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中后里止鼾石墨烯枕頭工廠批發商 台中潭子石墨烯枕頭加工廠 台中豐原記憶枕頭工廠批發商
2022/04/19 15:53:41瀏覽26|回應0|推薦0

德侑實業有限公司設立於民國92年,憑藉著對複合材料的專業,以獨特的專業技術長期為各大品牌OEM、ODM提供產業全方位服務。

我們每天有1/3的時間需要枕頭先相伴。這也是身體、器官獲得休息的寶貴時刻...偏偏,我們卻很容易因為睡到不適合自己的枕頭,睡得輾轉反側、腰酸背痛,又或還沈浸在白天的煩惱、緊張明早的會議、害怕趕不及早上的飛機等等...讓我們的睡眠不夠優質、不夠快樂、沒有辦法快速入眠。

德行天下創辦人有鑑於過去開發各類生活產品的經驗,便想利用本身所長,結合各類複合材料的特性,投入枕頭開發的行列。

從枕頭模具開發、材料研發、創新製造到整合顧客需求過程中,了解到一款枕頭的製作,除了要解決一般乳膠枕悶熱且不透氣的問題,更要同時兼顧到人體工學的體驗性,創辦人常說:「一個好的枕頭,支撐透氣兼顧,仰睡側睡皆宜,才能每天快樂入眠。」

現在導入石墨烯加工技術,讓枕頭的功能性更上一層樓

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強度、柔韌度、導電導熱等特性。它是目前為導熱係數最高的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熱傳導性能

德侑實業有限公司為了替自己身邊重視的人們做好一顆枕頭。不論是在外形,還是在舒適度上都能達到最好的需求,即便現今許多的工廠因成本上的考量,顧了外形,忘了內涵,但德侑實業依然不忘在品質上的「堅持、 執著」。

引進先進的加工技術,就是要給消費者最佳的產品

開發、研究、創新以及對材料的要求是德侑實業開發枕頭的初衷,憑藉獨特的專利技術將極其珍貴的天然乳膠與千垂百練的備長炭完美結合後

創造出獨家環保無毒的TakeSoft 徳舒孚專利綠金乳膠;乳膠材料,備長炭,石墨烯應用提高到更高的層次。

同時具備防霉、抑菌、透氣、除臭、遠紅外線等五大功效,並榮獲多國發明專利。

生產過程採用專線製造專利乳膠材原料,全自動化生產保證品質與產量穩定,達到品牌客戶的最高要求。

石墨烯枕頭製作開模一條龍:

選材品管

原料調配

成品製造


包裝設計


若您有枕頭開發構想或是想OEM自己的品牌,歡迎預約現場諮詢,體驗無毒的TakeSoft 徳舒孚專利綠金乳膠做製作的枕頭,用最專業MIT精神幫助您打造你的專屬品牌。

德行天下:

地址:427臺中市潭子區雅潭路二段399巷200 -7 號
電話:04-2531-9388
網址:https://www.deryou.com.tw/contact.php

RR1515CEFE15ERFE

文/高致賢   我1937年出生于青龍山溝溝里的一個世代農民家庭。那年的干支紀年丁丑,屬牛。那時還是舊中國,耕牛屬于當時當地農家的大財產,父母就給我取名致富,這就是父母對我的最大希望。山區農家除了耕地就沒有其它出路,努力耕地就是我的前途。實事求是地說,我天資聰穎,我村里設了一個私塾,請的先生是我的表哥文子奇,媽媽就隨時帶我到教室外旁聽人家讀書,在父母和表哥的引導下,我三歲開始背誦古詩,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雖然有許多字不認識,跟著大人讀“白口書”,但是我能包本背誦出來。因家窮交不起學米(費),不能進校讀書;而且當時當地的風俗習慣必須7歲才能拜孔圣人像入學發蒙。我5歲時,村里的私塾就垮了,我7歲時,老人們苦掙苦扎,送我到鄰村讀了兩年私塾,而且第一年因教室失火中途而廢,實際只讀了一年半就失學回家牧牛、砍柴、割草、干農活。新中國在北京成立兩個多月后,1949年12月我的家鄉才解放,那時我已經成為地道的農民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百廢待興,國民經濟發展,國家需要各種各樣的科技人才,教育事業迅速恢復發展,實行春秋兩季招生。但我已經承擔起奉養父母的責任,不能進校讀書了。我們村里開辦夜校掃盲,我就充當教師之一,還不時幫助土改工作隊的同志填寫一些報表,使我的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農業互助組成立,我當了記工員,1956年春,村里成立了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我父親到高枧鄉合作醫療診所工作,家里生活有保障了。是年秋天,我以同等學力考取畢節師范學校初師部;1958年提前畢業分配當教師。當我教學生們唱起:“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的時候,師生都感到無比的自豪!   1961年,國家對于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大方縣文教局保送我帶全薪、全脫產到畢節師范學校中師部進修3年,使我的文化知識和寫作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畢業后,回到鄉村辦學,目睹三年困難時期過后的國民經濟恢復發展很快!文化教育也隨之磅礴發展!   1965年我被調縣文教局教研室工作,次年調縣委宣傳部從事專職新聞通訊,使我寫作的一技之長得到充分發揮,開始在省級報刊發表作品,文革初期,我因此受到監督勞動,只能在勞動之余悄悄讀書、習作,但不能發表……   粉碎“四人幫”,罪惡的文革結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改革開放,祖國迎來了科學文化的春天,文革中停辦的報刊雜志很快復刊,各級各地紛紛創辦報刊雜志,發表作品的園地如雨后春筍;改革開放的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為作者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寫作素材,稿費制度恢復,作者可以按勞取酬,更加提高了我的寫(創)作積極性。后來,我被調到縣電臺從事專職新聞工作,如魚得水,除了年年超額完成本職工作任務外,還創造了在地(市)級以上的各級新聞、文藝、理論報刊電臺等媒體每個工作日發表一篇(次)作品的記錄,在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國家級媒體發表的作品也不少!因此,我于1987年就先后破格晉升記者,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貴州分會。成為大方縣有史以來第一個獲得記者職稱和作家頭銜的人,國民經濟與科學文化比翼齊飛的成果在我的身上得到體現!   1998年退休之后,我旅居深圳。改革開放排頭兵的深圳,新鮮事物更多,寫作素材豐富,想不寫都不行,我得以充分發揮余熱,一直寫作不斷,成果豐碩……   而今,我已編輯了20多部書稿,并由國家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我的回憶錄《快樂人生》、散文隨筆集《鄉音悠悠》和雜文集《心口常開》等8部專集和多部合集,還有一批待出版的電子書稿,因此,有文友戲稱我最牛!我說:要說牛也可以,但是。必須知道:“祖國牛了我才牛”!為什么?舊社會只讀兩年不滿私塾就失學的我,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7年之后,我才正式讀了5年書,其中,初師兩年的書學費、食宿費全由國家提供;中師三年帶全薪脫產(不工作)進修,我正式讀書5年,全是國家免費。這種讀書條件只有新中國才能辦到!這使我深深感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我高致賢的讀書。   不難設想,如果沒有新中國的成立,僅憑那兩學私塾都沒有讀完的的我,能在國內外發表幾百萬字的文章、出版七八部專集?   作品能收入中國新文學大系?   創作手稿能夠與齊白石、林語堂、魯迅、馬克思、恩格斯等中外名家的手稿一起,經過多家公司聯手推進手稿審核,哈佛大學完成手稿目錄的轉換而入選人文社會科學“發表之家”官方網文獻的資料大全手稿列表嗎?(見附件1)   在全球推出35名網絡作家簡介(其中,俄羅斯10名、中國5名、美國3名、加拿大、意大利和印度各2名;法國等10個國家和中國香港各1名),我能榜上有名嗎?注:此條信息來源于:【www.inbooker.com/zh...-2018-12-20-快照-預覽”的條目】,沒有祖國現代科技的發展,我怎能成為享譽國際的網絡作家?(見附件2).   我之所以能夠在寫作上取得一些成就,全靠黨和國家的培養和教育。吃水不忘挖井人,心甘情愿報黨恩!黨的恩情如何報?   我除了將已經出版的專集與部分合集獻給國家和本省、市、縣圖書館外,其余幾千冊,均先后贈予我縣將近500所公、民辦中、小學以及全縣鄉、村的文化站、室。受到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所以,一些朋友稱贊我“牛啦”!   我說:是的,一路走來,已進83歲的我!72周歲時寫了一首《祖國屬牛我屬牛》的小詩。講的是我出生于193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于1949年,按干支紀年法,我和新中國皆屬牛。十年過去了,經過仔細推敲和深入體驗,我深感那個標題要改為《祖國牛時我才牛》。為什么?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我雖然屬牛,那也不過是一頭帝國主義列強刀俎下的菜牛!新中國成立了,自己成了國家主人,才有耕作自己土地的自豪感!國家給予我很好的工作條件,我才能取得優異成績,個人的命運和祖國的興衰緊緊連在一起!   只有在改革開放新時代的今天,在拓荒牛改革開放再起步的深圳,我才能成為不用揚鞭自奮蹄的一頭老牛!記得有一篇網文寫道:“沒有祖國,你什么都不是”,是的,我還想補充一句:祖國不強,你也強不了!不是嗎?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我最多不過是能夠每年鬼節寫點包燒給亡魂;平時寫點借條、欠條、當契、賣契的農民,哪能成為成績不錯的記者、作家?   2019.4.5.于深圳   作者簡介:高致賢,漢族,1937生,貴州大方縣人,作家、記者,先后任過教師,宣傳、青年、文化、文物專干,黨政秘書,專職記者,文聯常務副主席,政協常委等。 +10我喜歡

古蓼大地,歷史原因形成的城西湖平原是淮河的蓄洪區,也因此留下了肥沃的土壤,這里的農業一派生機。   夏季,一望無際的稻田,在風中翻動著綠色的波浪。稻花是大自然對稻田的饋贈,空氣中到處彌漫著夾雜泥土氣息的稻花香,正是“稻花香里說豐年”。   一花就是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一個村子上。一花來到這個村子至少十年了,村民們無法確切的記起一花是哪年來到這個村子的,但是記憶猶新的是一花來的時候正是稻花飄香的季節。沒有人能夠確切的說出她來自哪個省份,也無法正確的說出一花到底叫什么,只知字音如此,村民們知道猜測一花居住的地方比這里窮。   一花在戶籍系統登記的名字叫李一花,現年28歲,老公叫唐世界。說起唐世界,村里人再熟悉不過,祖祖輩輩居住在這里,唐世界兄弟兩人,父親死的早,母親一手把他兄弟倆拉扯大,起早貪黑的忙活,十幾年前,哥哥成家。唐世界皮膚黑黑,個頭不高,與母親一起生活,家中可謂是家徒四壁,唐母最盼望的就是能讓唐世界娶上媳婦。然而一年又年的晃過去,唐世界直到三十四、五歲的年紀仍是孑然一人,一直未能終成眷屬。像唐世界這樣的單身漢,在這個地方有個俗稱叫“老桿”,在這片土地上,哪個村子里沒有幾個乃至十幾個這樣的“老桿”,人們早就習以為常了。十來年前,從云、貴、川等更貧窮的地方過來的女子到這塊土地上安家落戶成為一股潮流,恰恰是這一股“潮流”,解決了很多像唐世界這樣“老桿”的終身大事。村子里的單身漢、離異、喪偶的一些老爺們完成婚姻大事的捷徑就是從遙遠的云、貴、川之地娶個女人做老婆,而這些人是怎么來的,什么目的,是哪的人,外貌如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老桿”終于能結婚了。唐世界也不例外,家里到處借錢,風風光光辦喜事,唐世界滿面春風的娶了年方十八的一花,從此村子里、唐世界家便多了這個叫一花的女人。   兒子終身大事完成,唐世界的母親自然高興不已。一花,雖說不是貌美如花,倒也面容姣好,個子還比唐世界高了一頭,唐世界的母親總算了卻了自己的心事。婚后的一花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一花跟著村民學習插秧、種麥、收莊稼,很快就熟悉了這里的農事操作流程。一花比村里的人更勤勞,烈日下,一花或扛著鋤頭,或帶著鐮刀,在田野里打理自己的莊稼,她揮動鋤頭、鐮刀的時候是那么的有力、帶勁,她不怕汗水濕透衣服,依舊是辛苦勞作。一花明白只有努力、只有奮斗,才會有美好的生活。農閑時唐世界干些瓦工,家中被一花收拾的干凈利落,一家子生活其樂融融。一時,村里人七嘴八舌的討論唐世界找了個好老婆成為熱門話題。   一花和唐世界的生活不斷向美好發展,不久,他們便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了孩子生活過的雖然艱辛,但苦也快樂。晃眼間,四年里他們接連有了三個孩子,三個小孩的吃穿用度,還有超生需要繳納的社會撫養費(通俗稱罰款),使生活的壓力陡然增加。在一個農忙季節后,唐世界跟一個親戚到了北京,在北京找到了一份送報的差事,家里一大攤子就交給了一花和婆婆。   知道或者說認識一花是在一年的插秧季節,轄區和周邊轄區派出所多次接到報警稱有人睡在路邊不省人事、有人要跳河自殺、有人在街上裸奔……經出警后了解方知此人名叫一花,正是唐世界的老婆,一花年紀明顯不大,但披散的頭發中隱隱能見的是憔悴的臉頰,此時的一花已經不再是先年的她了,她瘋了。認識一花的人都不禁暗自唏噓,多好的人怎么就精神失常了呢?   一花何時開始患上精神病無法確切說起,是在得知唐世界被檢查出患有肺結核疾病時,還是在其婆婆為了三個孩子戶口,快忙的跑斷小腿無果時,還是在為三個不相上下的幼兒每日生計發愁時?無人曉得,但一花確實瘋了。               正是夏忙季節,又一次把精神失控的一花送回家時,已是夜晚十點左右,一花的婆婆仍在地里忙著收割麥子,在得知兒媳被人送回才扛著農具匆匆趕回家中。在讓一花下車時,她卻死死抓住車門,用盡全身力量不愿下車,無奈我們只能強行將其拉下車送回家中。一花家是三間瓦房,中間堂屋,西面一間是一花和唐世界的臥室,東面一間是婆婆的居所,屋內擺放凌亂,在東屋內一張老式木制床上,錯落的躺著三個皮膚黝黑的孩子,孩子們正睡的香,能看見孩子腿腳上還留有泥巴。在鄰居幫忙下,把一花送回到自己屋里,無人看管一花便被鎖在屋里。   一花的婆婆老淚縱橫,訴說著自己的不幸,兒子患肺結核為了掙錢仍在北京送報,農忙未歸。家中全靠自己和鄰居的幫忙,一花的精神病越來越厲害,這已經不知是第幾次跑走又被送回,年邁的她無能為力,只能把精力放在三個孫子和農田上,依舊起早抹黑的忙。   稻秧已經插上,秧苗正在旺盛成長,不斷的接警出警,一花跑了被送回,送回后又跑。家中一貧如洗,同為農民的親朋又能幫到多少呢?田野里,稻子已經打泡、抽穗,又是一個稻花香的季節。近期沒有接到關于一花的警情,有一天有位老農在灌渠河內發現一具女性尸體,經現場勘查、法醫尸檢等程序證實,女尸正是失蹤的一花,排除他殺,系溺水而亡。一花死了,知道的人無不深感惋惜,或許對于一花來說這也是種解脫吧。唐世界終于回來了,他把一花的骨灰埋在家里的一塊稻田中。   時間很快沖淡一切,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會記起一花,村里的生活平靜如初,一切照舊。因為新的政策,一花的三個孩子都入了戶,上了學,國家也將精神病人納入了政府救助管理范圍。唐世界咳嗽的越來越厲害,他看起來面黃肌瘦,皮膚更加黝黑,常常會陷入沉思,是在思念一花,還是在憧憬自己孩子有一天長大了能夠出息,能夠救苦救難,能夠大有作為,能夠耀祖光宗……   三個孩子尚且不懂什么是苦,什么是憂,在稻田埂中自在的玩耍。一陣風,古蓼大地上稻秧如波浪翻滾,一股夾雜泥土的淡淡的稻香在飄蕩。又是稻花香的季節,多少稻花香的季節,稻花依舊香如初。 +10我喜歡

商佃剛,中學語文高級教師。     脫  險       九歲的小強生活在南方一個山清水秀的小村莊。 暑假中,父母外出打工了,他一個人住在家里。這晚的天氣異常悶熱,到了后半夜,稍微涼快了些,他終于睡著了。他睡得好香甜啊! 突然間,電閃雷鳴,大雨傾盆而下。當驚天動地的洪水像猛獸一樣呼嘯而至的時候,他被驚醒了。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就睡了一覺的工夫,自己的村莊就被無情的洪水吞沒了。 驚恐中他只摸到一條短褲急匆匆穿上就跑出了屋子,快速爬上了院子里一棵高高的楊樹,一直攀到了臨近樹梢的地方。不長時間,洪水也跟著爬了上來,漫到了他的腰部。迅猛的巨浪狠狠地沖擊著他的臉,他的上身,突然他的短褲竟然也被沖掉,渾身光溜溜的了。也顧不了許多了,他使出吃奶的勁死死地抱著只有胳膊粗的樹枝。 這樣堅持了幾個小時,他又冷又餓,渾身乏力。他想到了在外打工的父母,難道我就這樣被無情的大水沖走,再也見不到他們了嗎?我還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我多么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啊!想到這些,淚水像斷線的珍珠簌簌落下。 終于,天蒙蒙亮的時候,他看到了遠處的沖鋒舟,看到了沖鋒舟上身著橄欖綠外套粉紅救生服的消防兵,沖鋒舟正朝著他所在的位置快速沖過來。他趕緊低下頭在胳膊上使勁擦了擦淚水,專注地望著,望著,他黯淡的心里燃起了亮光。 不好,水浪太猛,沖鋒舟被打翻了,沖鋒舟上的戰士都被巨浪卷走﹍﹍小強緊緊地閉上了眼睛。 等到再睜開眼睛的時候,他看到了一個粉紅的小點,在激流中向他靠近,他慢慢看清了,是一位年輕英俊、上嘴唇長著一顆黑痣的消防兵,正艱難地向他游來。近了,近了,越來越近了。突然一個猛浪撲來,把年輕的消防兵打翻﹍﹍小強又一次絕望地閉上了雙眼。 小強已經不愿睜開眼睛,就這樣緊緊的閉著。不知過了多久,他突然感到自己的身子被摟緊,他聽到了一聲親切的呼喚:“小弟弟,我來救你了,來,快穿上救生服!”他打了個激靈,猛地睜開眼,吃驚了。他看到的是剛才那位年輕英俊、上嘴唇帶痣的消防兵。小強趕緊聽話地穿上了救生服,兩個人抱在了一起。小強的身上暖和起來,他的心里也熱乎乎的了。 游來的消防兵叫大壯 ,大概父母當初給他起名字的時候希望他身體強壯,其實,大壯的身體也不算強壯,他只有十九歲,當消防兵只有一年多。雖說平時會游泳,也只是會狗刨而已,而且只在風平浪靜的小河里游過。今天,他自告奮勇,沖過巨浪來救小強,但費力地游到小強身邊時,體力已經嚴重透支。沒辦法,現在兩人只能等待救援了。 過了一會兒,消防兵大壯開始和小強拉起了家常。他和小強拉了很多,拉家里的父母,拉學校里的老師和同學,最后竟拉到了未來的理想。他微笑著問小強,你未來的理想是什么呢。    “長大我也要當兵,像哥哥你一樣!”小強提高了嗓門十分堅定地說。 是嗎?大壯覺得渾身的熱血往上涌,眼角有晶瑩的液體似乎要溢出來,他把小強抱得更緊了。 洪水平緩了些,一艘沖鋒舟沖了過來。大壯和戰友們一起將小強抱了上去。 +10我喜歡

( 心情隨筆中彰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64hpmj350632&aid=173450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