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7/31 19:32:47瀏覽916|回應0|推薦13 | |
因為徐志摩,兩岸三地的旅者來到英國,總不忘親臨Cambridge吟唱一曲《再別康橋》,因此,我也不能免俗的出走倫敦,經過九十分鐘巴士車程,進入充滿人文氣息、學術風密佈的英國知名大學城-劍橋。 做為劍橋一日遊的旅客,或許無法觸摸到劍橋的靈魂,無法一一細數32個學院的各別特色,不過,卻可以撐支長篙,漫溯青草更青處,在康河的水上靜靜漂一段,假想自己也擁有詩人般的情懷。 從市中心的「i」經過市集廣場(market square)、聖瑪莉教堂(St. Mary's Church)、以及當年徐志摩在劍橋大學當了一年旁聽生,著名的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我們沿著Kings Parade找尋,旅客服務中心的服務人員給我們的key word──「Mill Lane」,過程還算順利,向右轉入Mill Lane後直走到底就看到了撐篙(Punting)租船碼頭。由於是星期一,遊客不多,我們依照網友的提示,討價還價後,談定以一人單趟7英磅遊康河。 順流而下,心裡哼著《再別康橋》,果然,河畔金柳,波光豔影,沈醉在康河柔波裡的我,不得不承認徐志摩說的是真的,雖然我並不想當一條水草,雖然我的船上滿載的不是一船星輝,而是正午大太陽,但是仍想在穿梭過康河上那一座座充滿靈性的橋間時,望著兩岸美麗古典學院建築時,就著迎面微風笑看鴨鴨、白鵝戲耍時,在楊柳垂垂水波盪開來的康河上,放歌一曲啊! 只不過,上岸後,想到剛剛康河(River Cam)上那麼多座橋,究竟徐志摩說的是哪一座啊? 書上說,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裡的嘆息橋就是徐志摩心中的“康橋”。所以,付了1.5英磅(是的,我又買了學生票),進去參觀聖約翰學院。不過,嘆息橋並不能進去,只能從另一座wren橋,遠望這座據說是以前許多考試不及格的學生從橋上跳河自盡的失意橋,後來有失戀者也喜歡來橋上嘆息,想不通時便一頭栽進河裡。後來聖約翰學院將這座橋四周封起,便成為現今的廊橋樣式。而你如果喜歡參觀劍橋的各學院,得留意參觀期間,因為學期期間內,大多數是不開放遊客入內的。
走出學院後,優閒散散步,小巷子裡有不少有趣的店,路上的人看起來不知為什麼就是覺得有氣質許多,這座大學城,真是不負它最高學府的美名,但這個刻板印象在旅程到了法國遇到一個隔壁房室友Rita後,似乎變得有人性許多。Rita和我們一樣都是從英國進巴黎的,她的上一個行程,就是在劍橋當遊學生,她說其實每到周末夜晚,劍橋街道上經常可見喝醉酒的年青人倒臥呢! 返回倫敦前,坐在樹蔭下,看著綴飾著瑪格莉特的寬闊綠草地上,如星散落的劍橋人或坐或臥享受著午後近晚的軟日,而我這個旅人,只是當時在同一片藍天下,存在於相同時空裡,話說偶然,卻不然。 因為,我來劍橋不偶然呀~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