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30 17:26:02瀏覽6016|回應7|推薦50 | |
資料來源:高手雜誌15期 高久峰著 《武俠連續劇》與《武俠電影》是許多華人成長過程中影響頗深的流行文化,但關於這些電視劇與電影的研究與記載可說是零的狀況,筆者有幸一路走來,稍有涉獵珍惜自己曾經付出過的感情,就當是對自己成長過程的一種回顧吧! 98 年 TVBS 演《新天龍》《新射鵰》 《新神鵰》,99 年三立頻道上演亞視港劇《雪花神劍》的時候,許多網友在網上談論台灣以前曾經上演過的的武俠連續劇時,除了中視潘迎紫、孟飛的《神鵰俠侶》外,其他談到台灣自己拍的《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絳雪玄霜》《雪花神劍》,許多網友便很懷疑的說台灣真的拍過嗎? 例如:有人在三立頻道為《雪花神劍》設的網頁上以「似曾相識...」的標題問:「我一直記得許多年前有部台灣自己拍的一部古裝戲, 叫 " 絳雪玄霜 " 的,裡頭的女主角也是梅絳雪、陳玄霜,不知有沒有跟同年代也有這印象呢?有的話可還記得當時的主角是誰?其實原本沒想要看雪花神劍的啦!不過我看了一天就想再看下去了,我是比較喜歡陳煒,今天又重播了,我看到天相和罌花的那一段,又哭了啦!」 其他比如有人在 BBS 站上提到:有誰記得劉德凱演的台灣張無忌?記得主題曲是由王芷蕾所唱的,當時我才讀高中,真令人懷念的時代……… 有人在網上提到台灣版的《射鵰英雄傳》時,便有網友以「今夕是何夕,在此共燭光」的標題質疑:「 不可能吧! 當初台灣的武俠劇我可以說每一部都有看,只有潘迎紫、孟飛的《神鵰俠侶》、衛子雲的《小李飛刀》印象最為深刻,陳玉蓮真的有來台灣演黃蓉嗎?誰演郭靖真想看一看?」可惜不可能了……… 從網友的反應如對第一代「台鵰」印象最為深刻、 對民國八十年三月間中視的《天龍》、七七年九月《射鵰英雄傳》的印象都沒那麼深刻或許也可證實港劇風潮以至於潘迎紫演「神鵰」的那段日子真是 X 世代青年腦海中武俠劇最印象深刻的時代吧! 以台灣第一代而言,當時雖然創下很高的收視率也外銷到東南亞各國, 但當時報紙還是有讀者投書說整部戲的製作並不夠精緻,飾演小龍女的潘迎紫在空中飛來飛去的時候偶爾還會看到幕後的鋼絲,以筆者的眼光就沒那麼尖看到那麼多破綻了! 武俠盛極而衰的黑暗時期 民國七十五年一月初中視八點檔《一代女皇》的高收率與接檔的武俠劇《大旗英雄傳》的對比來結束那個武俠光輝年代,由於詳細情況沒有明白說明,因此我們便從這邊講起吧! 《一代女皇》-潘迎紫 潘迎紫的一代系列《一代女皇》《一代公主》創下了極高的收視率,當年的一代系列所引起的風風雨雨,如: 收視率超越百分之五十、劇情尺度煽情,偏離史實、另外兩台打不過便跑,竟然在八點檔播出運動節目、電影來逃避《女皇》的淫威………掩蓋住了武俠劇的光芒, 縱使當年中視想藉由《一代女皇》如虹的氣勢,拉抬古龍原著改編的武俠劇《大旗英雄傳》……… 《一代女皇》結尾的第二局竟然故意開天窗,讓《大旗英雄傳》出來代打,其他兩台竟也臨時徹換做為「犧牲打」的體育節目,換上各自的八點檔,為的只是想早日脫離女皇的淫威又豈能輸在起跑點上? 電視台的爾虞我詐,不顧觀眾權益還鬧上了社會版新聞,但中視這一切的努力都屬枉然,《一代系列》耀眼的光輝對比之下,《大旗英雄傳》未能保住《一代女皇》的戰果,收視率敬陪末坐因而倍顯落寞,或許該是曲終人散的時候了,《大旗英雄傳》未能保持《一代女皇》的光輝,於是結束了那個港劇風潮所延續下來的武俠年代。 《大旗英雄傳》在當時號稱斥資兩千萬費時半年的時間拍攝,其主角是演台灣「神鵰」楊過的孟飛與演港劇「楚留香」無花和尚的關聰都是武俠片的一時之選,且拍的套招漂亮功夫紮實,收視率卻一時起不來。何況之前台視與《一代女皇》對打由韋辛製作的正宗武俠《七海遊龍》也都被《一代女皇》打著淒慘無比,再再都證明武俠劇沒落的事實。 民國七十五年一月到八月臺灣的八點檔連續劇在《一代系列》與「瓊瑤帝國」餘威之下,古龍中期的三部代表作《大旗英雄傳》《武林外史》《新絕代雙驕》掛帥親征卻還是不能力挽狂瀾,武俠劇一敗再敗, 連古龍原著改編都無用武之地, 證明了武俠劇沒落的事實,以往電視臺一派出武俠上檔就是高收視率保證的時代已過。 民國七十六年七月由《一代女皇》潘迎紫與孟飛所主演的中視八點檔大戲《靈山神箭》雖然又創高峰,這也是當年三台八點檔中唯一一部較為正宗的武俠連續劇, 但《靈山神箭》畢竟是在暑假時期推出,觀眾階層鎖定在小孩子, 當時《靈山神箭》以奇人異獸為號召,「奇人」石生與「靈芝草人」都頗受歡迎。 《靈山神箭》劇照-凱凱、孟飛 石生(黃文豪 飾)在劇中以兩種造型出現, 白天他是英俊威猛的少年, 但由於身染奇病, 一到夜晚他就轉變為狀如石塊的石頭人,劇中為吸引兒童量身打造的「靈芝草人」更風糜全台。「靈芝草人」就是傳說中千年靈芝幻化為人形, 只不過劇中的「靈芝草人」是靈芝也是人,其造型是一個小孩子戴著像靈芝的大草帽,造型很可愛的,靈芝草人(凱凱 飾)不會講話只會「ㄚ!ㄚ!」的叫,很受兒童的歡迎。 當時《靈山神箭》由於製作精良,收視率勇挫強敵,一戰稱雄。韓國和星、馬、菲等東南亞國家的電視臺聽聞潘迎紫與孟飛再度搭檔,攜手演出清新、有趣又富美感的新型武俠連續劇,有鑑於以往《神雕》、《神州》的品質以及播出時在各國所造成的轟動,以及此次《靈山神箭》在台灣一播出就旗開得勝奪得佳績, 於是紛紛向中視洽購《靈山神箭》在該國的電視或錄影帶版權, 所以啦! 那時臺灣的武俠劇揚威國際,還賺了些外匯,真不愧是武俠劇的黃金時代呢! 相對《靈山神箭》的風光,往後正宗的武俠劇就開始消聲匿跡一段時間,三台在武俠動作戲當紅時代所培養的一些小生竟然到沒有戲可演的地步…… 一敗再敗、浴火重生 七十八年九月底下檔華視的《一門忠烈—穆桂英》【這次的穆桂英由港星魏秋樺飾演】收視率敬陪末座,值得堪慰的是戲中老是陷害「楊家將」的奸臣「王欽」在戲外備受騷擾,許多觀眾打到電視台去罵他。 甚至於有人邊喝酒邊看戲還打電話說要去攝影棚替「楊家將」討公道, 雖然「王欽」惹人討厭,但製作人私底下卻因而沾沾自喜, 由於觀眾的表現頗為入迷,因此很有理由,可以「很阿Q」的懷疑收視率調查的正確性…… 接下來七十九年七月十八日潘迎紫與港星苗僑偉的《浴火鳳凰》在中視上檔,《浴火鳳凰》以鳳凰浴火重生的神話為藍本,在正邪的模式下,添加神怪愛情的枝節。為了建構劇中的幻想世界,製作單位特別請了日本特技處理人變鳳凰的過程,並設計了劇中的異類「嘟嘟」與「天魔」。 《浴火鳳凰》劇照-潘迎紫 嘟嘟的叫聲是「嗶啵」,相信很多當時在讀書的台灣學生,同學之中都有一個綽號就叫做「嗶啵」的吧!《浴火鳳凰》的風格類似《靈山神箭》充滿了神話色彩,收視率也再現《靈山神箭》的風潮。 香帥復仇、乾隆定江山 漫畫家陳海虹當時已經七十三歲,他特別看了《小俠龍旋風》的第一集後則表示,雖然不認為該劇完全抄襲他的創作,但對該劇被改編成「武俠不像武俠,科幻不像科幻」的結果很不滿意。 《小俠龍旋風》劇照-吳奇隆、陳志朋、朱寶意、顧冠忠、況明潔 《小俠龍旋風》雖然有當時超人氣偶像「小虎隊」中的兩隻老虎當主角,但是收視率卻輸的很慘。《小俠龍旋風》倉促上檔,整個拍攝過程處於早上寫劇本,晚上趕錄影,明天就播出的緊張狀況,在這種情形之下,當然不會有好的節目品質,這應該也是落敗的一大原因吧! 《少年張三豐》劇照-何家勁 《少年張三豐》播至三月底的時候,台視的《雪山飛狐》也上陣廝殺,卻以明顯的差距落居第三,一般認為《雪山飛狐》的品質並不比《少年張三豐》差,但台視在過去長期失利,讓該台此時段的收視習慣先天不良,再加上國內觀眾對主角群除孟飛較為熟悉外,龔慈恩、林煒等港星都不很熟悉,比起來《少年張三豐》中的何家勁與魏秋樺的組合卻很有親和力,種種原因使《雪山飛狐》上檔以來一直居於落後的局面。 反觀《少年張三豐》與《望夫崖》纏戰五天, 互有勝負,最後雖然是《望夫崖》略勝一籌,但《望夫崖》下檔後,《少年張三豐》一度登上武林盟主的地位。 民國八十年六月中視推出《戲說乾隆》。《戲說乾隆》像《刺客列傳》也是分為好幾個單元,每個單元約十幾集,以第一個單元而言,鄭少秋飾演微服出巡武功高強的乾隆皇,鄭少秋在民間捲入了鹽、漕兩幫與鹽漕總督的恩恩怨怨,鹽漕總督是個貪官故意挑起鹽、漕兩幫的矛盾以穫取更大的利益。 鹽幫的女幫主程淮秀由趙雅芝飾演與乾隆產生了一段戀情,微服出巡的乾隆甚至入了鹽幫當龍頭大哥來輔佐女幫主程淮秀,然而聲稱當上幫主就是嫁入鹽幫的女俠程淮秀知道心上人是皇帝以後,為了江湖的道義與責任是不可能和皇帝進宮的………… 《戲說乾隆》-趙雅芝、鄭少秋
九0年代的百家爭鳴 台灣九0年代初期,雖然有鄉土劇《愛》的出現,但基本上還是各類劇種都有引領風騷的可能,一九九二年初時鄉土劇《緣》便打不過劉松仁和葉童主演的《碧海情天》,不過此時的武俠劇尚未恢復往日榮景,像該年底的武俠劇何家勁和劉雪華、傅娟主演的《書劍恩仇錄》播出時在三台裡收視率是敬陪末座,遠不敵另外兩台的《新白娘子傳奇》和《再世情緣》。 一九九三年全年則是《包青天》一枝獨秀,一直到該年年底才有一個《梅花三弄》可以和它分庭抗體。一九九四年是武俠劇開始出現興旺的情況,帶領風潮者則是楊佩佩製作的馬景濤版《倚天屠龍記》,這部戲也是那一年台灣連續劇中收視率最好的一部戲,影響情況則是在它之後的華視《七俠五義》和台視《俠義見青天》的相互對壘,打了個兩敗俱傷,結果反而使武俠劇出現疲態,年底中視的《黃飛鴻與十三姨》收視率不僅不如台視的瓊瑤劇《新月格格》和《煙鎖重樓》,也不如華視的鄉土劇《兄弟有緣》。 《俠義見青天》劇照-葉童、劉松仁 一九九五年初,武俠劇還能維持不錯的聲勢,鄭少秋的《香帥傳奇》就取得不錯的收視成績,但年中華視的媳婦系列劇集卻使得鄉土劇風潮大盛,從九五年中到一九九六全年八點檔的收視率冠軍幾乎全是鄉土劇天下,連瓊瑤電視劇《一簾幽夢》,楊佩佩的《今生今世》、《新龍門客棧》都只能拿到差強人意的收視成績而已。 一九九七年全年《施公奇案》幾近一枝獨秀。到一九九八年時瓊瑤的《還珠格格》才終結掉《施公奇案》,那一年金庸武俠熱出現,無線、有線台出現了三個神鵰版本,其中任賢齊版本的神鵰雖然被批評得很慘,但收視率在無線台稱雄,影響所及,甚至使台視把馬版倚天拿出來在八點檔重播一遍,而且還拿到不差的收視率。 一九九九年武俠劇的古龍風較強,雖然焦恩俊的《小李飛刀》並沒有拿到好成績,不過蘇有朋和林志穎主演的《絕代雙驕》倒是在八點檔拿到冠軍了。然而,台灣電視劇接著進入了由電腦特效來刻劃武俠世界的二十一世紀。 台灣不斷有一代又一代的武俠劇輪番上演,不知敘盡了多少英雄人物,繪盡了多少滄海桑田?正可謂:螢幕代有武俠出,各領風騷數十年!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