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羅斯福路為何取名如此?
2018/07/29 22:18:06瀏覽2940|回應0|推薦4

眾人常經過的羅斯福路,究竟為何如此命名的原因好有趣,

在下方連結中的最後一段,

但個人覺得未必是正確答案。


過去最常聽人說是因為,那時候小羅斯福總統來台灣,

正好經過那條路,故以名之。(實際上,應該沒來過台灣)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6607?utm_campaign=sharebtn&utm_medium=facebook&utm_source=social2017

近日看HBO電影「Warm Springs溫泉」有感。

一時之間,

突然好想知道究竟羅斯福路是不是因為他來過台灣而得名。

小羅斯福總統38歲得到小兒麻痺症,

政治金童的他躲避、復健多年,

只為了再以自己的雙腳站起來走路。

(大羅斯福總統是他的遠房親戚)

在台北市的道路名稱裡,

唯二出現的外國人名是「麥帥公路」與「羅斯福路」。

最有可能如此命名的正確答案,

個人找來找去覺得是yahoo上的說法,

我也是從網路上找來的。

不知有人能解惑嗎?

羅斯福路為戰後台北市第一條現代化的道路,

因此路是以中美基金興建,

故以二次大戰時期的美國總統小羅斯福命名,以茲紀念。


台灣自民國39年起接受美國聯邦開發總署援助,

包括贈款、現金貸款、實物貸款等,

到民國54年6月美援截止,

總計接受美國經濟支援達14.8億美元,

當時美援運用額度曾高達中央政府總預算的14.92%,

自54年7月起,經台美雙方同意,

成立「中美經濟社會發展基金」,總財源為新台幣164億元,

其中屬於贈款結餘與運用盈餘部份90.3億元,

應清償但可繼續運用之貸款部份為74億元。


歷年來配合政府政策,推動各項重要社會經濟建設計畫。

民國60年代配合外銷導向之產業政策,

協助建立加工出口區及工業區,

促進外銷能力,加強國際競爭實力。


70年代配合政府推動10項、12項及14項建設,

支援興建水庫、電廠、自來水擴建及各類農漁民之低利貸款。


80年代以來配合政策,獎勵民間投資公共建設,

並支援重要產業及基礎建設之先期規劃,

如金馬地區綜合開發、生活圈道路系統規劃、

國土綜合規劃、推動不動產證券化及推動管制革新研究等,

成效顯著。


另,中美基金自57年起支援行政院青輔會辦理青年創業貸款計畫,

迄今已協助2萬3千餘青年開創事業,創造就業機會11萬9千餘個,

績效甚佳。


政府為發展台北市交通,積極開闢都市計畫道路。

自民國45年起接受美國援助工程費,

市政府自籌土地徵收、拆遷房屋及青苗等補償費,

同時成立美援道路工程處。

美援道路有拓寬有新築者,皆以40公尺為計畫寬度,

共計9條:

羅斯福路、南京東路、敦化北路、仁愛路三段、

仁愛路四段、新生北路、重慶北路三段、

松江路、民權東西路(延平北路以東)。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deyen228&aid=113712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