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25 18:15:36瀏覽6225|回應25|推薦120 | |
雲南 大理/雲龍/天然太極圖 (2008/4/10) 雲龍縣位於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北部,著名的景觀有天池、天然太極圖、千年白族村—諾鄧、虎頭山、古橋…等。其中吸引我的,正是玄妙的天然太極圖與樸質的諾鄧村落,料想觀光景點偏僻,又非大眾運輸便給的旅遊點,必定可以住得便宜又舒適,然而來到雲龍縣城時,不巧正遇上了甚麼公務員之類的運動大會,像樣點的賓館全被住滿了,我們落得只能挑撿一些陰陽怪氣的小賓館。 小賓館邊往西不遠就是沘江(瀾滄江支流),沘江南邊的山頭上有座文筆塔,聽說這文筆塔帶給雲龍書香好風水,這又跟之後要介紹的諾鄧村有關,今天,我們只打算看看天然太極圖。 橫過沘江,往天池的山路方向不過4~5公里處(五寶山),有個觀景的涼亭區,指標不明的狀況下,也不知有何景緻,停好車,在懶薰的大理太陽下走著,涼亭區空無一人,這天氣最適合吹吹山風!懶不搭吧地拖著腳跟往崖邊挪去,其實,只是想伸個懶腰隨意望望山景,哪知凌空一望,這群山坳裡正抱著一個如假包換的巨型太極圖! 沒料到,這麼快就看到這第四紀地質構造,歷經幾百萬年河流切蝕而成的雲龍天然太極圖,它渾圓得像是用圓規給畫出來的,左右兩邊,被弧線工整地分割開來,不多不少,一邊一半。 諾鄧河與沘江在此交匯成古人所稱的〝太極鎖水〞曲徑,而那巧妙模仿的陰陽魚,毫不馬虎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好刻意的天然!竟把人的目光牢牢地旋轉進去。 這天然太極圖東西距880m,南北距1000m,分隔的兩魚,北部稱莊坪壩子,像獅頭,南部則為連井坪壩子,似象鼻,故稱之為〝獅象把門〞,守住千年諾鄧村大門(順太極圖中間那條小河往裡走四公里,即至諾鄧村)。也因為既有此太極,所以諾鄧村內的道教玉皇閣殿上藻井,僅有八卦圖,中間原該放太極的位置,則空予這渾然天成。 根據田合祿先生發表「太極圖是原始天文圖」的論述,也頗能梗概的理解太極圖的形成:「太極圖,是遠古時代吉人立竿測日影,以辨四方、冷熱的產物,是一種原始的天文圖。大圓圈表示太陽黃道視運動軌跡(實質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跡)。黃赤交角即陰陽魚尾(23° 26' 21"),由此造成太陽直射點在地球上相應地南北往返移動,稱為回歸運動,使地球表面出現四時季節,以生萬物」。 原來,太極是如此有意思,雖然看起來只是2維的Symbol,還原成3維後(太極杯),便是大家所熟知的〝莫比爾斯帶〞(Möbius strip、Möbius band),就是咱們上數學時用的〝∞〞(無限大infinity),這條帶子沒有〝背面〞,你可以說它沒有窮盡,也可以說它永遠回到原點(In short a Mobius strip only has one side and one edge.),即為太極的深邃內涵「太極者,天地萬物之始也」。 著名畫家M. C. Escher(1898~1972,荷蘭),最擅長利用Möbius strip概念創作矛盾空間的作品,無論如何移動,均回到原點。 太極始於混沌之氣,因動而生陽,靜則生陰,化為首尾相接、陰陽環抱的兩儀太極圖。負陰抱陽的圓形太極圖,一條白(陽)眼陰魚,一條黑(陰)睛陽魚,互相環抱、制約、消長,形成動靜、晝夜、夏冬、正負、分合…等,物極必反,迴旋不己。陸地、海洋互為陰陽;白天黑夜彼此消長;星體周而復始牽引,正是萬物皆太極也! 就我認為,中國最渾然天成的,便是本篇所述,老君山附近的雲南/雲龍天然太極圖。→Jamie星評★★★★★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