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3/14 00:00:22瀏覽4617|回應0|推薦38 | |
多年前在北德州文友社讀書會主講畢飛宇小說《推拿》,近日有空把導讀講稿整理出來,算是對過往生活的一些補述吧。還記得那是我第一次做導讀,十分害羞,便拉著社內另外兩位好友一起上台替我壯膽。導讀的內容分三個部分,首先是我介紹作者及書中提到的重點內容(我在這篇文章中講解《推拿》小說,作者介紹則留待下篇)。之後由李芸芸講書中的意象,意象的作用、評判標準、再舉例明喻、暗喻、象徵意義。最後由曾在盲聾學校任教的陳卿珍講述經驗概要,以及幾位印象深刻的老師和學生。 《推拿》在2011年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茅盾文學獎是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長篇小說獎,參評資格是在中國大陸公開發表與出版的13萬字以上的作品,是中國文學界最高榮譽獎之一。 緣起 畢飛宇因為健身導致肌肉拉傷,常去推拿,盲人們發現畢飛宇大學畢業後去的學校是特殊教育師範學校, 是其中一位盲人老師的老師,所以盲人特別信任他。盲人朋友問說: 「你寫小說為什麼不寫我們盲人?」當時畢飛宇嚇了一跳,他說: 「你們希望我寫麼?」朋友說: 「當然,我一直沒有讀到描寫盲人生活的小說。」從此,畢飛宇開始有意識接觸盲人群體。 更深一層的想法是當今中國社會,缺乏對於人的尊嚴。中國文學史上,沒有一部是關於盲人的小說。 · 戴上徐志摩的眼鏡 畢飛宇打了一個很有趣的比方, 「就像徐志摩第一天戴上眼鏡嚇了一跳,因為他看到了漫天的星星,徐志摩沒想到天空是那樣的。」當我決定寫《推拿》的時候,我覺得我戴上了徐志摩的那副眼鏡。 · 黑暗的想像 小說寫的是沙宗棋推拿中心裏面的一群盲人推拿師,寫他們的日常生活,在盲人與「健全人」的世界裡,如何表現自尊與愛。盲人有着比常人更豐富的内心世界,他們也在努力有尊嚴地做一個人。書中描寫現實生活中盲人推拿師私密而真實的世界,展現了盲人群體的人生悲喜。畢飛宇把盲人的世界刻畫得活靈活現,他們的心思、情感、愛情、友誼,他們對世界、對美、對時間、對人、對物的理解,都在他們黑暗的想像之中別具一格。 · 借用兩雙健全人的眼睛推展故事 整部小說裏面如果都是盲人,沒有一雙健康的眼睛來看世界,故事的推進就有困難,寫小說難度太大。書中有兩雙健全人的眼睛其實是重點,一雙是推拿中心前臺高唯的眼睛,這雙眼睛代表日常生活中健全人對殘疾人的不自覺的傷害,小說中矛盾的總爆發(一次飯盒羊肉有多少的爭吵)也是因為這雙眼睛。但是如果只有這一雙健全人的眼睛,如果這樣也失偏頗,于是借助洗頭女小蠻的另一雙眼睛去寫小馬的眼睛。整個小說中這兩雙健康的眼睛可能冒犯了盲人的生活,又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既是妨礙又是溫暖。 沒有男主角女主角 為什麼沒有男主角女主角?因為平等觀念是這個小說裡非常重要的一個觀點,畢飛宇說不能再讓小說的盲人分出等級。不用”現在主義小說”模式-小說裏面的人做為某種象徵,道理很簡單,就是要尊重人,虛擬世界裏的小說人物不是用來做為一種象徵的。 人物塑造 《推拿》的故事結構簡單明瞭,人物循序出場,王大夫(因為戀人小孔和推拿中心另外一個帥氣的盲人小馬之間的曖昧關系而感到痛苦),沙復明(野心勃勃的創業者,他認為一個人就足以面對世界),小馬(因“嫂子”小孔身上的芳香而墜入慾望和倫理的糾葛),都紅(容貌漂亮得令電視劇導演都嘆息連連),泰來(傳奇愛情中受傷)金嫣(一心想要結婚,把戀愛談得“嘩啦啦”響)。畢飛宇對他們以每人二、三章的篇幅予以了塑造。 後天性的盲人 這幾段讀起來特別悲痛,且摘錄幾段書中對後天性的盲人的描寫,如下: 後天的盲人經歷過兩個世界,一個是過去的我,另一個是現在的我。這兩個世界的鏈接處有一個特殊的區域,也就是煉獄。並不是每一個後天的盲人都可以從煉獄當中穿越過去的。在煉獄的入口處,後天的盲人必須經歷一次內心的大崩潰,摧枯拉朽的,直到變成一片廢墟。在他的記憶裡面,他並沒有失去他原先的世界,他失去的只是他與這個世界的關係。 後天盲人在重塑自我時候,會矯枉過正,他的沈默裡容納了太多的呼天搶地和艱苦卓絕。他需要時間他必須用火把自己殺死,在熊熊烈火中翻騰,聞到自身烤肉的氣味。什麼叫鳳凰涅槃?鳳凰涅槃就是你得先用火把自己燒死。 後天的盲人沒有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在涅槃之後,他直接抵達了滄桑。他稚氣未脫的表情全是炎涼的內容,他的肉體上沒有瞳孔,裝滿了所有的人,唯獨沒有他自己。 文學上的描述特色---整段連句 書上說,美是崇高。 什麼是崇高? 書上說,美是陰柔。 什麼是陰柔? 書上說,美是和諧。 什麼是和諧? 什麼是高貴的單純?什麼是靜穆的偉大?什麼是雄偉?什麼是壯麗?什麼是浩瀚?什麼是莊嚴?什麼是晶瑩?什麼是清新?什麼是精巧?什麼是玄妙?什麼是水光瀲灩?什麼是山色空濛?什麼是如火如荼?什麼是鬱鬱蔥蔥?什麼是綠草淒淒?什麼是風姿綽約?什麼是嫣然一笑?什麼是帥?什麼是酷?什麼是瀟灑?什麼是風度?什麼是俊逸鏗鏘? 戲劇張力 這本小說非常好讀,不論是用字遣詞,或者在故事的推展上,彷彿是渾然天成的,他筆下的人物性格鮮明。這部作品先後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以及話劇,原因就是書中的戲劇張力。我就拿王大夫爲何自戕、都紅放棄鋼琴的原由,舉例說明戲劇張力。 1. 王大夫是整個小說當中最豪邁的形象,是推拿中心的老大哥。 他要支撐一個有年邁父母和不成材弟弟的家,他還要娶同是盲人的小孔,這一切其實都需要錢。他為了替弟弟還賭債寢食難安,債主再一次來到他家的時候,王大夫憤怒的提起一把刀當著債主的面往胸口上劃了一刀又一刀,所有人都驚呆了,債主就這樣被嚇跑了,王大夫被送進醫院縫了116針。 2. 都紅對音樂非常有天賦,她的老師把都紅培養成鋼琴演奏家。在一個晚會節目,太緊張把鋼琴曲彈壞了,她十分懊惱、悲憤,結果觀眾席上響起了持續的掌聲。女主持人煽情的講起都紅的故事,說“可憐的都紅”一出生就“什麼都看不見”,如此這般才鼓起了“活下去的勇氣”。都紅最恨人家說她可憐、什麼都看不見。 都紅走下舞台的同時,她的心蒼涼下去,知道她來這和樂無關,而是為了供健全人寬容、同情、為了烘託別人的愛。慈善演出是什麼,愛心行動是什麼,說到底,就是把殘疾人拉出來讓身體健全的人感動。就這樣都紅拒絕了鋼琴課,也拒絕了所有的演出 。 寫出社會陋像 畢飛宇寫出了一個社會陋像,有一些影劇圈的藝人,在出了醜聞之後,陳寂個一年半載,復出時總是很喜歡用幫助殘疾人的姿態,想為自己重新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來重新走入社會。像這樣的藝人的行為,其實不但沒有慈善可言,而且是非常令人厭惡。畢飛宇通過都紅這個角色寫出來的一種無情的諷刺。 溫暖的結尾 一群盲人手拉手上樓, 像最后的“夜宴”,推拿中心的盲人聚在一起。畢飛宇安排一個溫暖的結尾、所有盲人手拉手的場景,但要順理成章。畢飛宇太太的姐姐是醫生, 向她詢問一些醫學知識,問一個人如果吐血應該怎么辦?她說,這有些麻煩,會建議他去手術室。畢飛宇一下子眼睛一亮。對于一群盲人來說,從搶救室到手術室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手拉手走過去。他們手拉手上樓的那一幕,寫得特別感動。 對作品改編的看法 在推拿改編成話劇時,畢飛宇這麼說:很多作家很在意作品被改編後不合心意,但他對此卻非常想得開, ”我的小說是放在圖書館中的,是文字,別人不能改動其中任何一個字”。 畢飛宇說:《推拿》這樣的一部長篇弱勢小說, 被拍成了電話劇, 被改編成成話劇, 那麼多的人關注了盲人世界, 關注了盲人, 我唯一要表達的, 是感謝。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