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輔導孩子正向學習與發展─孩子說:「這樣比較美!」(一)
2007/06/06 14:03:28瀏覽976|回應0|推薦3


作者:張世宗教授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玩具與遊戲研究所 所長 (兼)造形設計系 系主任


有人說自然就是美,也有人認為內外皆修、發自真誠的氣質是美,現代年輕人則不斷強調勇敢秀出自己,只有真我的表現才是一種美。每個人對美的定義與感覺都不
盡相同,站在孩子的眼光來看,如果要他們形容美,那又是怎樣的光景呢?






‧體會美的感動




在伴我成長的外景採訪單元中,有個男生說他從小到大都沒有什麼機會接近大自然,好不容易在一次假期中父母帶他到海水浴場嬉戲,當時的天空一片藍,雙腳浸泡在海水之中,一陣陣涼涼的海風吹過來,不禁令人心曠神怡,還有一股想要飛出去的衝動。因為那次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他直覺認為這種舒服的感覺就是美。


其實「美」往往是一種心裡的感動,它可以是一個人外顯的神態及身上的穿著,或者是一幅看得見的具體畫作,甚至是一種人生經驗的體認。我相信生過孩子的女人都有過這種經驗,就是在小嬰孩出生的那一剎那,心底情緒的激動促使了非常強烈的美感產生而留下淚水。當然美是一個主觀的經驗,常常會隨著時代、環境、種族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標準,同樣的東西在這裡被歌誦、讚揚,但卻可能是另一個社會視為毒蛇猛獸的象徵,譬如古時候的人喜歡細細長長的丹鳳眼,現在大家則一窩蜂迷戀水汪汪的大眼睛,因此大人認為美的東西,不見得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必須特別注意時代的變遷。


要教小孩子懂得欣賞,大人必須經常和孩子分享自己對美的體會與心得,就好像底片對光的敏感度,經由不斷的互動才能擴寬自己的視野,並找到自己的經驗法則。像我通常會告訴我自己的小孩在表達自己對於美感的想法時,可以說「我喜歡這樣」或「我不喜歡這樣」,而不要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我們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但是盡量不要放太多的判斷在裡頭。雖然所謂美學理論是有一套完整的概念、術語甚至名詞,不過我們的目標並不是要造就一個畢卡索,只是希望透過某些刺激讓孩子內在對美的潛能,不管是欣賞或是創作,都能獲得提升。尤其是我們常講美勞教育的目的有三,創作、鑑賞以及生活的實踐,最後這個部分更是需要家長擔負起潛移默化的工作。


 

延伸閱讀:UEPLAY游藝館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jtsai&aid=1007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