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2/25 10:20:51瀏覽372|回應0|推薦3 | |
多年前飛臨雪梨上空,連綿的紅色屋脊閃閃發光,驚訝此城市之廣大。雪梨今天的規模並非出於城市設計,當初哪裡有地就在那裡開發,由點到點連成線,加上鐵路催播蔚然成片,從東向西由北到南一區區形似一窪一窪的池塘,住著各色蛙。 人稱美國是人種大熔爐,澳洲更像是打翻的調色盤。澳洲早年參與人道救援,收容中東、柬埔寨和越戰難民。大家在蛙塘間跳來跳去,逐漸形成希臘人區、中國人區、韓國人區、日本人區、印度人區和北雪梨的富人區。這些區如今像一個個蛙塘,提供蛙兒們在異鄉打拼也在蛙塘裡快樂歌唱。 近年房價節節攀升,大家還是跳青蛙。有些藍領區進駐了新的白領而華麗翻轉。這兩年新冠讓房子更加需要,加上貨幣寬鬆,許多蛙塘像灑了金粉似的金光閃閃,蛙兒們依經濟能力瞄準所望的塘蛙跳進跳出,增值的蛙塘自會有蛙兒打著「餘錢寬鬆生活舒坦」的算盤把屋出讓,搬到更偏遠的蛙塘。 群聚的普世價值看來不適用於每個人,也有少數因為某區唐蛙太多而拒絕進入。蛙塘裡什麼想法的蛙都有,耶誕將至有在家門口立了 「耶誕老人禁止進入」的看板,也有把不戴口罩的自由,當成生命的價值在捍衛。 一切都是經濟所造成,年薪六萬可以過一般的生活,10萬可以過好點的生活,18萬以上算高所得課45%的稅,依經濟能力選擇蛙塘的結果,造就各區物價不一,有時省錢的蛙兒也會在蛙塘間跳來跳去找些便宜。 多元文化有更多的想法,而經濟力決定生活的層次與品質如同鐵板一塊的事實,應是蛙兒們共同的認知。21/12/2021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