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賺錢路上的七大絆腳迷思
2009/06/18 23:36:12瀏覽2807|回應0|推薦8

過去多年的財經媒體工作生涯中,我經常碰到很多親朋好友,興高采烈的跟我討論各種投資理財的觀念,不過,遺憾的是,很多人在做投資理財的決策中,都存在許多似是而非的迷思,這些迷思如果沒打破,那除非你永遠都運氣很好,否則想要長期成功投資理財,可能性實在不高。最常成為投資理財路上的七大迷思有:

 

迷思一:投資理財沒有永恆定律

 

金融市場最迷人也最艱難的地方,就在於多變、善變。沒有什麼準則是永遠行得通的。有的時候,市場預期的事情真的發生了,市場趨勢卻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反應,通常,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利多出盡」或「利空出盡」。

 

問題來了,你如何判斷利空或利多何時出盡?事實上,這是沒有單一準則的。如果有任何單一準則可以適用不同年代的不同市場的話,那投資理財就不會是一門終生學問了!

 

市場上或媒體上,也會有很多人提供一些STEP BY STEP的操作原則,我想提醒讀者,這類型STEP BY STEP的操作原則,頂多只能保證可供執行,絕不保證執行後能夠獲利!同樣的,會有一些人提供一些『隨便買、隨便賣』或是『傻瓜投資述』、『懶人理財秘笈』之類的做法,誤導投資人,以為任何時候照著這些做法,就一定能夠投資理財成功!事實上,就像所有基金行銷都會說:過去績效不保證未來基金績效一樣,就算有人曾經在某個時期因為某種方法獲利,也不保證這些方法將來都能完全適用!

 

想想看:如果這世上真的有任何一種投資方法可以通古貫今、永遠都行得通的話,那豈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大富翁了?!

 

迷思二:低價不見得比較有投資價值

 

低價一定比較好?那可不一定!

 

在股票市場上,低價股不一定比較會漲;在基金市場上,淨值較低的基金也不保證績效比較好。尤其台股有過不少超低價雞蛋水餃股,最後變成地雷股下市的案例!這類型慘案,股票到最後都變成壁紙,根本連想要換顆雞蛋或是換個水餃來吃都不可能!

 

很多人在投資理財剛入門時,最常發生的邏輯錯誤或迷思,就是誤以為低價的標的比較便宜、比較有投資價值。事實上,任何金融產品,會呈現低價都是有原因的,對投資人來說,價值與價格的差距,才是決定獲利的關鍵。

 

至於價格比較低的金融產品,唯一確定的是:他的計價價位確實比較低。但絕不等於低價標的將來上漲空間大、獲利機會多!

 

迷思三:跟著流行走!

 

流行,基本上是一種群眾運動。大多數的群眾運動都沒有對錯,流行追隨者只要自己喜歡就好。

 

但是金融市場上的羊群效應卻往往是反指標!偏偏在金融投資上,往往大多數的群眾都是弱勢族群或輸家。真正的贏家,通常都是不跟隨盲流的少數客!

 

很多人在作投資理財決策時,都沒有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往往現在流行投資什麼,就跟著大家做!因此,容易受親朋好友口耳相傳的『明牌』和『內線消息』影響而進行投資,但卻經常面臨『明牌變冥牌』的窘境!或是錯把『出貨消息』當作『內線消息』。結果,財不理還好,越理反而越少!

 

時尚客可以追逐潮流,但投資人千萬不要一窩蜂追逐流行。尤其是那些創天價的標的、那些創新高的市場,如果你沒有在低檔進場投資,那就只要在旁邊看熱鬧就好,不要再跟著一窩蜂追逐、當最後一隻老鼠!

 

迷思四:長期投資不一定獲利,也可能長期套牢

 

什麼叫做長期?長期定義是什麼?

 

歷史上,台股曾經三次登上萬點,分別是在:一九八九年台股第一次上萬點時,那一波的歷史高點是12682點,一九九七年第二次登上萬點時,波段高點是10256點;至於2000年第三次上萬點時,當年寫下的波段高點紀錄是10393點。爾後多年,台股未曾再登上萬點。而如今距離台股在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零年)寫下的歷史高點12682點,已經將近十八年,過去十八年來,台股始終未能突破當年的歷史紀錄。

 

請問:十八年算不算長期?

 

事實上,長期而言,金融行情未必總是向上走。尤其是景氣循環波動起伏大的市場,更是不見得長期向上!甚至某些金融市場行情,也許,在你看到歷史高點後,你有生之年都不可能再看到突破新高紀錄了!舉例來說,儘管國泰金控仍是目前台灣金融業龍頭老大,但是過去十多年來,國泰金的股價可從未回到當年1975元的歷史天價水準過。

 

很多人以為避上眼睛就什麼都看不見。長期套牢,就乾脆轉作長期投資;也有一些人,誤以為反正只要長期投資,總有一天會獲利的!事實上,長期投資也要慎選市場、標的跟進場價位,否則,長期投資也可能換來一場長期套牢的惡夢。

 

迷思五:績優股不一定能抱一輩子

 

除非你運氣很好,否則選定績優股抱一輩子,也有可能變成一場遊戲一場空。

 

有些公司,在你投資的時間點,當時也許是績優公司,但是一段時間過後,卻可能因為景氣變遷、人謀不贓等種種因素,而變成地雷,甚至從市場上蒸發消失。2000年年底爆發的恩隆(Enron)案,就是一例。

 

1985年創立的恩隆,曾是全美第七大市值的公司。這間曾是舉世公認的能源巨擘,卻在二○○○年十二月二日提出破產申請、惡性倒閉。六百億美元市值的股票上市公司瞬間化為泡沫。五千多個一夕之間失業的員工,連退休金都化為烏有。全球金融市場、美國能源市場,也因恩隆案倒閉而受到嚴重衝擊。很難想像,全美第七大市值的公司,也有可能變成地雷股吧?!

 

不要以為這種案例只有美國有。

 

事實上,台灣過去幾十年來,上市上櫃地雷股也有一大堆!我舉恩隆這個一度名列美國第七大市值公司的地雷案例,是希望讓讀者明白:歷史上有很多消失不見的上市上櫃大公司。即使是金融專業、財務透明度相對都比較高的美國市場,都會發生這種叫人難以想像的地雷事件了,千萬不要天真的以為你所投資的績優股,不可能發生這種事或是可以放一輩子!

 

不管你投資什麼,都不能毫不關心、擱在一旁,也不能完全死守不放。

 

迷思六:長期而言,房地產價格會上漲

 

這也是迷思。很多人用通貨膨脹的角度,用土地資源有限的角度,用人口成長等一切種種不同的角度分析,說服你:房地產長期而言趨勢向上。

 

但是,過去十多年來的日本房地產跟東京房市,就是最好的反例。十多年來,東京房價仍然持續走低,東京房市仍未回到八零年代高峰時期的一半水準!也許如果未來發生很嚴重的長期通貨膨脹,日本房市也許會上漲,但是,泡沫經濟過後的二十年來,這些事情都還沒發生。

 

二十年,你覺得夠不夠長?

 

不同國家、不同經濟體、不同區域的房地產的週期循環都不同,有些案例,是可能很長,長到超過我們能夠忍受的「長期」。

 

迷思七:這次不一樣?!所有的泡沫都是一樣的

 

所有的泡沫都是一樣的,人類的投機史上,有非常多泡沫案例,每一次的泡沫末期,都有一些共同的群眾瘋狂現象產生。每一次的泡沫,當時一窩蜂看好的投資人都覺得:這次不一樣!

 

事實上,所有的泡沫都是一樣的,都是會破的!

 

過度高估的價格行情就是泡沫。不論是近期的美國房地產泡沫、網路通訊泡沫、八零年代的日本資產泡沫或是幾個世紀以前的鬱金香泡沫,總之泡沫就是泡沫,過度高估的泡沫總是要破,只是再厲害的投資高手也未必能夠完全掌握住泡沫破裂的時間點。

 

我洋洋灑灑寫了一般人常見的七大迷思,既不是要吐槽市面上行銷手法推陳出新的金融業者或是某些名嘴專家觀點,也不是要寫一堆長篇廢話浪費版面,而是想要提醒讀者,這些似是而非的觀念,一定要先釐清,否則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投資理財決策判斷時。

 

畢竟,觀念上的迷思,總是不知不覺就發生,一不小心就可能釀成投資套牢或慘賠的悲劇。雖然打破這些迷思,其實也不保證獲利!但是,起碼能夠幫助讀者降低錯誤決策的風險!

(本文摘自『贏家的投資秘密』一書)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nes0819&aid=3055774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4 00:00 【udn】 比價後還有更低價!第一 泡沫 永恆 永遠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