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逐夢
2010/10/30 18:09:28瀏覽812|回應0|推薦5

如果心中有一個夢,究竟該不該跟隨著夢的腳步行走?

最近一直為這個疑問所擾。

人,總是瞻前顧後。思考見識後會有什麼後果是一件好事,因為那能使自己不因衝動而壞事;但過多的思索卻是一條無形而堅韌黏人的細繩,自缚住自己的步伐,再避免犯錯的同時,也隔絕了成功。

《牧羊少年奇遇記》是一本國小時就看過的佳作,當時自以為看懂了,疏不知自己「懂」得多膚淺──僅僅只懂得字面上的意思,卻不懂得作者字裡行間所欲表達真正的意涵。我像是逐字逐句將他們拆解開來讀,無法領會由這些句字組織起來的王國。我把其中一句話記的很清楚──一個人往往渴死在棕櫚樹已經出現在地平面上時──但也只是因為寫作文很好用。

然後,這本書就被我塵封。

前些陣子,為了寫一篇心得交差,我才重新翻出了這本書。然後,我突然有一點了解韓愈再《師說》一文中所言:「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中「習其句讀」的真正涵義。原來我在執著於單一句子意涵的同時,我已如摸象的瞎子,失去了整體。

現在我想,作者保羅●科爾賀藉由牧羊少年聖狄雅各放棄一切追尋夢想的故事,其實是試圖告訴我們:追尋自己的夢想,並享受這個過程。

曾聽一位清大學長,慨嘆:「你將來一定要慎選自己喜愛的科系。」

「難道你讀的科系不是你真正喜愛的嗎?」我好奇。

他只是無奈,說男人有男人的責任。

但那枷鎖,那以「責任」為名而堂而煌之套住一段段人生的枷鎖,究竟是家庭給予的、社會給予的,抑或是自己?

自己的瞻前顧後、自己的裹足不前、自己的... ...懦弱?

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踏出關鍵性的那一步?

亨利梭羅在《湖濱散記》提道,我們可以保留我們的「空中樓閣」,因為只要我們願意在「樓下」把地基、一樓、二樓... ...一步步建起,終有一天,我們的夢想將不再懸浮於半空中。

或許... ...,我真的不用想那麼多,或許想出國旅行,其實只需要三筆錢──一筆出國、一筆回國、一筆應急──和簡單的幾句英文會話。

然後,潛力無限的我們再遇到問題時,一定會有相應的解決之道。

那些自助旅行被綁架、護照被偷等等的故事,原意本是要我悶處處謹慎小心,而不是侷限自己的腳步。

年輕,是最大的本錢。因為只要過的了心中的那一關,「捲土重來未可知」。

突然不願再擔心到老事業無成,那對現在的我來說實在太過遙遠,遙遠到想破了頭也求不到一個答案。

人生短短數十載,真正重要的,本就只是一個過程。

曾經走過。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rene830807&aid=454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