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南港秋日登山雜記 1011004
2012/10/08 20:10:11瀏覽3000|回應1|推薦45

南港秋日登山雜記 1011004

 

美好的秋日午後,休假半天,騎車四處趴趴走,原本想上汐止新山夢湖,卻被東北方的積雲細雨給打退念頭,想去東北角,也無法掌握當地狀況天氣。眼見台北盆地天氣不錯,白雲朵朵,就近往南港舊庄茶山探路去,或許可以來個意外驚喜。

 

舊庄路一直沿山谷道路直上,到環山步道與桂花步道走了一趟,南港製茶展示場仍在內部整修中,平日山區遊客不多,大多是熟客三五成群,搭公車上山,在涼亭中野餐喝茶敘舊,陽光下的秋日午後,桂花吊橋的靜寧適合放空發呆。

 

回頭走南深路,途經山豬窟掩埋場,目標另一個網友曾造訪過的景點,椿萱農場,位於更寮古道旁,這次秋日初探,雖未如願看見金針花、金花石蒜,卻也預想這裡的春櫻與夏日百合、蝴蝶季,明年時間到了,我一定會再來。

 

在椿萱農場跟老闆娘聊了一陣,明年元旦這裡會有百合種植活動,等到五月份既可以看更寮步道兩側的百合花開。農場裡有一座柴窯,只接受團體遊客預訂披薩DIY與相關生態體驗活動,像我們家這種散客親子團,就只好看看有沒有團體可以跟囉。不管怎樣,假日農場也都有免費開放,登土庫山時,自然就可以順遊這天然有機的生態農場。

跟我一樣 秋日午後偷閒的黑棘蟻

秋光下的單帶蛺蝶

南港茶山 環山步道

刺蛾幼蟲

余家古宅 百年老樟樹

桂花吊橋 跟白條斑蔭蝶 在光影下偶遇追逐

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簡介

南港於民國前11年時隸屬於錫口支廳的大加蚋堡,民國9年改隸臺北州七星郡內湖庄,光復以後改隸臺北縣七星區內湖鄉,35年由內湖鄉分出成立南港鎮,直到56年臺北巿改制的次年才改為臺北巿南港區。

據前期因當地土質優良,所產茶葉品質甚佳,故南港包種茶曾聞名於海內外,茶區面積最多曾達三百餘公頃,後因二次大戰及當地開採煤礦,吸走大批人力,致茶園廢耕;臺灣光復後因重工業進駐南港,燃煤需求日增,致使山區茶作更形荒廢,而南港也因煙囪林立被稱為「黑鄉」;民國70年代後期,重工業逐漸遷離南港,煙囪林立的景象也走入歷史。

為重振南港地區製茶產業,臺北巿政府產業發展局自民國67年起大力整修開拓山區產業道路,改善了舊庄地區的對外交通,並積極輔導補助當地茶農更新茶園、加強製茶機械化、舉辦製茶比賽及促銷展售活動,有效提昇茶葉品質並重建茶區,復於民國71年正式設置觀光茶園,使包種茶區逐漸恢復活力。

為更進一步提昇南港包種茶的製茶水準,並配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提倡發展精緻、休閒農業之政策,臺北巿政府產業發展局自民國80年起於舊庄地區規劃擘建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內部設施有茶葉製造機具區、茶葉評鑑區、展示室、簡報室等,外部設施則有觀景平台、解說平台等。

 

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場區介紹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舊庄里舊庄街二段336

電話:(0227868374 傳真:(0227868422

 

茶製場分場外區與場內區二部份:

1. 場外區包括:環山木棧步道、庭園區、觀景露台、停車場及位於第二停車場的煤礦露層。

2. 場內區包括:製茶機械區、簡報會議室、品茗服務區

從公路旁看山豬窟環保公園

叫聲像小鳥的斯文豪氏赤蛙

普拉特草的白花與紫果

玉帶斑蛾  Pidorus atratus http://gaga.biodiv.tw/new23/9312/k25.htm

椿萱農場的單軌車與農場少主人

布袋蓮的花

從椿萱農場遠眺南港內湖七星山

低光源下的野薑花 色調有些變

http://gaga.biodiv.tw/new23/s3-41.htm 眛影細蟌Ceriagrion fallax

http://gaga.biodiv.tw/9506/027.htm 蛾蠟蟬   Geisha sp.

秋光下的椿萱農場

椿萱農場 http://www.csf.idv.tw/all.htm

園主:高東明0933-825899 林明淑0933-923863

台北市南港區舊庄街二段12211號【開車請往南深路91巷進入,九天宮旁】

電話:(山上)2654-8991  /傳真:2651-1236

 

http://blog.udn.com/sherry5053/6465668 南港更寮古道椿萱農場‧台灣原生百合花開- sherry的花花世界- udn

 

南港》美茗! 包種茶搶鮮嘗 【記者朱家瑩/報導‧攝影】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printpage.jsp?f_ART_ID=24081

 

南港是台灣包種茶的發源地,滿山飄散淡雅茶香,伴以當地桂花林的幽香,漫步其間,感覺雙倍的幸福。

文山包種茶名滿天下,但很少人知道,台北市的南港是台灣包種茶的發源地。

根據當地文史記載,南港早於清光緒11年(1885年)就有福建茶師王水錦、魏靜時兩人在當地引進包種茶的製作,再從這裡傳到鄰近的石碇、深坑等地。舊莊路二段現在還看得到魏靜時的故居,可為這段歷史提供證據。

南港的茶園集中在舊莊街二段一帶,也就是昔稱「大坑」的地區。蜿蜒山路向著南港、汐止、石碇的交界處爬升,來到海拔250300公尺的山區。這裡氣候涼爽、日照充足,正是茶葉生長的好地方,全區有20幾戶的茶農秉持傳統,製作包種、東方美人、桂花茶等。

 

【特色茶種】包種&桂花茶

南港是包種茶的發源地,生產的茶也以包種為多。茶農以青心烏龍製作條狀的包種清茶,喝起來清香甘潤,別有一種淡雅風味。

當地由於桂花樹很多,早年茶農也以桂花入茶,研發出一種混合了桂花香味的桂花茶,不過限於花季,要冬天才有;現在賣的可能都是去年剩的,不如喝包種新茶來得鮮。

 

【順遊景點】

1.桂花吊橋(入口在寶樹堂附近)

2.桂花林步道(入口在茶葉示範場附近,可繞後山一圈,再走到寶樹堂,全程約1小時)

3.裸露煤礦脈(在茶葉示範場第二停車場)

 

【交通】

可在捷運昆陽站轉小5公車,可達茶葉示範場及舊莊路各景點。

 

 

南港/桂花林道 漫步尋訪桂花香 【聯合報/記者羅建怡/專題報導】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printpage.jsp?f_ART_ID=14476

 

更寮古道走一回還不夠,想再尋桂花香,可開車上行到「寶樹堂」,這裡可以品茗、享用桂花餐、還有數十種桂花商品可買,往山後頭走,還有桂花步道、桂花吊橋。

 

寶樹堂

寶樹堂是第三代經營,自研各種桂花精油、乳液、沐浴乳等桂花系列商品,還將南港的茶+桂花香,做出桂花烏龍茶;若要品茗,建議現買茶葉(半斤約600元起+瓦斯費200元,不限人數)、當場品茗,較划算;也可品嘗當地特有的桂花茶餐(3,000元起桌)。

從寶樹堂轉入桂花吊橋,古意十分,沿石階道、大坑溪前行,陣陣桂花撲鼻香,約40分鐘可抵南港茶葉製造廠。製茶廠最近將進行大整修,行前最好電話確定有無營業。

 

余家古厝

古道、老樹、古厝,是南港之旅的三大風味。開車族可由舊莊街二段316巷轉進,循著桂花香,可到目前台北市最大的土角厝─余家古厝,三合院落保留完好,古厝旁有片新植的桂花林及200多歲的老樟樹,老樟樹圍約285公分,樹幹間還有貓頭鷹巢穴,因為老樹很出名,這段鄉道被鋪設得寬敞又平整,很適合慢步遊。

 

賞花路線

寶樹橋─寶樹茶園─大坑溪畔石階步道─桂花吊橋─余順茶莊─余氏古厝、百年樟樹─石階小徑─南港茶製廠─桂花林道─桂花林─寶樹堂茶園。

【聯合報】

 

 

 


檢視較大的地圖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w1123&aid=6926271

 回應文章

史瑞克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南港舊莊茶山老宅院 散步 ‧臺北畫刊 2012/11/26
2012/11/28 11:17
臺北市不盡然是一逕快速翻轉朝向現代化的。至少,在南港余家古厝群和屋前兩棵枝椏蔽天的老樹旁,時間彷彿還停格在好幾世紀前。

余氏古厝 臺北市稀有古老村落
這批古厝建於兩百多年前,余家祖先從福建安溪來臺在此定居,明治29年(西元1896年)爆發陳秋菊抗日事件,民軍在附近殺了一名日本巡查,引發日本人報復而火燒村莊,許多老屋被焚毀,余家當時也遭到波及,事後才重建保存至今。13幢方正屋舍遷就地形,依著平緩山坡錯落建造,是南港茶山保持最完整的老宅三合院,也是臺北市難得留存的古老村落。紅磚灰泥的古意土埆厝,屋前坡地排列整齊的油綠茶園,間或穿雜幾株自種自食的瓜果菜葉,百年前茶村的美麗風光,歷歷在目。
南港以農業起家,是臺灣包種茶的故鄉,早在清光緒11年,福建安溪王水錦、魏靜時來臺,便引進茶樹在南港大坑(即今舊莊)一帶種植,使南港成為臺灣包種茶的發源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當時深坑、石碇、坪林、新店所生產的茶,甚至要打上「南港包種茶」標誌才能外銷,日治時代曾被奉為臺灣茶葉極品,連日本天皇都為之稱讚。如今南港仍存在少數茶園,主要分布於舊莊街2段、南深路、研究院路2段,大多維持單純的自製自營方式,親切純樸。

昔日產茶大戶 今日仍辛勤製茶
「來啦!來飲茶啦!」余家當年也是產茶大戶,第三代屋主余德根探出頭來熱情招呼,據他說,小時候不只阿公、阿爸,山上家家戶戶都種茶,茶樹品種多是青心烏龍、青心大冇武夷(「冇」音同「某」)、水仙大葉烏龍,余家還自製少數的紅心烏龍和小葉鐵觀音,盛極一時。
但光復後,南港茶業逐漸沒落,煤礦與磚瓦業繼而興起,民國45年,臺灣省政府指定南港為工業區,吸引許多廠商來此投資設廠,茶農紛紛廢耕離農,外出打工,荒廢的茶園成了次生林。舊莊如今僅剩5、60公頃茶園,還不到全盛時期的六分之一。
余德根嘆口氣:「做茶歹賺啦。」他早年也曾到外地打零工維生,幾年前禁不住老爸臨終的託付,回家來和阿兄余樹叢、小弟余軟繼續種茶,古厝外掛著一張自製看板,載明內售自製包種茶、鐵觀音、桂花茶、油茶油、野蜂蜜。牆體上半部以泥磚砌成,下半部則是施作難度高的人字砌石牆,屋簷形式為「出屐起」,即以簷枋出挑支撐屋簷以達到防曬防雨功能的傳統做法。屋內仍保留採茶的茶簍、手工炒菁用的大竹篩及殺菁機。為了製茶,沒有冷氣,連電扇也少開,然而外頭日頭赤焰焰,屋裡卻是透著蔭涼,一點也不燠熱。
屋前的大樟樹高齡也超過200歲了,樹圍285公分,高約12公尺,枝椏上長滿寄生的蕨類,遠望有如一隻飛天綠龍。南港早年曾有許多樟樹,在日治時期幾乎砍伐殆盡,提煉作為飛機的機油,這株樟樹卻倖存了下來,著實可貴。
要領略舊莊茶山風情,可以前往桂花林步道、環山步道、桂花吊橋步道、桂花吊橋親水步道、桂花亭步道等多條步道。古厝、老樹、步道,見證了南港百年民宅風貌,有時運氣好,上山還能順道享受老茶農款待一杯熱茶的盛情。在這秋高氣爽的時節裡,特別值得一遊。

▲ 余家古厝
地址:舊莊街2段316巷5號
交通方式:從捷運南港站搭乘小5公車,山區隨叫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