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問題
作者:buddi.bbs@bbs.nsysu.edu.tw (laic), 看板 religion
標題:素食問題9之1:學佛與素食無關?
時間:中山計中美麗之島 (Wed May 8 08:01:45 1996)
路徑:maple!news.cs.nthu!news.cis.nctu!news.cc.nctu!suncc.ccu!news.nsysu!For
飲食是一種習慣,偏愛某一種飲食更是一種習氣。對於一般的人,我們尊重其個別的飲食習慣;對於學佛的大乘菩薩們,我們卻不能不以去除肉食之殘忍習氣相惕勉!
非學佛人士,固然多不信佛陀經典之言,也不為慈悲的理由,只因相信素食有益健康,就有很多人奉行健康素食。而學佛的一些菩薩們,誦讀佛陀的開示:「夫食肉者,斷大慈種。」「若佛子,一切肉不得食。」「菩薩欲利自他,不應肉食。菩薩慈念一切眾生,猶如己身,云何見之而作食意?是故菩薩不應食肉。」……不但不能信受,不能奉行,只因貪圖口腹之慾,只為縱容肉食習氣,還要編造一些「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似是而非的理由,來寬容自己的過惡,來掩飾自己的不安,卻也因此而混淆了正確的知見。一盲引眾盲,相繼入火坑,不得不令人憂心忡忡。已有甚多前輩提出辨正,唯此洶洶之論,仍到處充斥。晚學不避鄙陋,謹就幾項常聽到的謬論,略抒淺見,與諸位仁者共切磋。
問題一:學佛與素食無關,因為佛陀也吃肉,包括一些慈悲方便的法師們,最常提到的就是:佛教講究的是心地法門,學佛與素食並無絕對關係;況且原始佛教時期,佛陀與其弟子是葷素不擇,也是吃肉的。
答:不錯,就有限的歷史資料來考察,佛陀及其弟子應是葷素不擇的。但是,請不要忘了,佛陀與其弟子過的是「托缽乞食」、「次第乞食」、「日中一食」,在視眾生平等之前提下,為眾生作福田而接受供養。其葷素不擇,不是不擇,而是不能揀擇。
如果今天,吾人也是過的托缽次第乞食,日中一食,且堪為眾生作福田,那麼吃素也好,吃肉也好,根本就沒有爭議的餘地。如果吾人住的是舒適的華屋,吃的是豐盛的三餐,甚至外加零食消夜,我們憑什麼拿自己的貪慾享受來與佛陀聖潔的悲心相比擬?如果我們今天講的是大乘佛法,行的是菩薩道,憑什麼我們僅僅在吃的一項卻要援引小乘佛教因應特殊背景的飲食方式?要講大乘就講澈底的大乘吧!
小乘行者,目標在:「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日中一食,僅為存養行將厭離的肉身。而大乘行者,日日勸發菩提心,為的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利利他,覺行圓滿。如果還要以眾生的生命來滋補造業的肉身,來助長難填的貪慾,憑什麼可以自稱或被稱大乘菩薩?南傳佛教國家之僧侶葷素不擇,吾人可以接受;密教的喇嘛因蔬菜匱乏而不得不吃肉,吾人可以接受;倡言「吃肉是要超度牠」,卻是對我佛的一大污蔑!至於在吃素這麼方便又這麼美味的今天,卻仍堅持可以吃肉的人,請在高談大乘高談菩薩道時,切記「依法不依人」的教誡,因為大乘經典,斬釘截鐵:不應食一切肉!
問題二:享食三淨肉,不妨菩薩行
答:所謂三淨肉,指不聞殺,不見殺,不為己殺之肉也。幸有三淨肉,讓有些人因之吃得頗為心安理得,甚至還要引用孟子「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之言,來大大讚揚其仁者胸懷與菩薩無異。殊不知如此的「君子」,乃是掩耳盜鈴的駝鳥心態。殺生罪名由他人背負,鮮美肉食歸我享用,自私自利,還要玷污菩薩令名,真是可悲可恥!
佛陀早就說得很清楚:「凡殺生者,多為人食;人若不食,亦無殺事,是故食肉與殺同罪。」別人殺生,食者原是共犯,造的是共業,我如不食,別人殺生何為?佛陀所以聽許食三淨肉,乃是悲憫眾生習氣難改,欲令漸次斷除。
所謂:「是因事漸次而制,當知即是現斷肉義。」食肉之人,當懷慚愧心,懺悔業習深重,漸次禁絕。豈不見經典上的菩薩,往往為救眾生捐捨頭目腦髓手足而在所不惜,那有看到為滿足食慾而貪眾生肉的菩薩呢?
請「隨緣」吃肉慣了而高唱不必「執著」吃素的同修三思啊,畢竟有些習氣不靠執著是不會勇猛精進地去破除的。沒有「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我執,何來「依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寧代眾生下地獄,不將佛法作人情,無情的棒喝,可以醒覺眾生的顛倒,請不要再濫作人情地說:「吃三淨肉無妨」了!
問題三:吃素如可成佛,牛羊早已成佛
答:說這話最是荒繆,最是害人。本來就沒有人提倡吃素可以成佛。大家都知道,吃素是為了長養慈悲心,為了不與眾生結怨,而這正是成佛的增上助緣。即使只為了往生西方,「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往生彼國。」請問:食肉之人,是不是在毀壞善根?是不是在折損福德?是不是在障礙因緣?素食之人,善根因緣日日增長,不求功德而功德自在。
至於牛羊吃草而不害生靈,乃是業報所牽,因無願力支持,固是不能成佛。然其不殺生不再造殺業,自有一份消業之功德,自有翻轉人身之一日。萬物之靈之吾人,殺業日造,何愁不有墮落畜生道之時。「從人食羊,羊死為人,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啖,惡業俱生,窮未來際。」除非不信因果,而既不信因果,也就沒有吃不吃素的問題了。
問題四:慈悲應重人本,不必執著吃素
答:不錯,佛陀說法,雖認為眾生皆有佛性,眾生一概平等,然此是菩薩境界,我等凡夫,固應以人為重。問題是:提倡人本,與提倡素食並不相妨。如果人與畜生必須犧牲其一,當然優先犧牲畜生;如果人與畜生僅能救援其一,當然優先救援人類。不過,對人慈悲,並不必捨棄對動物之慈悲;提倡人本,也沒有任何理由可以縱容發生肉食。
常常聽到:「某人雖持齋,心卻很壞,對人很不慈悲,吃素又有何用?反不如某某人,雖不吃素,卻仁慈良善,行同菩薩。」持此論者,犯了以偏概全之病。況所謂他人表現之良惡,原是我欲心之投影;且人與人之恩怨愛憎,緣於因果之牽繫,是相對互動而尚可自主;畜牲由於愚癡,其被宰被食則顯得極為無辜而絕不能自主。修養好壞是個人功夫,不吃肉卻是本分事!不食眾生肉,自不造直接間接之殺業,三毒不除,自須背負禍災苦惱之果報。食肉而心地不善者頗多,又何獨責食素而不良善者呢?又何獨不表彰食素又良善的呢?
關懷一切生命,尊重一切生命,救援一切生命,始是真正慈悲之展現。如果提倡人本,卻任意犧牲了動物的生存權利,甚至忽視了動物被殺的苦痛來滿足吾人口腹之慾,把滿足食慾的快樂建築在眾生死亡的恐懼哀號掙扎上,又有什麼資格高喊:「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何況這些不甘而死的眾生,將來必然成為吾人障道之惡因緣。菩薩道講的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大慈大悲,殺生食肉卻是最最殘忍最血腥最慘無人道,「心好就好,食肉無妨。」唱此調的人,請多摸摸自己的良心吧!
問題五:行菩薩道,六度以布施為首
答:千真萬確,六度波羅密以布施為首。雖然,我們的社會,往往忽略了法施與無畏施,而過度地強調財施的功德。法師說法,居士講演,都不忘了要呼籲大家有錢出錢,供僧有功德,建寺有功德,救濟有功德……出錢越多,功德越大,君不見功德還可以分好多等級呢!不過不論如何,肯發心布施的人,「慈悲喜捨」具足,已邁上菩薩大道矣,值得吾人頂禮讚嘆!
問題在:當有人一邊鼓勵布施,讚嘆布施,一邊卻倡言素食與修行無關時,我們要特別嚴肅地指出一個被忽略的事實:吃肉是極度嚴重的反布施之惡行!
祖師有言:「吃肉是你的福報,不吃肉是你的功德。」前已言之,不吃肉原是吾人之本分,吾人不希望功德而功德自有,吃肉卻足以折損福報。末法時期,愛慾纏縛業障深重的我們,又有多少福報可以耗費?又何德何能,讓那麼多的眾生被迫布施他們所愛惜的生命肉體,來滿足我們的口腹?即使是「汝負我命,我還汝債」,吾等行者,又何忍冤冤相報,而「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力行布施的大乘菩薩們,請正視此一反布施的肉食惡行吧!
問題六:植物亦有生命,素食也是殺生
答:植物確有生命,亦有源於單純神經作用之感覺,與動物不同的是,植物沒有「情識」,屬於「無情生」。此是「聖言量」之說,教外人士可以不知不信,學佛人士如果也不信便罷了,卻不能對下列事實視而不見或顧而之他:
動物的生命型態與植物完全不同,卻與人類近似。拋開靈性智慧不談,多數我們食用的動物,其外貌幾與我們人類無異,一頭雙眼雙耳雙鼻孔一嘴巴,有四肢,有皮毛,有心肝脾肺胃大小腸。至於其內在,愛慾貪嗔,惜生怕死,臨宰時之哀號掙扎觳觫恐懼,與吾人遇難毫無兩樣。了解此一事實,卻還能泰 然扮演「遠庖廚」以大快朵頤之「君子」,其仁心何在?慈悲何在?至於植物,當其成熟之際,似有主動誘人摘食之傾向,而摘食之後,多數並未死亡,甚至孕育更多之新生命。即不如此,吃食植物,並無血腥恐怖之情境,與動物之宰殺根本不可相提並論。
「動物解放」的作者彼德辛格有言:「我們通常買牛肉豬肉或雞肉,都是裝在乾乾淨淨的塑膠袋中,很少還在流血的,因此,我們很少聯想到,這一包東西曾是活的,是會呼吸,會走,會痛苦的動物。」(孟祥森譯〈誰知盤中飧 粒粒皆殘酷〉)或許有人甚至故意有此盲點,才會把植物動物的生命型態看做一樣,而吃得欣然無愧。
但是無論如何,吾人都不能不承認:人類總得維持生存,如果可以不生存,談什麼學佛什麼素食都沒有意義了。為了生存,就得選擇一種最不殘忍最具靈性最完美的飲食方式,而這種方式,正是素食!
標榜菩薩行的我佛弟子,請不要再找任何理由來掩飾自己的貪慾了。為了健康,為了慈悲,為了廣結善緣,請務必戒絕「反布施」之肉食吧!
問題七:葷素不擇,何以亦能成佛?
答:素食不能成佛,卻是成佛之助緣。佛在世時期,眾生之福德因緣與今日迥異。佛法之可貴,在其應病與藥,對機說法。白牛車固佳,羊鹿車亦不惡,功用大小有別耳。不同因緣,不同發心,不同根器,當授予不同之最適合修行法門。
原始佛教時期,行者強烈趨向灰身泯智,出離世間,故目標僅在「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只求一己之涅槃寂滅,並不標榜「大慈大悲」,與佛陀之發心並不同。其次第乞食、日中一食,雖葷素不擇,卻與一般人之不擇有異。蓋彼等宿世福德具足,堪為眾生作福田;更重要者,「少欲知足」,於食於味「心不染著」。既不染著,或葷或素,均不礙其「梵行已立」,則其能證果(應不等於成佛也)亦無庸置疑矣。(今之持戒精嚴者,大多過午不食而已,然過午不食又不必然於食於味心不染著也。)
問題八:提婆達多提倡素食,佛陀為何反對?
答:提婆達多為遂破僧之陰謀,標揭苦行之「五法」,曰:「盡形壽乞食,盡形壽著糞掃衣,盡形壽露坐,盡形壽不食酥鹽,盡形壽不食魚及肉。」乃引起釋尊之評斥。
印順導師說:「提婆達多的五法,是絕對的苦行主義,盡形壽奉行而毫無通變。自以為『出家求道,宜應精進。瞿曇沙門亦有此五法,但不盡形壽,我今盡形壽受持此法。 』釋尊是中道主義...... 揭示了不苦不樂之中道行...... 是有變通性、寬容性、多方適應性的。...... 而調達卻重於苦行,以為八正道不夠精進,修精苦的五法,才容易得道。這是落入苦行主義 ,所以是『非法』。」
又說:「中道的佛法,不重於事相的物欲的壓制,而重於離煩惱, 顯發心清淨性,解脫自在...... 而提婆達多的五法,卻是重於物欲的壓制,越著重方面,亡越流於苦行。」旨哉斯言!竊以為:「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欲車行必驅牛而非驅車,此祖師之妙譬也。
我佛深知眾生習氣之重,渴愛之深,唯有畀以正確知見,始能不染不著。故說法重點在引導眾生入正知正見,並不刻意論及枝末之飲食問題。蓋知見不正,智慧未開,悲心未啟,欲強行壓抑肉食之渴愛,改變肉食之習氣,實於修行無益而有害也。提婆達多主張不食魚肉,而佛陀不贊成,非不贊成不食魚肉,實反對提婆達多不合中道之絕對的偏激的苦行,亦即反對其不正確的知見也。如同今日吾人反對吃素可以成佛之說,卻不反對素食之本身也。
問題九:有云:「素食不等於清淨食,不殺生和素食是二件事。」是嗎?
答:持此論者曰:「僧食就是時食,不非時食,日中一食,一坐食,不夜食。........若不違犯僧食,不論素食肉食都是吃齋。」又曰:「受不殺戒不是吃素,而是慈愍於一切眾生,不害眾生命。........若已死之畜生,死魚死肉是可用的物資,吃魚吃肉不叫殺生,只叫吃魚吃肉。」
如果吾人少欲知足,不貪美味,如果吾人吃只是吃,心不染著,前已言之,如此並不妨礙「梵行已立」。如果吾人不能少欲知足,心不染著,那麼還是少唱高調吧。
某所謂「活佛」大言不慚的說:「我大口喝酒,大塊吃肉,吃酸喝辣一起來,我才是保持(佛制的)傳統。」竟忘了佛陀早就預言:「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何況,死魚死肉絕非本來就是「可用的物資」,牠們原本是活的,是貪生怕死的,絕大多數是為不特定的葷食者而被殘忍地屠殺的。
我不親殺伯仁,伯仁卻是因我而死!愚見以為,聲聞道是屬「理性的」,菩薩道則是屬「感性的」。理性的梵行止於不殺,感性的梵行則由不殺進而護生救生。學習大慈大悲「與眾生樂拔眾生苦」的菩薩行者,請不要再自欺欺人了,暫時改不了肉食習氣,且懷一點慚愧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