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風的危險因素
2013/07/06 05:11:39瀏覽224|回應0|推薦1

中風的危險因素

 

中風是全世界死亡和致殘的主要原因。中風致殘還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負擔,每年直接和間接用於中風治療和護理的費用難以估計。如果瞭解中風的危險因素,中風是可以預防的。根據世界公認,中風的危險因素包括:

  高血壓是中風最常見,也是可以治療和預防的危險因素。國內外研究都證實治療高血壓可以降低中風的發生率。舒張壓下降5 -6毫米汞柱,中風危險性下降約42%。也有研究發現老年人單獨控制收縮壓,可以將中風減少三分之一。但高血壓常常會被忽視,因為通常高血壓常處於“無症狀”情況。不測量血壓,往往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病,因此也不會積極治療。

  心臟病是中風另一個常見的危險因素。許多心臟病包括心肌梗塞、房顫等,都是引起中風的重要原因。積極預防和治療這些心臟病,無疑可以降低中風的發生。現在最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和抗凝療法,都證明可以有效的預防中風的發生。

  糖尿病是最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也確認為中風的危險因素。糖尿病不僅可以誘導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還可通過多個途徑使血栓、栓塞的危險性增加。

  頸動脈疾病動脈粥樣硬化影響到頸動脈系統,可以造成頸動脈管腔狹窄,也容易引起微拴子脫落而導致中風。現在醫療技術應用多普勒超聲檢查能很準確的早期發現頸動脈狹窄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如狹窄超過了管腔的百分之五十,則應該早日外科治療,對預防中風是很必要的。

  除了上述危險因素之外,一直被忽略的生活方式也是重要的中風危險因素。例如:

  許多研究證實吸煙是中風的獨立危險因素,吸煙多的人比不吸煙者中風危險性增加2倍。吸煙還可以增加血液的凝聚性、血液粘稠度、纖維蛋白原水準,增強血小板的聚集性,以及增高血壓,增加了中風發生的危險性。

  飲酒對腦出血的發生有直接關係。但對腦梗塞意見不完全統一,有的認為輕度飲酒有一定好處,能擴張血管,對腦具有保護作用.但大量飲酒則加重中風的危險性。由於飲酒可引起高血壓、高凝狀態、心律不齊,這些情況對中風都是危險因素。所以還是少飲酒或不飲酒為宜。

  血脂增高,特別是飽和脂肪酸,容易導致動脈硬化,是中風的重要危險因素。應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飲食,攝入的膽固醇應不超過總熱量的百分之十。

  鹽的攝入攝入鹽過多與高血壓有關,而減少鹽的攝入可以明顯降低血壓,同時降低中風的死亡率。

  有規律的體力運動可以降低冠心病危險性,降低血壓,防治肥胖和糖尿病。但應注意個體化,應強調有規律的鍛煉,適度為宜。老人應尤為注意,每天散步半小時要比不規律的鍛煉和靜坐好得多。以上所述中風的危險因素是最常見的,但也是可以防治的。為了降低中風的發生率,最好的方法是預防為主。


http://blog.xuite.net/xrs3ks77rz25kdq/blog
http://blog.xuite.net/xxv3c9pz3o1vtwr/blog
http://blog.xuite.net/xf1n8zm6wtlg8wr/blog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bqhjyvj&aid=7887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