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j12、海王星 Neptune
2010/10/24 14:22:39瀏覽470|回應0|推薦2

尹竹 & 阿公共同研究

 

海王星 Neptune



Voyager 航海家2號



  航海家2號, 1986.1. (C) Calvin J. Hamilton

  

海王星 Neptune

  航海家2號, 1989.8. (C) NASA / JPL

  海王星是從太陽數來第八顆、倒數第二顆行星,也是太陽系第四大行星,軌道半徑為450,400萬公里 (30.06AU);赤道處直徑為49,532公里;質量是1.0247x1026公斤。與天王星比起來,海王星體積較小但質量較大。

  在天王星被找到之後,天文學家發現它的公轉軌道並未完全符合牛頓定律,因此即預測在其外必定還有一顆行星重力擾動海王星的公轉。過了數十年,終於在1846年9月23日由 Galle 和 d'Arrest 發現,與 Adams 和 Le Verrier 用木星、土星及天王星的觀測數據計算出來的位置很接近,這個發現曾引起英國與法國的國際爭議,或至少是 Adams 和 Le Verrier 二人之間的爭議,爭議的重點是倒底是誰先定位出這顆新行星並擁有為其命名的權利。現在他們共享發現海王星的榮耀。後來的觀測者發現他們二人計算出的公轉速度都同樣比實際情形來得快,因而在數年之前與數年之後是無法以預測位置找到海王星的。


地球與海王星之比較
  1989年8月25日,美國的航海家2號曾造訪海王星,這是唯一曾到過海王星的探測船,我們幾乎所有對這顆遙遠行星的瞭解都是來自於這次太空任務。

  由於冥王星的公轉軌道十分怪異,它有一段時間會穿進海王星的軌道以內,使得海王星有幾年的會成為距太陽最遠的行星。

  海王星的組成大致與天王星一樣,由各種冰及岩石組成,有15%的氫,還有少量的氦。它的內部可能比較像天王星而非木星與土星,也就是說並沒有明顯的分層,而是組成分布相當平均;但它更有可能有一個比地球地核更小的岩石質核心。海王星的大氣主要也是由氫、氦和少量甲烷組成。海王星的藍色外觀是因大氣中的甲烷吸收紅光所致。


海王星內部之結構
  如同典型的氣體行星,海王星也有平行於緯線方向的高速風帶及大型渦流,海王星的風甚至是太陽系中最快速的,時速可達2,000公里。

  如同木星與土星,海王星也有內部熱源,它發散出的熱量是吸收自太陽熱量的2倍。

  在航海家2號造訪之時,海王星外觀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南半球的大藍斑 (Great Dark Spot) (左圖),它的大小約是木星大紅斑的一半,差不多就是地球的大小。在大藍斑旁向西吹過的風速高達每秒300公尺。此外,航海家2號在南半球看到一個較小的黑斑,還有一個每16小時就竄行海王星一圈的不規則形小白雲「The Scooter」(右圖),它可能是自較低層的大氣中升起,但實際性質目前仍成謎。

  1994年,哈伯太空望遠鏡 (左圖) 卻發現大藍斑不見了!它也許只是跑到別處去了或是被大氣中其它東西覆蓋。數月後哈伯又在北半球發現了一個新的大藍斑,這表示海王星的大氣變化很快,這也許是肇因於雲頂和雲底之間的溫差發生輕微變化。

  海王星也有環,從地球上只能觀測到模糊的弧,但航海家2號的影像則顯示出它們是由明亮的叢塊組成,其中一個環有個很令人好奇的古怪結構 (右圖)。如同天王星及木星,海王星環也很暗,它們的組成目前仍未知。

  海王星的磁場像天王星一樣呈古怪的偏移狀態,可能是由於其中層的導電性物質 (也許是水) 流動而產生。

  如果事先已知它的位置,那麼用雙筒望遠鏡就可以看到海王星;但要看到較多的細節則非得用大型天文望遠鏡不可。有些網站可以顯示海王星及其它行星在天空的現在位置,但一些可能用得上的詳細圖表就不是那麼好找了,這在一些星圖軟體如Starry Night中才有。

海王星的衛星下圖

海王星上,下面是海衛星1 Triton

        海王星擁有13顆已知天然衛星。其中最大的一顆為海衛一,由威廉·拉索爾在發現海王星後17天發現。一個世紀之後,第二顆衛星海衛二才被發現。

海衛一的質量足夠大,使其能坍縮成近球體形狀。因此若它是直接環繞太陽公轉,則會被歸為矮行星。海衛一的軌道很特別:雖然呈正圓,但卻逆行,軌道傾角也很高。在其軌道以內有6顆「不規則衛星」,軌道均為順行,軌道傾角不高。其中有些運行於海王星環間。

        海王星還有6顆外圈「不規則衛星」,它們距離海王星更遠,而且軌道傾角很高,包括順行和逆行的衛星。於2002年和2003年發現的海衛十和海衛十三擁有太陽系中最長的軌道。它們公轉需25年,軌道半徑平均為地球和月球之間的125倍。海王星距離太陽很遠,擁有行星中最大的希爾球,因而有能力控制如此遙遠的衛星。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nzu2940&aid=452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