是你的唱片錄音欠佳,就是你的器材差勁。

        另一個在(7:35)出現的主題是俄羅斯婚禮歌曲《在大門旁》,先由長笛和單簧管奏出,具有一種熱情的特性,在(7:53)左右你會聽到鈴鼓的聲音,它應該是澄清的。這投歌曲充分表現出俄羅斯人民即使在危難時刻仍然不失去蓬勃的朝氣和肯定自己力量的信心。和上面的俄羅斯旋律一樣,舒緩了緊張的戰鬥情緒。

        隨後一段(8:36)又是會戰場面的描繪,音樂顯示新一輪的搏鬥,銅管樂器和弦樂器錯綜交織,打擊樂器象徵刀光劍影的搏鬥,(9:08)開始,你會聽到多次擊鼓和擊鈸的聲音,而《馬賽曲》在後期會漸次減弱並逐漸消失,它的片斷只是加快了速度,時斷時續,後來在低音弦樂器的陰沉音調襯托下轉入低音區(大管、低音長號和大號)。

        (10:06)又出現我們熟知的兩個俄羅斯風格的主題,留意三角鐵的聲音。這段再一次強調俄羅斯人民對入侵的敵人的勝利。(10:52)左右你會再聽到熟悉的俄羅斯民歌。緊接在《馬賽曲》(11:13)主題之後,樂聲的速度加快和加強,到了(11:47)出現第一聲炮響,接連出現五下炮聲,音樂轉入暴風驟雨般的下行樂句,至(12:36)停止,描繪最後的搏鬥和敵軍的潰逃,形象鮮明、逼真。

        (12:37)左右,進入樂曲的尾聲,從引子的贊美歌調主題開始,這時候,整個樂隊和臨時添加進來的管樂隊以雷霆萬鈞之勢莊嚴而宏偉地奏出,你會聽到加入來的鐘聲,由於結合著管鐘的特別新穎的色彩,顯得更加威武堂堂,成為一首輝煌的勝利頌歌,象徵著鬥爭的光榮結局。但是這首贊美詩的有力陳述屢次被會戰主題的一些急速的樂句所打斷(13:40),這些音階式樂句的重現,使人們又回想起過去同敵人的搏鬥。

        最後,一個莊重而有力的主題響起來了,這就是格林卡的歌劇《伊凡‧蘇薩寧》的終場合唱《光榮頌》的主題,(13:52)左右,配合十一響炮聲和教堂響起的鐘聲,它是俄羅斯人民最後勝利的宣告,整個樂曲就以這凱旋的歡樂頌歌作為結束。

 

 

六、簡介十個《1812》序曲版本。

 

(1)、MERCURY 434 36O-2

        Antal Dorati指揮Minneapolis Symphony Orchestra(現已改名Minnesota Orchestra)的《1812》序曲,是我的首選。這隻唱片多年位居TAS榜內,亦曾被企鵝CD指南(97/98年鑑)給予3星帶花的最高評價,並將它列為《1812》序曲的首選版本。香港陳瑛光的《CD聖經》也推薦此版本(好可惜,他的簡介離不開講炮聲)。

        無可否認,此碟的炮聲是它賣點之一,而MERCURY公司大獲成功的原因,就在於它開創性地利用錄音技術,在樂隊的演奏中加入了真正的炮聲和教堂的鐘聲。這張唱片MERCURY公司一共錄製過兩次,兩次都是同一指揮和樂團。第一次錄音是在1954年,仍然是單聲道時代,炮聲是在西點軍校錄下拿破崙時期製造的古炮射擊聲,鐘聲則錄自耶魯大學校園內的大鐘;第二次錄音是在1958年,這時已進入立體聲時代,炮聲改為使用1775年法國製造的大炮,鐘聲則改用紐約河畔教堂的大鐘鐘聲。

        MERCURY和TELARC都是分別錄製炮聲、鐘聲和樂團的演奏,然後進行混音。這張唱片由於錄音出色,效果傳神,而真實的炮聲有著震撼人心的效果,因此,單聲道時的製作,就已成為發燒友和音響廠家採用為試音碟。1958年的製作,運用了三支咪和三聲道的錄音機來進行錄音,錄音效果效果在當時是極先進的。黑膠時代,這張唱片就賣出超過200萬張,可謂MERCURY的鎮山之寶。

        現時的CD版本是根據1958年的錄音母帶轉錄而成,以今日的錄音技術來看,這隻碟的背景噪音稍大(放心,是我挑剔,也許你會不贊同)。其實,我最欣賞這張唱片並非它的炮聲(即使這張唱片不加入真實炮聲,我仍然覺得它是一流的)。Antal Dorati指揮Minneapolis Symphony Orchestra演繹很好。整體給人的感覺是非常流暢、富有動力和內涵。值得一贊是唱片的混音師,他將炮聲、教堂鐘聲等音效處理得很好,沒有喧賓奪主,配合樂團演奏,渾然天成,給人水乳交融的感覺。這隻CD Track 2介紹錄音情況,挺好玩的。

        HMV現時的減價項目,大概70元左右

 

       

(2)、TELARC CD-80541

        對不起,我由始至終覺得TELARC出品的《1812》序曲不過爾爾,Erich Kunzel算不上大師級的指揮家,Cincinnati Pops Orchestra也不是世界一級樂團,但這並非我要批評的地方,因為我聽過Erich Kunzel指揮Cincinnati Pops Orchestra其他曲目,整體上仍給人活力感。

        最可惜是這個《1812》序曲版本,正如TELARC部分錄音為人詬病一樣,它給我的感覺是整體協調差勁,錄音不平衡,演奏音色暗啞,層次不夠分明,唯一的賣點是炮聲厲害,音效驚人,但炮聲不是評價一首管弦樂的重點啊!真的佩服這張唱片的代理,是他們的功勞,將一隻不怎麼樣的唱片吹成試音天碟,唉!清醒下啦!香港人。

        當然,這隻碟也並非一無是處,它收錄的炮聲音效相當驚人,經過DSD處理後,唱片的背景寧靜度也提高很多。此外,這張是唯一有SACD的唱片,如果你要聽音效,你要聽大炮聲,買這隻碟吧!但假使我只能買一隻《1812》序曲,這隻唱片顯然並非我首選。

        正價貨品,大約100元左右。

 

(3)、RCA BVCC38126

        Eugene Ormandy指揮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美國費城交響樂團)是我的另一心水選擇,假如你沒聽過Ormandy和費城交響樂團的大名,很明顯,你並不算古典樂迷。這個版本的錄音是我聽過這麼多版本中比較出色的一張,Ormandy指揮得不徐不疾,樂團演奏精彩,你能感覺到管樂與弦樂的結合的最高境界,聽《1812》序曲,你不應錯過這個感情真摰的版本。

        正價貨品,大約100元左右。

 

(4)、RCA Living Stereo 09026-61246-2

        Fritz Reiner 指揮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芝加哥交響樂團)也很出色,這位已故的指揮家被多位樂評人評為世界十大指揮家,他的指揮銳利,速度準確,這張唱片音響也非常光潔。聽過費城交響樂團的費城之聲,你怎能錯過芝加哥交響樂團的演奏呢?如果你有Eugene Ormandy的版本,把這張也買下來吧。聽這兩大樂團較技,絕對是賞心樂事。

        正價貨品,大約100元左右。

  

(5)、PHILPS CD 442 011-2

        聽老柴怎能不聽俄國指揮家的演奏呢?傑基耶夫(Valery Gergiev)指揮 Kirov Orchestra and Chorus的版本令人傾倒(99年傑基耶夫率領基洛夫歌劇院樂團及合唱團來港,有人看了嗎?),這位前蘇聯的指揮家,絕對是柴可夫斯基的理想演繹者,他指揮熱情,演奏充滿張力,唱片的錄音水平極高,音色優美,錄音平衡,你聽過RCA和PHILPS的版本,就明白我為甚麼批評TELARC了。

        正價貨品,大約100元左右。

 

(6)、DECCA 443 094-2

        這是Antal Dorati 指揮 Detroit Symphony Orchestra 的版本,聽過MERCURY 的版本後,也許你可以聽聽Dorati的這個版本,這張唱片雖非典範錄音,但屬於水準之作。這隻CD還收錄了柴可夫斯基的義大利奇想曲、斯拉夫進行曲和哈姆雷特幻想序曲。

        低價系列,大約55元。

      

(7)、DECCA 448 494-2

        這是Zubin Mehta指揮 Los Angles Philharmonic Orchestra的演出,Mehta的演出很有感染力,特別是末段的演出,令人贊賞,同屬水準之作。這隻CD還收錄了柴可夫斯基的斯拉夫進行曲和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曲。

        低價系列,大約55元。

        

(8)、UNIVERSAL 469 611-2

        小澤征爾(Seiji Ozawa)指揮Berlin Philharmonic的版本不是《1812》序曲的權威版本,但音色平衡,小澤也指揮得很好,這隻CD除了這首序曲外,還收錄了柴五交響曲。假使你因為印刷不夠精美,少人談論而看輕這隻CD,那真的很可惜。

        環球出版的這系列CD很便宜,才39元一隻,外地比香港貴一點,這個價錢,你買了絕不後悔。千萬不要看輕這批低價CD,全是一流指揮和頂級樂團,是古典音樂入門者最佳選擇。新手買碟,不要盡信廣告甚麼「天碟王」的宣傳,一流的演奏家和樂團的合約都在大公司手裡,你買的「天碟王」有可能只是誇張的音效,平庸的演奏,根本不能提高你欣賞音樂的水平。

        極低價系列,訂價39元。

      

(9)、HUGO HRP 750-2

        這隻CD是葉詠詩指揮中國中央交響樂團,假如你愛國愛港,那這隻碟你一定要買下來。但坦白說,這個版本從指揮到樂團的水準離世界級仍有一段距離,而且是一段頗長的距離。葉詠詩的指揮一板一眼,欠缺感情,這個版本的錄音也不理想,隨便舉個例,你聽聽打三角鐵的聲音,好像漏了「三角」兩字,泛音不足,變成「打鐵」聲。不過,前面的「畫展」好一點,所以爭回一點分數。

 

 

 

 

 

 

 

 

雨果正價系列,80元至90元左右。

                 

(10)、普羅藝術 POLOARTS POLO CLB-86033-2

        Vladimir Fedoseev指揮Moscow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莫斯科廣播交響樂團)的版本比想像中好,Vladimir Fedoseev的名氣比不上Valery Gergiev,Moscow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也不能和列寧格勒愛樂樂團相比,但有機會你一定要聽聽這個版本,俄國佬演奏老柴,感情演繹俱佳,加上這是日本仔的母帶,運用了K2錄音技術,只花了人民幣35元,收貨有餘,真的,這隻唱片很便宜。還有,你一定要聽第二首「如歌的行板」,這才是柴可夫斯基的精彩作品。

        內地近年有不少好的唱片品牌,普羅藝術是其中一家,這家製作室出品大部分是日本JVC提供母帶,在國內生產,他們的唱片好多都運用K2 技術,售價便宜,值得留意。

        平價系列,人民幣35元。

       

        如果你一點頭緒都沒有,而要我介紹買那隻CD時,下面也許可以作你的參考:

1. 如果你喜歡聽真實炮聲,買第(1)、(2)吧。

2. 如果你喜歡整體平衡效果,買第(1)、(3)、(4)、(5)吧。

3. 如果你喜歡靚聲錄音,買第(2)、(3)、(4)、(5)吧。

4. 如果你要買平價貨,買第(8)、(10)吧。

5. 如果你有錢,把所有都買下吧,在香港,你隨時找到十隻以上的《1812》序曲版本。

        還有沒有其他版本呢?當然有,而且有好多好多,不過說下去,Review33可能變成柴可夫斯基網站了。

 

 

七、後記

         真的很抱歉,原本打算為幾位網友寫的這篇簡介,因為工作忙碌,一直拖拖拉拉未完工。另方面,我特別喜愛俄國音樂家(柴可夫斯基當然是其一),單《1812》序曲,我就有十多二十個版本,每張唱片聽幾次,也花去我不少時間。這篇文章其實批評了香港和台灣幾本雜誌的評論,但最後決定刪掉了,不想得罪別人。老生常談的一句,接受訊息時要懂得過濾,別人云亦云,否則如皇帝穿新衣,容易著涼,慎之。

        最後想說的是,《1812》序曲並非柴可夫斯基最佳作品,他的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幻想序曲比《1812》序曲好多了。如果你想認識這位俄國作曲家,應該聽他的第六號交響曲b小調「悲愴」,第四至五號交響曲也很值得欣賞。其他管弦樂作品如鋼琴協奏曲第一號(降b小調)和小提琴協奏曲(D大調),芭蕾音樂天鵝湖(Swan Lake)、胡桃夾子(Nutcracker)等也去聽聽吧。諴意推薦。

        不過,《1812》序曲真的很好聽,也極富戲劇性,要不然,我怎麼會有那麼多版本呢。

        

Tchaikovsky - 1812 overture (Part 1)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windward&aid=2365932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5 01:54 【udn】 這有其他商品!一個 Blue 蓋希文 DECCA比價

 回應文章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Re:
2008/12/01 20:18
似乎挺深的,閱讀我資質不好。
哈佛翻譯社

格格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嗯嗯
2008/11/14 23:57
我聽過最讚的1812
就是室外演奏
最後搭配時..放高空煙火
超級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