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主編:陳逸婷

9月6號,桃園地景藝術節在舊海軍航空基地舉行開幕晚會,反對桃園航空城徵收的居民,利用桃園縣長吳志揚致詞的時候,衝向舞台前,想要拉起布條抗議,現場音響聲震耳欲聾,十來個人,在數萬人的舞台前,被警方及便衣人員拉開、抬走,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他們被帶到海軍基地機堡內臨時設置的派出所,警方圍起一道人牆,把他們圈在裡面。

在機堡內,居民持續地與警方推擠,想要衝出機堡,幾番拉扯,居民蔡美齡受傷倒地,無法行動送醫,衝突才算告一段落,在吳志揚面前抗議不成,他們於是離開主舞台現場,來到「黃色小鴨」作者,荷蘭藝術家霍夫曼為今年地景藝術節打造的巨型「月兔」,總算把布條拉了起來,引起遊客的圍觀,居民紛紛表述家園將遭到徵收、迫遷的情形,也有人零零星星地對他們報以掌聲…

地景藝術節開幕晚會,航空城反徵收居民衝向舞台前想拉布條,遭到警方與便衣人員制止,並未引起太大的騷動。(攝影:孫窮理)
居民遭到驅離。(攝影:孫窮理)
被抬出會場的蔡美齡。(攝影:孫窮理)警方將抗議者圍在機堡內。(攝影:孫窮理)蔡美齡受傷倒地無法動彈送醫,居民無力再戰。(攝影:孫窮理)轉到人潮聚集的「月兔」前,高聲表達遭迫遷的心聲。(攝影:孫窮理)

白底綠字布條上寫的是「國軍基地已夠用,徵收民地沒必要」。

有一點語病。要徵收他們土地的,不是這個已經廢棄的國軍基地,因為基地本身也在徵收之列,未來,這個地方,將會是桃園航空城計畫的住商核心區。而居民的意思是,這一塊廣達4百多公頃的公有地,將來不論是拿來當「第三跑道」,或者第三跑道非蓋在目前航空城計畫裡的位置不可的話,也可以拿來當安置拆遷戶的土地,這麼一來,就用不著拆遷打算用來安置居民、可能第一波就得面臨徵收的宏竹村。

海軍基地讓路

舉辦「地景藝術節」的這個海軍舊基地,是1944年建成,面對二戰末期的情勢,日軍在此設置陸軍桃園飛行場(參見洪致文這一篇文章),國民政府來台之後,這一座本島距離對岸最近的空軍基地,空軍第五聯隊與假氣象偵查之名的U-2偵察機「黑貓中隊」駐紮於此,在地景藝術節中,取用了大量「黑貓」的元素,也試圖重塑這一段歷史。

海軍基地內的機堡與壯闊的景觀。(攝影:孫窮理)地景藝術節將機堡佈置成黑貓的模樣,追溯「黑貓中隊」的歷史。(攝影:孫窮理)園區中展示的巨型地景藝術作品。(攝影:孫窮理)鷹揚萬里,可是航空城真的飛得起來嗎?(攝影:孫窮理)

2005年7月,國軍精實案,空軍裁撤這個基地,不過海軍出面積極爭取,2007年,海軍進駐,於此成立海軍航空指揮所,並且將預計將新購入的12架P-3C反潛機(神鷗專案)部署於此;不料,2008年3月19日,桃園縣政府去函國防部,要求暫緩規劃,6月19日,國防部回函「基於戰略考量,海軍桃園基地有留駐必要性」,希望採「軍民共用」規劃,7月9日,行政院協調,4百多公頃裡,保留74.5公頃給海軍。

於是,海軍就開始這個「軍民共用」的規劃,12架P-3C,調3架到屏東、3架到花蓮,並且在2011年,花下98億整建通訊系統;不過桃園縣政府不肯善罷干休,持續施壓,2011年8月12號,行政院終於決定,桃園海軍基地全部遷往屏東。在監察院的調查報告中,談到「P-3C機佈署桃園基地,可以守住大陸東海艦隊…軍方領導決策誠屬正確」、「部署臺灣南部之目的,係替美方看住巴士海峽,卻無助於台灣北部地區之國防安全」,本來是防東海的,變成去(幫美國)守南海,那東海還要不要顧了呢?調查報告中,強烈批評「國防部決策時因民粹因素任人宰割」,指軍方「作戰需求理由前後矛盾」、「對整體國土防衛安全部署潛存國安風險」。

12架P-3C花費491億,駐地移來移去,戰略目的不明,形同兒戲,其實只要看一下下面這張圖,就可以了解是為什麼了:

製圖:孫窮理
桃園航空城徵收範圍的擴張

製圖:孫窮理

海軍基地四周,大園、南崁、蘆竹,加上高鐵特定區、幾個捷運車站團團包圍,在整個航空城計畫裡,周邊土地飆漲,對這塊廣達4百多公頃的公有土地,縣政府和財團豈有不垂涎三尺的道理?

我們從右邊的那張圖,可以看出來,隨著周邊土地的炒作,桃園航空城計畫,從2009年6月,內政部指定為擬訂區域計畫區域、縣政府提出區域計畫的範圍,到2013年縣政府再在這個區域計劃上提出的都市計畫範圍,就可以看出它的擴張趨勢,徵收面積,從1千多公頃變成4千多公頃,當中所有的東西,該讓路的就要讓路。

那還有什麼東西是讓了路的呢?

第三跑道也讓路

很諷刺的,第一個讓路的,就是整個航空城計畫所宣稱最重要的蛋黃區,也就是「第三跑道」,這個故事,還是跟海軍基地有關係。早在1999年,當時還是空軍基地的這一塊地方,本來就是公有地,還有現成的跑道,如果第三跑道真的那麼重要,那麼這裡,就是最佳的選擇,不過,還是因為「地方的壓力」,「民意」希望第三跑道北移,不過這一移,會發生一個問題,那就是一移過去,跑道就緊鄰著北部唯一的原油儲油庫:沙崙油庫(見上圖)。

面對著跑道北移的壓力,當時交通部民航局的評估「可行性很低」,1998年大園空難,華航CI676班機重飛後失速撞及地面,由桃園機場北跑道衝向西濱台15線,險些撞上沙崙油庫,更何況現在在北跑道的北邊再建一條跑道,到油庫的距離更近,油庫裡面170萬公秉(17億公升),包括原油於航空用油的油料,會發生什麼事情,實在難以預料。

本來要佈署東海防線的P-3C反潛機變成守南海,對國防安全會產生什麼影響?或者飛機撞上沙崙油庫,會發生什麼事情, 這些都沒有經過仔細的評估,不過碰上航空城計畫,這些好像都不重要了,去年12月30日,內政部都委會做出一個「部分通過/沒有完全通過」的奇異決議,縣政府立即以「寫下桃園航空城發展新頁」宣佈計畫通過(相關報導),而今年7月29號,在都委會,這個已經被宣佈「通過」的計畫,又再「通過」一次(相關報導),未來,依據《土地徵收條例》將再進行徵收特定農業區公益必要性的聽證,以及土地徵收審議程序,到時還會再「通過」一次,從過去基地(國家安全)和跑道(公共安全)讓路的例子來看,這個計畫,似乎沒有「不通過」這一回事。

沒有蛋黃的蛋白

不過,的確還有一件事情沒有通過,甚至連計畫的影子都沒有,那就是「第三跑道」,也就是航空城的「蛋黃」、整個蛋白(毛)計畫所依附的「皮」,對於與香港、仁川機場爭取中國中轉旅客的「競爭力」,或者目前桃園機場的運量,民航局總是顯得急得不得了,但是實際的動作,卻始終原地踏步,目前環保署已經證實,第三跑道必須經過環境影響評估,但是這條急得不得了的第三跑道的環評計畫卻始終連送都還沒有送。

也因此,沙崙油庫的問題,或者跑道北移之後,對於環境、海岸的衝擊,現在是連評估都沒有評估過,而在海軍基地被徵收後,這一條幾乎已經沒有替代方案的第三跑道,未來在環評中會如何被討論,會拖多久、甚至會不會通過,好像都不太重要了。

民航局的第三跑道是用畫的。(攝影:孫窮理)

【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