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生可能一瞬間就轉變
2024/06/28 14:40:41瀏覽32|回應0|推薦1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2014年因同時經歷母親的超度及父親的重大業力,因此開始每月累積捐款,用於經文部份轉換。在妹妹幫忙唸誦經文的情況下,分別於2014年12月及2016年7月迴向成功。2016年7月,精舍暫停所有護生迴向。之後我仍持續捐款,主要因為家族是農業世家,會在自家裡養雞、鴨、魚等食用或販售。後來沒農耕了,牛隻也免不了被賣掉,還曾養蚵販售。我抱持著還債彌補的想法,反其道而行,繼續捐款行善,老天也許知道我的期望,後來種種因緣,家裡才沒再養蚵。

 

2017年因公司內部因素,全員被資遣,之後短短2個禮拜內,經由朋友牽線、面試,期間還過了一個春節,最後成功錄取了另一間公司,薪資還多於前份工作4成。我有意識的覺得,這多出來的薪資我是留不久的,所以之後的幾年,仍繼續每月捐款,能轉換的就迴向累世業障。為什麼說有意識,以下就舉其中一個影響我很深的經歷來說明。

 

在外縣市就讀大學時,父母親買了台新機車給我代步,剛領到車在家附近試騎,就因不熟悉前方路況而自摔,我非常自責也很執著於機車產生的擦撞痕跡,每每看到,心裡就會想著是否有什麼辦法能恢復成原來的模樣。

 

有一次在外縣市發生了車禍,骨頭折了,對方處理我的機車,大部份的舊痕跡也因部份車殼換修時,而順勢被換了下來。看著先是欣慰,再來心生恐懼,這根本是拿命換來的吧!從那一刻起就感受到執念的可怕,看似得到了我想要的,但因沒有那個福報,所以就從已成熟的因緣來取得。這次的事件也讓我對物質的執念減少很多,曾經家人弄壞我的東西,旁人比我還氣,我看了看,心境是平靜的,人平安不就是好事,是禍也是福,福禍相依,大概說的就是這回事。

 

接觸精舍期間誦經至今,也曾經歷超度寵物、每唸滿600部《金剛經》,就迴向消除自身修偏外道的業力。那麼,這中間我得到了什麼世俗的利益?2015年底,在父親的幫助下,名下有1間舊公寓。2016年7月出租,2017年換了工作,得到更優渥的薪資,期間還曾有幾次調薪,這些都不是我當初求來的,但回想過往,或多或少可以發現,過去所做的必定有影響,有施才有得,真實不虛。

 

可是,人生無常,這些在災劫面前,可能一瞬間就失業、失去家園、失去健康、甚至失去生命。但有做對些什麼,一定比什麼都不做或做錯的好。那麼除了世俗的利益,還得到什麼?能帶走什麼?就有待大家一起好好思考了。

 

分享二

 

我因為長期唸經,長期認養家扶中心的孩子,定期捐款,可能因為唸經功德和捐款行善布施的福報,以前開舊車,常常在業力討報時,被後車追撞,但通常車子都只是輕傷甚至沒傷,主要是提醒我業力上門了。買新車之後大部分行車都很正常,開車很平安,車子買好多年也沒有刮傷。

 

但是,有一次朋友無意間提到我的車子保養很好,開這麼多年都很平安,技術很好,車的漆都很漂亮,像新車。這話原本是好意讚美,卻因為我心性不佳,而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我開車開始變得小心翼翼,腦海一直不停閃過朋友的話,深怕在車身留下傷痕。然而,不在意還沒有什麼事,一在意就開始處處防備,防到最後就是在有天加班很晚回家,竟然卡住在原本很順利進出的地下室停車彎道處,刮出幾道好長又明顯的白色刮痕。

 

先生最愛那部車,但知道了只問有沒有受傷,連看都沒看。他說:「平安最重要,車子只是代步工具,保護我們平安往來而已,車子刮了就刮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自從車子被刮傷,我開車就更小心,非常擔心再有傷痕,甚至很不想開車。但越擔心越慘,於是竟然在同一個地方又卡住一次,再刮出傷痕。

 

我曾經請示過是否是業力討報?結果只是自己開車不小心造成的。看來必須克制自己,不要一直胡思亂想,要像《心經》所說:「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只要認真唸經,好好開車,其他的老天自有安排,不要再自己嚇自己了!

 

(分享完畢)

 

分享一的有緣人從10年前開始唸經消業,行善捐款,薪資一路看漲。過往的生活經驗與磨練,使他變得相當有智慧,對於所擁有的一切看得豁達,知道榮華富貴隨時都能成為過往雲煙,一如達磨祖師所言:「縱有珍饈如山,眷屬如恆河沙,開眼即見,合眼還見麼?」錦衣玉食,珍饈如山,家眷屬下如恆河沙隨身伺候,有權有勢,但一口氣上不來,人生可能一瞬間就轉變。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造業受報,因果自負,不得不愼啊!

 

人生無常,對物質不要過度執著。有緣人提到自己剛拿到新車就自摔車禍,他極在意機車上的擦撞痕跡,一直想恢復成原來的模樣。沒想到後來又在外縣市發生車禍,肇事者賠錢修車,就把殼換掉,舊傷痕雖然消失,卻讓他體悟到執念可能造成傷害,而學會看淡身外之物。

 

分享二的有緣人和分享一的有緣人一樣,都是太在乎身外之物。因為朋友的話而萌生對完美車身的執念,即使非業力討報,卻兩度在同一處擦撞。六祖惠能大師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勸人們要懂得放下執念,放過自己,因為本來什麼事也沒有,又何必給自己套個緊箍咒,束縛自己,最後沒事變有事,豈不是自找麻煩嗎?

 

人生,還是多唸點佛經消業障,就能少點內耗。唸經開智慧,唸經消業力,唸經補福報,唸經事事成。人生在這娑婆世界,就是為還債、消業,有時間要拿來唸經,不要虛度光陰。以下引用《達磨大師血脈論述記》:「生死事大,不得空過,自誑無益。」

 

祖師懇切地告誡我們,生死事大,不得空過。所以古代行者無論男女,訪道參學是一山越過一山,跋山涉水,勤苦參學,就是怕空過一生。如元朝時代之梅花尼禪師,不畏猛獸、毒蛇,置生死於度外,參訪大善知識,最後終於開悟見性。於是她做了一首開悟的偈頌云:「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笑捻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詩偈優美,意在言外,希望大家都能領會。千萬不可以解悟之思所成慧以為證悟,於修所成慧中以少為足,未得曰得。(引用結束

 

人生在世要精進修行、護持正法、廣行善功、勤消業力,不要空過。人出生的時候雖是兩手空空的來,但身後帶著滿滿的業力,必須要拿出唸經消業的決心和行動,並且從身口意念斷惡修善,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才不會持續造業,業力才能在唸經後一筆、一筆減少,往生後不用帶走,累積到下一世。如果沒有認真修行,一邊唸經消業,另一邊又拼命造業,業力如何有真正消融的那天?

 

業力上門的時候,人生可能一瞬間就轉變了。可能是一個車禍意外,可能不小心感染重症,也可能突然就失業,所以我們要把唸經和行善積德都變成人生習慣,要求自己每日完成定課,安排自己每月固定捐款助人,並且可以撰寫修行或因果感應文章,或是經常轉發精舍的分享文,選一個最適合自己興趣或習慣的渡眾工作,不停累積善功與福報。或者,也可以像有緣人一樣,長期唸經、捐款迴向累世業障。唸經開智慧,捐款助人積福報,迴向業障少業力也少黑氣。凡是有益他人的事,只要努力做、持續做,人生就會愈走愈順,好事不求自得。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人生可能一瞬間就轉變

人生可能一瞬間就轉變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ngrybb_hk&aid=180760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