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經濟數據顯示,小布希時代即提出的改變數十年來依賴石油進口,實現美國開採自給自足的新石油政策,在歐巴馬時代獲得長足進展。幾乎全球重要的預測都承認,美國可能在明年底取代俄羅斯,成為世界最大天然氣出口國;三年後取代沙烏地阿拉伯,成為世界最大產油國;六年後成為世界最大能源生產國。
而這種發展,對美國的直接影響就是大幅降低因龐大石油進口帶來的貿易逆差,每年提高經濟成長率0.1至0.2個百分點,多製造170萬個工作機會。不僅如此,這個革命性發展將使全球告別石油危機以來的高價能源時代,提升美元價值,並吸引大量美國製造業回流,重啟美國製造業的全球競爭力。換句話說,如果美國執政者避免重複犯下小布希連打幾場戰爭的錯誤,美國霸權衰退的趨勢極可能終止,並實現霸權的中興。
這種情況的出現並非偶然。在中國經濟成為世界火車頭,並出現所謂「中國模式」之際,大陸一批自由派知識分子並不認同「唱衰美國」的論調,而是堅信已故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哈佛大學教授熊彼特(Josseph Alois Schumpeter)的創新理論。這位與凱恩斯齊名的學者強調,生產技術的革新和生產方法的變革,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致勝的最高法寶。中國自由派知識分子認為,凝聚全球頂尖人才的美國,將通過新的技術創新革命(或新產品),再度讓美國走出低迷,登上世界經濟霸權頂峰,一如美國在20世紀初以電氣、化學及汽車工業革命將英國和歐洲拋諸身後,並在戰後以電腦技術和信息高科技領先經濟群倫。
而自創品牌相對較少、代工和外銷為主的中國製造,將失去「世界工廠」優勢。油頁岩革命出現,可能再度證明熊彼特的創新理論仍有強大生命力,而美國政府阻撓外國石油公司對擁有「水壓裂解法」的美國公司進行兼併,證明其壟斷這種新技術的政治意圖相當明顯。
姑且不論中美霸權因為油頁岩革命將出現如何消長,美國石油自給自足局面一旦形成,對現有國際秩序和格局的衝擊相當大。以北美自由貿易區來看,同樣依賴出口油砂和天然氣(還有木材等)能源給美國的加拿大,自然首當其衝,遭遇困境。由加拿大亞伯達省通往美國德州的輸油管計畫,受到白宮有意拖延就是明證。在這種情況下,加拿大必須往亞洲尤其中國尋找新市場,這就給中國在美國後院布局帶來有利因素。華盛頓如何攏絡渥太華,控制與中國的交易,是一項新挑戰。
而從東亞角度看,過去美國一直被詬病因石油需要而插手中東戰爭,扮演世界警察角色。如果這個分析正確,一旦美國變成石油輸出國,而油價又趨低時,相同邏輯就可推論,除非盟友以色列遭受生存威脅,美國或將修正干涉主義國策,對中東亂局可能袖手旁觀,這對依賴自中東地區輸入石油中國來說,未必是好事。
再說,美國插手南海主權紛爭,揚言維持自由航行權,亦即參與南海強權逐鹿,而南海正是中國近八、九成石油進口航道的咽喉,可說扼控中國經濟命脈。美國石油產量增加提升本國競爭力後,對中國究竟是利是弊?對美中競爭的影響如何?都是本世紀的重大課題。
人們也會問:如果美國世界警察的角色淡出,中國是否已準備好取代美國,多少扮演維持中東穩定的「世界警察」?或者,與中國有「瑜亮情結」的日本,藉安倍主義的修憲擴軍政策,乘機取而代替美國,成為中東和平新維護者?
總之,美國油頁岩革命為美國霸權中興帶來新希望,而對缺少能源的中國新強權崛起,也帶來棘手挑戰,審度世局和評估未來美中競爭,不能忽略這個重大新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