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竹 & 阿公共同研究 行星 planet![](http://album.udn.com/community/img/PSN_PHOTO/inzu2940/f_5980499_1.jpg)
太陽系的主要成員: ↑ ↑ 由左至右依序為(未依照比例)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小行星帶、太陽、水星、金星、地球和月球、火星,在左邊可以看見一顆彗星 ↑ ↑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相對於月球)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2007年5月,麻省理工學院一組太空科學研究隊發現了已知最熱的行星(攝氏2040度)[2]。
隨著一些具有冥王星大小的天體被發現,「行星」一詞的科學定義似乎更形逼切。歷史上行星名字來自於它們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們在星空中行走一般。太陽系内肉眼可見的5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在史前就已經被人類發現了。
16世紀後日心说取代了地心说,人類瞭解到地球本身也是一顆行星。望遠鏡被發明和萬有引力被發現後,人類又發現了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目前已被重分類為矮行星)還有為數不少的小行星。
20世紀末人類在太陽系外的恆星系統中也發現了行星,截至2010年6月,人類已發現463顆太陽系外的行星。
太陽系小星體 (Small Solar System Bodies):
所有 行星 和 矮行星 以外,環繞太陽運行的天體(衛星除外),全部歸類於此類。換言之,這一類包含了絕大部分的 小行星 (Asteroids)、 海王星 外天體(Trans-Neptunian Objects, TNO)、 彗星 (Comets)和其他 小天體 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