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透視金馬獎】重獲新生的台灣電影
2010/12/06 16:05:50瀏覽1578|回應3|推薦41

資料來源:電影雜誌 2010.12

當第47屆金馬獎於11月20日晚上頒獎時,有十六部台灣本土電影參與角逐,那種國片當道的風潮似乎引人格外注目,此時真的不得不承認,現今台灣電影的總量提升,類型多元,也逐漸向商業靠攏了,這或許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變化,卻仍然是國片起死回生中艱難的第一步。

國片蕭條20年的原因

儘管台灣影壇擁有以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為代表的新浪潮導演,以及他們的作品,他們也確實給臺灣電影帶來了最大的國際聲望,但是也正是他們的獨斷獨行、自我耽溺,拍攝電影總是採用無法靠近觀眾心理的敘事手法,而平白葬送了台灣電影本來或許該有的一線生機。

在侯、楊、蔡之前,國片以本土為依託,至少在票房和表現形式上還算多彩多姿,甚至也曾經紅到東南亞地區。以新浪潮早期為例,《小畢的故事》等影片也曾經在票房和口碑上獲得雙贏。

導演:新式思維+世代合作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的台灣電影導演,先後被稱為“新導演”(侯孝賢、楊德昌)、“新新導演”(蔡明亮)及“超越世代”(魏德聖)等。

而今年的台灣電影,雖然沒有侯孝賢或者蔡明亮導演的新片出現,但緊隨著蔡明亮出現的新新導演張作驥的《當愛來的時候》及鈕承澤的《艋舺》無疑是今年臺灣電影的雙秀。前者以家庭為主軸,細膩地描繪出家庭中每個人的關係、情感的流動變化等,入圍十四項金馬獎提名,而後者在年初上映時取得破億的高票房。

2008年《海角七號》帶來了“國片新高潮”,今年又再度發功,如劉梓潔的《父後七日》、鐘孟宏的《第四張畫》及程孝澤的《近在咫尺》等,其中《父後七日》還擁有超過三千萬的票房佳績,片中的殯喪話題也引起了影迷的熱烈討論。此外,侯季然的《有一天》、王力宏的《戀愛通告》都是導演處女作。

故事:以本土取勝

其實台灣電影市場早已成為好萊塢大放光芒的舞台,偶爾出現幾部讓人耳目一新的國片,並在市場上票房口碑雙贏的往往都是本土特色比較濃厚的作品。例如:2008年的《海角七號》,今年的《艋舺》、《父後七日》、《第四張畫》等。

艋舺是臺北市的一個古老城區,即現今的萬華,上世紀八十年代政治解嚴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幫派林立、外來與本土爭執的黑幫現象。鈕承澤的《艋舺》便呈現了五個年少時代的好朋友在這個爭鬥過程中的情義與背叛。

再加上各路人馬的粉墨登場,帶出艋舺地區在上世紀的血與淚。影片上映後讓不少觀眾從中得到共鳴,不論是八、九十年代的社會變遷還是朋友情義。

而王育麟與劉梓潔聯合導演的《父後七日》,則是以一個生活在大都市的現代女子返回老家參加父親的喪禮,帶出濃厚的鄉土人情風俗,並與她在國際機場的迷失和迷惘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

風格:多元化+商業手法

目前台灣電影的年產量,已經從90年代的個位數上漲到現在的三、四十部,今年還維持在三十部左右,而如果從電影的創作風格來看,明顯呈現出多元化的敘事手法。

以鈕承澤的《艋舺》為例,全片偏重於寫實化處理,以冷峻的基調刻劃一個時代的變遷。張作驥的《當愛來的時候》則部分借用了《濃情巧克力》,而鐘孟宏的《第四張畫》則是延續了《停車》的方式,以帶有魔幻色彩的方式描繪都市生活的浮世繪。

至於王育麟與劉梓潔的《父後七日》則類似於一首優雅卻不失幽默的散文詩,在看似零碎的日常生活裡帶出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與成長。

總之,今年的台灣電影固然還不能再現2008年時的“國片新高潮”,但是與2009年相比,今年的市場反映更好,而且作品也更加生活化、多元化。

這個現象證明了商業性與藝術性在電影文化中並非是完全對立的,而好的電影作品也不乏商業化的處理手法,如克里斯多夫諾蘭的《全面啟動》。

因此,今年的《艋舺》、《第36個故事》、《第四張畫》等,也夾雜著商業化的處理方式,增強了影片的“可看性”。本土化的題材故事與商業化的處理方式,就是台灣電影不斷增強觀眾信心的好方式,譬如《艋舺》。

縱使今年沒有《海角七號》的轟動效應,但是2010年的台灣電影確實在傳承與學習當中,成功殺出了一條血路,總共八部不同類型的影片入圍了金馬獎,其中也不乏曾經造成了一時轟動的票房大片,以及在體察民間情感方面有著不同解讀的佳作。

總之,能否斬獲電影獎項還是其次,找出真正最能代表台灣電影的特色,持續拓展未來台灣電影的發展方向,並拉近與觀眾的心理距離,才是國片發光的王道。

1.《父後七日》

推薦指數:★★★★★

一個看似荒謬,其實卻具有台灣本土特色的故事。一種樸實凝重的情感,在一系列尷尬、搞笑、荒謬的處境當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和昇華。

全片看似戲謔、搞笑的綜藝表現手法,其中蘊含的實際上是,放之四海皆準的對父親的真摯情感。最能代表在這個浮躁虛華的時代裡,被塵封已久的真實情感。

2.《有一天》

推薦指數:★★★★

本片是台灣新銳導演侯季然打造的一部奇幻愛情作品,在侯孝賢的親自監督之下,整部電影手法俐落、畫面幹淨,青春況味耐人尋味。

《有一天》的結局更將生命的消逝與愛情的美感發揮得打動人心,緩緩流動的音樂,配合著青春無悔的清新,引發人對世間純淨情感的省思。

3.《當愛來的時候》

推薦指數:★★★★

告別了陰鬱、暴力的南台灣黑道世界,原來張作驥也可以這麼柔軟、溫暖。

雖然作為導演個人風格一部分的暴力美學還是不時閃現出來,但是對於偉大母性的歌頌與傳統女性心路歷程的細膩刻劃,還是讓整部電影充滿了一種令人激動的神采。

劇情簡介:

少女來春(李亦捷 飾)和男友發生關係後懷孕,沒想到竟然使她走上了與母親未婚生下她的相同人生道路。

原本母女兩人並不原諒對方。可是慢慢發現,她們正是因為這個未出世的孩子,而從互不諒解而變成了格外疼愛對方……

《當愛來的時候》電影主題曲-彼岸(李亦捷)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d4cde&aid=4670177

 回應文章

浮雲任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重視
2010/12/11 10:53

國片其實有幾片拍得不錯看

但是金馬獎一頒

發現有許多片名陌生的很..

可惜..


浮雲任游
小奕(愛在宜蘭破曉時)(id4cde) 於 2010-12-11 12:03 回覆:
也許國片的宣傳力度還是不夠,但是和往年相比,今年國片的氣勢好太多了!XD

野口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看到睡著
2010/12/07 23:46

好多國片好像都值得看一看 但我很怕

以往看國片的後果 會看到睡著 哈哈


最喜歡從折射裡 看你的不小心
小奕(愛在宜蘭破曉時)(id4cde) 於 2010-12-07 23:57 回覆:
今年的國片絕對不會有讓人看到睡著的情況,尤其是《父後七日》,真的是一部會讓你從頭到尾笑中帶淚,感到值回票價的好電影。

雲禾小編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當愛來的時候
2010/12/07 00:34
不錯看,很感人,值得推薦啦.^^
小奕(愛在宜蘭破曉時)(id4cde) 於 2010-12-07 11:09 回覆:
沒錯! 《當愛來的時候》真的很好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