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亞洲教父
2010/04/05 01:59:46瀏覽5304|回應13|推薦16

有些事情總能給我一些人生樂趣,比方游泳,比方閱讀。

亞洲教父是我最近看的書。非常好看的一本財經評論書,特別推薦給那些看不透政經本質、或是喜歡投資新興市場股票或基金的人。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58090

我這blog就算是寫書評,多半時候,也都寫得懶洋洋,不大認真。

但碰巧東協加一今年上路,ECFA爭議始終不斷。亞洲教父這書提供了一些更寬廣的視野。作者Joe  Studwell長期派駐亞洲各地將近二十年,他寫二次大戰後,亞洲各地富豪如何崛起,如何透過政商特權的結構,追求個人、家族財富,那真是寫到血肉了。比起某些利用盛名偶而跑去大陸做客,就企圖對全世界宣傳中國政經趨勢的『大師』,亞洲教父作者寫這書,顯然用功多了!也深入多了!

你看清楚看明白這書,就可以理解,這麼多年下來,這些國家,為什麼始終都是B咖?

我十多年前,第一次認識『東協』這二個字,是因為我在大學聯考那年,把五萬塊零用錢拿去買某檔東協基金。五萬塊當時對一個十八歲小女生來說,是很大的錢。所以我選了當時專家最看好的新興市場基金-東協基金,但一直到我大學畢業幾年後,那基金才有幾成的績效。當時的東協是指東南亞五國,所以還好我是在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前賣出這基金,否則亞洲金融風暴以後,又要數年,東協各國股市才回到當年水準。

時光流轉、歲月悠悠,過去二十年來,東協跟拉丁美洲總是最熱門的新興市場,但每隔幾年,總有金融風暴把這些市場打回原形,拉丁美洲最近夯得很,可是一九九十年代,二千年後,拉丁美洲都遭遇過高通膨、高負債、股匯市重挫的金融風暴。幾乎是每隔十年就來一趟。

新興市場為什麼永都都是B咖?所謂的高成長為什麼總掛在泡沫上?如果這些新興市場真的可以長期持續大幅成長,為什麼幾十年下來,始終無法晉升A咖?

再把這些問題,對照台灣當前政經情勢,所有亞洲教父書中提及的政經結構,何嘗不是台灣翻版?

我們從經濟數據裡看到的大幅的貧富差距只是其中要因之一。更重要的是,資源的誤置與無效率,當一個經濟體的資源經由政經結構瓜分,造成長期的資源使用效率低落時,這個經濟體,怎麼可能維持長期的高成長?

B咖變不成A咖,好像是多數B咖的宿命,但最可悲的還不在此,最可悲的是:B咖一不小心,就連B咖都當不了,而變成C咖了。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nes0819&aid=3913963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環保者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1
2010/04/07 17:43

是哦~不懂沒有關系~不懂裝懂就不對了~特別是臺灣一些身居高位的人~可悲的是~他們有“權利”這樣做~懂的人卻無權~我說這些可能不客觀~或許真的到了那一個位置~自己的高度不同了~審視世界和各個社會、經濟問題的角度也會發生變化~但即使如此~也要放手去“做”才好~如果連做都不去做~那似乎真的只有死路一條了= =~經過先生也是不懂財經的~可是他卻敢大膽啟用懂經濟的人~從海外華人圈大膽地去挖來人才實行自己宏大的藍圖~這才是一個臺灣執政者應有的手腕和魄力~


<----------【為我的堂而皇之——哀鳴】---------->
陳凝觀(ines0819) 於 2010-04-08 01:20 回覆:
嗯,台灣現狀真是一言難盡...

瑞特
無題
2010/04/07 12:07
凝觀,瑞特最近比較忙。不過保證月底之後一定認真閱讀凝觀介紹的這本書!
陳凝觀(ines0819) 於 2010-04-08 01:17 回覆:

呵呵:-)


環保者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好書!
2010/04/06 03:52

觀觀姐推薦了之後~特地去網絡搜尋了一翻~各個網站對此書的評價皆很高~我想~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或許均是如此吧~美、中、英、法、日等等政府的背后都有實力強大的財團在起著或多、或少的作用~更不要說東南亞有些國家還有著類似于“軍政府”的嫌疑~這就更加助長了商界向政界不斷延伸的觸角~無論與公與私~商人追求的只有“利益最大化”~而這一點是商人必須要堅持的~也是其不斷發展的根本~這種利益雖說可以用利潤赤裸的體現~但隱晦在背后的事情~一定還有很多很多~只要是對于自己的利益有關~從商者皆會想盡千方百計的去爭取吧~

至于東協(大陸叫做東盟)+1~我想雙方都可能會汲取南南合作的教訓~從而互惠互利~說道這里~就很難繞開臺灣~畢竟臺灣的地緣跟大陸和東協都非常之進~如何不被國際乃至地區貿易邊緣化~應該是島內政府急需解決的事情~作為關注臺灣的大陸人~我感覺臺灣國際競爭力的衰退~是跟內部持續了很久散如盤沙的局勢分不開的~臺灣無論是誰入住國府~領導者及其幕僚的思想“側重點”似乎偏離了經濟脈搏~或者說他們已經沒有太多的精力用在經濟方面~這十幾年來~我對臺灣的感覺是------->亂~當然~我的上述闡述不包括經國先生時代~經國先生拼經濟的那種“狠”勁~那種敢于把想法做成顯示的魄力~很久沒有出現在各屆臺灣領導人身上了~臺灣不要再在乎被誰趕超~而是應該真正的從點滴做起~愿臺灣的領導人可以帶領大家重振臺灣經濟~創造出臺灣美好的明天!

ok現在說一下這些國家的B咖升A咖~有句俗話叫做~“寧為雞首,不為牛後”~這些財團大佬的資本到了一定的程度~我想他們考慮更多的還是自身的利益~哪怕這種利益只存在于“一定范圍”~至于國家和種群立于世界的何種位置~跟他們的利益比起來~不是不可以考慮~或許他們也會有這樣想~但是卻蒼白的多~利益需要延續~需要繼承~這種延續和繼承的“穩定性”如果因為外來的沖擊受到威脅~這些既得利益者是不愿意看到的~因為作為東南亞所謂的政商~或許早就已經習慣了自己獲取利益的方式~換句話說~這是他們輕車熟路的事情~改變這種方式~并不是他們迫切需要的~~~

夜深人昏~以上乃個人拙見~觀觀姐不許取笑我(一一


<----------【為我的堂而皇之——哀鳴】---------->
陳凝觀(ines0819) 於 2010-04-07 00:02 回覆:
基本上,我對台灣多數政治人物都很失望,從長期角度來說,全台最主要的資源分配權掌握在這些財經外行人手上,正是台灣經濟無法長期高成長的關鍵。唉!這真是一言難盡啊!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