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北士林】牛埔步道.竹篙山.內寮古道P行【2/2】
2015/12/01 14:12:49瀏覽1660|回應2|推薦39

前情提要:【台北士林】牛埔步道.竹篙山.內寮古道P行【1/2】

竹篙山海拔830公尺,基點已經遺失,山頭上的碉堡是最明顯的特徵。四周都是芒草,當天依然是往紗帽山一帶的展望最好,其他方向都是雲霧縹緲。而來到竹篙山,有種蠻荒一秒變文明的錯覺。登山客的身份瞬間變成遊人,一身裝扮雖然跟周遭遊人有點格格不入,還是決定到擎天崗的環形步道隨走隨拍。

走在擎天崗的心情有點複雜,應該說走在一家人曾造訪的地方,儘管遊客如織,心裡還是會有種孤單的感受。一路走到遊客中心,看到販賣部12/15起停止營業的告示。「我好像在這裡買過肉粽吧」,心底有這樣的聲音,彷彿在提醒我與孩子們幼時曾有的記憶,但其實跟我的視力一樣,越來越模糊。

不多停留,上完洗手間之後折返往竹篙山的方向,途中有條重要的叉路,無論是往內寮、瑪礁或者是內雙溪古道都不能錯過。一旦彎進這條山徑,立馬又從文明走回蠻荒,沿途芒草頗高,視線頻被遮掩。還好竹篙山夠高加上能見度還不錯,以竹篙山當作參考點很是讓人安心。

不多久看到另一個碉堡,碉堡之前有另一條叉路往內寮古道與瑪礁古道,碉堡之後則是一路下切到內雙溪上游,除了可以接到內雙溪古道,更有一座頗具規模的紅樟湖茶寮,雖然早已湮沒於荒煙蔓草間,卻是陽明山區近百年茶葉史的最佳見證。進入內寮古道之前,若不到內雙溪古道附近探訪茶寮遺跡,未免有些可惜。

以下為影像記錄。

46.竹篙山往紗帽山方向的視野還不錯,天氣很好。
20151128046

47.另一邊往磺嘴山,仍然是山雨欲來的景象。
20151128047

48.通往內寮、瑪礁與內雙溪古道的叉路,先去逛逛擎天崗,等等由此進入。
20151128048

49.擎天崗到竹篙山沿途鋪上石版,拾階而上不多時即可上竹篙山登高望遠,是相當熱門的大眾化路線。
20151128049

50.管你遊人如織摩肩接踵,水牛一逕地安詳自在。
20151128050

51.擎天崗環形步道,這條步道頗有有發展成無障礙步道的空間,步道間還是設有一些可有可無的小步階,相當可惜。
20151128051

52.微濕微冷的空氣裡,想像牠們是水鹿。
20151128052

53.人聲鼎沸的風吹草低見牛羊....喔,沒有羊。
20151128053

54.折返回竹篙山的途中彎進叉路,從文明走回蠻荒。
20151128054

55.陽光突然短暫露臉,竹篙山與芒花映著淡淡的陽光,相當漂亮。
20151128055

56.路過往瑪礁古道與內寮古道的叉路之後會看到另一個碉堡。
20151128056

57.碉堡旁編號199的精幹點。
20151128057

58.過了碉堡之後前行不遠處即可看到這條下切溪谷路。
20151128058

59.這裡的菝契更多。
20151128059

60.大約10分鐘左右下切到內雙溪上游的紅樟湖溪(擎天崗溪),過溪之後就是內雙溪古道,右轉往坪頂古圳,左轉有路可上擎天崗。
20151128060

61.若非先看過Tony自然人文旅記裡的「擎天崗.紅樟湖茶寮遺址」,初看見這一大片遺跡,實在很難想像這麼大型的聚落,照理說應該很有來頭才是。
20151128061

62.紅樟湖茶寮大門,門口有階梯。
20151128062

63.茶寮駁坎。
20151128063

64.茶寮圍牆殘垣與永生大道。Tony的文章裡提到,有登山布條標示為洪水替代路,可能是整理內雙溪古道的劉老先生的提醒。然而這次探訪永生大道,茶寮過後的路跡並不清晰,決定折返。
20151128064

65.茶寮的牆垣遺跡,頗具規模。
20151128065

66.紅樟湖溪與茶寮駁坎。
20151128066

以擎天崗為中心,有著相當豐富的古道系統,魚路古道是最大的幹道。除了魚貨、鹽、地瓜之外,茶葉也是主要運輸貨品。魚路古道相當知名的許顏橋,即是紀念捐贈此橋,阿里磅的茶商許清顏。自1860年起的幾十年間,魚路古道系統同時也見證陽明山區的茶業歷史。但由於陽明山與北海岸.一帶的茶葉,無論在數量或品質上都不如南港、木柵,遂逐漸沒落。

李瑞宗老師的「金包里大路南向路段人文史蹟資源調查」報告書有提到紅樟湖茶寮,有興趣可以實地觀察並佐以書本上的知識相互印證。對於一般山友而言,享受山林清澗,暫離世俗塵囂,茶寮遺址相信是個很棒的好地方。尤其紅樟湖溪水質清澈,來此午餐並來上一杯咖啡真的是再好不過。

但就在此時,我才發現忘了帶打火機出門,手邊又沒有任何可以打火生火的器具,沒有咖啡只好吃三明治配涼開水過乾癮了。

67.午餐、休息過後,循原路回到碉堡,並在芒草叢中找到往內寮古道的叉路。若非地上有劉老先生留下的標記,芒海中找尋這條叉路不大容易。
20151128067

68.無論走內寮古道或者是瑪礁古道上山,會合後都會經過這段牛便便路,四年多前走過的印象還在。
20151128068

69.往左接瑪礁古道,右接內寮古道,取往右行。
20151128069

70.內寮古道路標,一開始的下切路有點陡。
20151128070

71.拉繩陡下路段,大雨來臨時這條路應該就是水路。照理說古道不會選擇如此深長陡峭難行的路段,這表示原本的內寮古道的舊路至此恐怕已經崩塌。
20151128071

72.這一帶有著與軍艦岩類似的地質型態,經過海水沖刷沈積為潔白的砂粒,再經過長年的膠結作用形成堅硬的砂岩,最後經造山運動隆起。
20151128072

73.回望叉路,左邊是來時的內寮古道,右邊可通往瑪礁古道,拍個相片留做紀錄。
20151128073

74.瑪礁古道路標。
20151128074

75.內寮古道上的番婆厝大門,也因此內寮古道還有另一個名字「番婆路」。
20151128075

76.走過幾趟古道,感受歲月荏苒,除天地日月的運行,世間有形有質之物並無永恆可言。道理儘管淺顯,想通悟透則是千難萬難。
20151128076

77.越過礁坑溪,這裡也是個喝咖啡很棒的地方。
20151128077

78.左方為內寮古道,右方可接竹篙山南峰,至此告別內寮古道,往竹篙山南峰而去。
20151128078

79.兩朵菇菇插在牛糞上,看來....很營養。
20151128079

80.這段路相當平緩,如果與菁山街131巷相接,這段路應該才是真正的竹篙山古道。
20151128080

81.接到竹篙山南峰,接著就循原路往平菁街43巷。
20151128081

82.薯蕷科,裡白葉薯蕷,果實。
20151128082

83.下山,陽光露臉。
20151128083

84.胡椒科,風藤,果實。
20151128084

85.風藤。
20151128085

86.回到平菁街43巷登山口,天清氣朗。
20151128086

這條竹篙山步道不如內雙溪古道、瑪礁古道、內寮古道那麼熱門,很大的因素應該是大眾運輸交通。平菁街42巷現在是著名的賞櫻去處,更多山友會連走下方的狗殷勤古道。然而對面的平菁街43巷,要走2公里左右的路才能抵達登山口,沿途也沒什麼景觀,不會因為42巷的賞櫻知名度讓這條登山步道受到任何青睞,相對於另外三條古道,大眾運輸方便,山徑景觀較為豐富,山友造訪的意願相對的也比較高。

找個機會,或許就把菁山街131巷的山徑連走看看,說不定會有意外的發現。

需仁.2015/12/01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c3158&aid=37345444

 回應文章

電老大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27 15:02

很多路段沒有樹蔭, 有回 到 擎天崗.. 看著 大草原,大太陽下,我說 算了. .【不愛曬太陽...】

阿 V大笑


[AVの館:電老大][溫哥華 千里傳音]
需仁(jac3158) 於 2016-01-04 14:52 回覆:
大不了不上擎天崗,就在古道溪畔舖上地布,煮咖啡再來點野餐,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當代迷你倉2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01 14:22
走這些路應該還挺累的, 嘿嘿
需仁(jac3158) 於 2015-12-02 14:28 回覆:
累或不累的定義,看自身的體能或者是否常上山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