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教高僧入定察知食肉殺生招致殺劫(淨空法師)(言行心傷害動物昆蟲 不知懺悔彌補與贖罪 則全數施加於動物昆蟲之苦痛早晚於未來某時間點全數回歸自身 並牽連祖先 父母 心愛人 心愛寵"因果業債輪迴死纏")
2013/11/16 07:07:54瀏覽9|回應0|推薦0


戒殺長壽的真相

淨空老法師在了凡四訓講記中,有關戒殺的開示。

善改過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如過在殺生。即思曰。上帝好生。物皆戀命。殺彼養己。豈能自安。且彼之殺也。既受屠割。復入鼎鑊。種種痛苦。徹入骨髓。己之養也。珍膏羅列。食過即空。疏食菜羹。儘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損己之福哉。

在一切動物中是最壞的、最殘忍的、最惡的。老虎、毒蛇只有在飢餓時,才傷害其他的動物。牠吃飽了,別的動物在牠旁邊走來走去,牠動也不動,由此可知,牠殺生是不得已。人不一樣,人並不是到逼不得已才殺害眾生,是任意的殘殺;畜生實在很少造惡業。我們想想,人造的惡業是一切畜牲都做不到的,造的罪業太大了!因此,在六道中我們有什麼值得驕傲!

墮畜生道很苦,但牠不造業,牠在消業障;我們得人身若不學佛,人身有什麼好處?天天在那裡造惡業。畜生消業,我們造業。牠的罪業消了,牠就出頭了,生三善道;我們造業,業果熟時我們入三惡道。牠們準備出來,我們準備進去,有什麼值得驕傲的?這些都是事實真相,我們一定要明瞭。何況一切眾生都貪生怕死,我們殺害牠,是牠沒有能力抵抗。所以說弱肉強食——因為沒有法子抵抗。雖然不能抵抗,牠能甘心嗎?牠要是不甘心,怨恨一定存在,能免得了冤冤相報嗎?

所以諸位真正看到前後因果——太可怕了!不可以不慎重,不能不明理,不可以不曉得事實真相。殺害眾生來養自己,這是大過失!現在認為這是正常的。有些宗教還認為是上帝供給他吃的。如果說這些眾生都是給我們吃的,上帝就不稱其為「上帝」了!上帝又那裡談得上有「好生之德」呢?這一個錯誤的觀念,使我們造作許多的罪惡,自己都不知道,這就是知見上的錯誤。一切眾生被殺害時,被屠割時,你看到那狀況——慘叫的音聲,這就是牠不服氣。佛經裡講:「人死為羊,羊死為人。」生生世世互相殺害報復。所以說吃牠半斤,還牠八兩;欠錢的還錢,欠命的還命——這是因果定律。

我們真正的相信,真正的肯定,我們決定不會有一念殺害眾生之心。為什麼?我不希望將來世世償命。我們決定不會貪圖不義之財。為什麼?知道將來世世要還債。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人自然就安分守己,本本分分了。這絕不是消極、絕不是退轉,是奮發精進,創造自己美好的前途。這一世好,來世更好,求得生生世世都好。沒有智慧,不知道事實真相,是決定求不到的。

這一段文講肉食,我們看到眾生被殺害,那種痛苦的狀況——『徹入骨髓』,殺了牠,拿來養自己,怎麼忍心?何況『食過即空』。眾生貪圖美味,無論怎樣去烹調,知道味道、享受味道的就是舌頭,舌頭以下就不知道了。為三寸舌不知殺害多少眾生!不曉得造多少罪業!

而『疏食菜羹,儘可充腹』,要是說素食沒有營養,吃素食長壽的人很多,吃素食健康的人很多;從小吃素長齋的出家人,肥肥胖胖的、滿面紅光的多的是,怎麼可以說沒有肉食就沒有營養?這都是錯誤的觀念。殺害眾生,吃牠的肉養自己,不但跟眾生結冤仇殺債,還損自己的福報,一個真正的聰明人,絕對不肯幹這種事情。

又思血氣之屬。皆含靈知。既有靈知。皆我一體。

一切動物不但有生命,也有『靈』性,跟我們人沒有兩樣。除了佛菩薩之外,誰知道『皆我一體』?

縱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親我。豈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於無窮也。一思及此。將有對食傷心。不能下咽者矣。

了凡先生一定是全家吃素,因為他曉得道理,他知道事實真相。現在人還有錯誤的觀念——我們大人吃素,認為小孩太小了,怕他營養不良,還要多多給他一點肉食。這個觀念是錯誤的,這是怕他的業障太少,冤家債主太少了,多讓他結一點怨業,如此而已。跟他講,他不相信,還毀謗我們——頭腦太舊了,不懂得科學,不懂得營養。其實不然,他真的錯了!所以覺悟要趁早,愈早愈好;小孩愈小吃素愈好,他的福德根基厚。這正像《無量壽經》和《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所講的「先人無知」,「先人」就是長輩;沒有智慧,使我們不知不覺中犯下了過失,造了很多的罪業。單飲食這一條就不得了,罪業就很重了。

何謂愛惜物命。凡人之所以為人者。惟此惻隱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積德者積此。

不但人有惻隱之心,動物也有,這確實是天性,就是本性的性德。動物的本性跟人的本性不二,不過牠比人迷得更深,才變成了畜生。十法界一切眾生同一個真如本性,所以佛在大乘法裡才說:「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惻隱之心就是憐愛之心、憐憫之心,是從自性裡流露出來的。『求仁』,就是求的這個;『積德』,也是積的這個。希望把仁民愛物之心培養擴大,能夠真正的愛一切人、愛一切物,我們盡心盡力去幫助他們。

周禮。孟春之月。犧牲毋用牝。

『孟春』是初春。古時候祭祀,最大的祭典用三牲——「牛、羊、豬」;普通民間祭祀只用豬。春天用的『犧牲』(祭祀用),不用母的;因為母的懷孕、殺一個等於害兩條命;這是仁慈。

孟子謂君子遠庖廚。所以全吾惻隱之心也。

孟夫子的用心,跟佛法講的「三淨肉」一樣——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因為佛法在印度當時,生活方式是行托缽的制度,人家施捨什麼就吃什麼,不分別、不執著,沒有選擇的。這是大慈大悲,一切隨緣而不攀緣,人家供養什麼就吃什麼。

故前輩有四不食之戒。謂聞殺不食。見殺不食。自養者不食。專為我殺者不食。

這是佛法三淨肉又多加一條——出家人不許飼養畜生,在家人自己養的,自己再殺了吃,實在是講不過去。

學者未能斷肉。且當從此戒之。

實在不能斷除肉食,應當要守食「三淨肉」、『四不食戒』,以培養大慈悲心。

漸漸增進。慈心愈長。不特殺生當戒。蠢動含靈。皆為物命。求絲煮繭。鋤地殺蟲。念衣食之由來。皆殺彼以自活。故暴殄之孽。當與殺生等。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不過短短幾十年,維繫自己的生命,竟然是殺牠以養己。對於一切眾生,無論是有意無意的,虧欠得太多!也由此可知自身造的業有多重!所以佛說:「如果罪業要有形相、體積的話,盡虛空都容納不下。」我們業障有這麼多、這樣重!想到此地,自己警覺心才真正提得起來。如何能對得起天地一切眾生?不但要嚴持「不殺生」這條戒,就是在飲食起居上一定要節儉,決定不能夠糟蹋。

這些話我們只能自己去理解體會,在現代社會上決定是被否定的——怎麼可以『愛鼠』?老鼠對人類是有害的,故常見有「滅鼠運動」!世間人不曉得六道輪迴;這些老鼠被殺死了,會不會有冤冤相報呢?殺牠、滅牠是不是真能解決問題呢?除此之外有沒有別的辦法?沒有殺人不償命,欠錢不還錢的。「因果通三世」,要是真正曉得事實真相,為非作歹的事絕對不能做。你若是做了,還是自己吃虧!想佔人家的便宜佔不到,人家想佔我們的便宜也佔不到。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絕對不會傷害一切眾生,不跟牠結冤,不欠人家的債,自己這一生心安理得。世間唯真誠、清淨、慈悲,才能解決世人所無法解決之難題,所以佛經不可不讀。

而殺生可分為二種:一種是直接殺、一種是間接殺,造了這兩種殺業的因,積久了遇上了緣,就結成刀兵劫的果。那麼什麼叫直接殺跟間接殺呢?屠夫就是直接殺豬、殺羊、殺牛,叫直接殺;因為我們天天要吃肉,屠夫才宰殺,他是為我們而殺的,這叫做間接殺,這兩種就是殺因。」

宋朝高僧入定後觀察,得知安陽將發生刀兵劫

在宋朝徽宗皇帝時代,北方的金兵向南攻下來,所到的地方,都通通被金兵焚燒殘殺;尤其是河南的安陽鎮,所遭受的災禍最為慘重。當時在安陽的地方,有一位高僧能入定觀察因果的事情!安陽的人覺得這樣慘重的災難,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是其中必定是有緣故的,就去拜問這位高僧,高僧就對大家說:「因為安陽的人過去所造的殺業,比別的地方多的緣故;所以這次所遭受的刀兵劫災禍,亦比別的地方利害;可是這個殺業的報應,還沒有盡,刀兵的災害還會繼續而來。你們安陽的人趕快回心轉意戒殺,就可以減輕將來的惡報。」但是安陽人大家都不相信這位高僧的話,依然還是大殺特殺;以後連續好幾年,兵火連綿,安陽人民每次都是慘遭屠殺;後來才相信這位高僧的話是對的,可是已經來不及了。這公案證明了:殺生是因,刀兵劫是果。

在一九三○年代捷克的新羅瓦市,曾經舉行了一次萬國茹素大會,其中有一位英國華爾緒博士他說:「要想避免人類流血,便須從餐桌上做起。」這兩句名言,非常動人!正與我們佛教的因果關係相合,雖然他並不是佛教徒,也知道戒殺的重要,因為我們佛教老早就說:「欲免世上刀兵劫,除非眾生不食肉。」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