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主/賓體、前景/背景的構圖來提升視覺印象
主體與賓體
許多人在拍照時, 往往只會將拍攝主體放進觀景窗中, 雖能拍下清
楚、曝光正常的畫面, 但其實這樣的作品既沒有藝術形式也沒有美
感可言。為何有這樣的問題呢?追究原因, 就在於攝影者不了解主
體與賓體的概念。
明確的主體
主體就是取景時想要強調的重點、也
是表達作品的主要對象, 其形式可用人、
事、物的形態呈現, 就好比是電影的主角
一般。因此一幅攝影作品成功的基本條件,
就是主體是否明確、清楚, 能不能讓觀賞
者第一眼就能看到它, 進而感受到此幅作
品所要表現的意念。
主體既然是畫面的重點, 在取景時就要
適度地做強調, 例如讓主體在畫面中的比
例大一點, 或者利用光線的明暗、色彩的
對比、…等來強調。
以此照片而言, 停靠的船隻就是明確的主體,
雖然在畫面中的比例沒有很大, 但是取景時排除
其他雜物, 只留下寧靜的湖水與水草讓畫面簡潔
有力, 並將船隻安排在視線的前端, 讓觀賞者一
眼就能注意到
賓體
攝影作品中有時候若只有主體存在, 畫
面會顯得過於單調, 這時就必須加入陪襯
的賓體使畫面更為生動, 而所謂的賓體就
是主體以外的陪襯對象, 主要是用來營造
畫面的氣氛、情感, 使主體的特徵、內涵更
顯而易見。
在賓體的安排上要特別注意從屬之分,
絕不能喧賓奪主, 不管是在畫面中的位
置、面積大小、色彩表現、明暗分佈、…等,
都應該考慮是否協調, 考慮對主體而言是
加分或減分。
底下的兩個大南瓜是照片的主體, 在側光的照射下顯得特別有氣氛, 為不使南瓜看起來太單調, 取景
時也把周圍的蕃茄一起入鏡, 這樣一來有暗示比例的作用, 觀賞者可以了解南瓜的大小, 也讓畫面的色
調更一致, 構圖更有韻律感
前景與背景
攝影最大的魅力就是在二維的平面照片中創造出三維的立體感, 所
以我們在構圖時要懂得運用現場的景物來使畫面看起來有深度及空
間感, 而要營造畫面的深度與空間感, 前景與背景的選擇及搭配是很
重要的一環。
前景
一般而言, 位於主體之前的景物稱為前
景, 所出現的位置沒有固定, 可依構圖需
求、主題呈現方式安排在畫面四周;不過
若是會影響主體的表現, 或是破壞作品的
美感, 那麼前景也必須淡化甚至去除, 因
此構圖時並不一定要刻意安排有前景。
前景的作用是與主體相互渲染, 進而使
作品的生命氣息更為明顯, 並且可將原本
平面畫面變得更有層次, 呈現出立體的空
間感, 使觀賞者有身歷其境的視覺印象。
此相片以大面積的楓葉做為前景, 除了充份
表達季節特色外, 特別地等船隻進入畫面左側才
按下快門, 以表現日本.保津川這裡獨有的人文
特色
另外前景也有彌補
畫面中過於空洞、單調
的作用, 例如拍攝風景
時, 上半部的景物 (如
大片天空) 過於稀少,
就可將現場的景物 (如
樹的枝葉) 安排在上半
部的位置, 讓整個畫面
更為均衡。
背景
背景是主體後方的景
物, 可用來襯托主體形
象、豐富整個畫面的內
涵, 及說明主體正處於
何種環境, 所以背景的
處理對一幅作品的成敗
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若處理的不好, 即使主
體再突出, 那麼也只是
平庸之作。
在處理背景的技巧
中, 要注意背景與主體
的明暗問題, 通常主體
要比背景明亮 (除非你
想表現剪影效果), 我們可以運用打光或
現場光線的方向來創造適當的背景效果。
例如下圖這張蘆葦照片, 我在現場各方向
走動, 尋找適當的採光, 最後以側向的陽
光打在白色蘆葦所產生的散射效果來突
顯主體, 並且以黑色的背景來襯托, 讓效
果更為明亮有力。
再者, 背景在選擇上除了有襯托主體的
效果之外, 也能具有引導的作用, 讓觀賞
者清楚了解主體所處的環境, 並可利用背
景的特徵與主體之間產生聯繫, 使視覺語
言傳達更為明確, 讓觀賞者不加思索, 就
能明瞭此幅作品要表達的意境。
背景的選擇應以簡潔為主要考量, 因此
當拍攝時的背景過於複雜, 甚至會妨礙到
主體時, 就應該改變攝影角度, 或是利用
長焦段鏡頭、大光圈使景深變淺, 將背景
中可有可無的複雜影像消除, 以達到用簡
潔背景來襯托主體的目的。
這張以火車為主體、櫻花為背景的照片, 充分
表達了主體所處環境及季節
要讓背景單純化, 你可以使用長焦段鏡頭或大
光圈來拍攝, 如此一來可使背景景物變模糊形成
色塊, 讓主體跳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