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在利益衝突面前,要怎麼放下那個「我」?
2024/06/27 22:30:21瀏覽60|回應0|推薦1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進入這所學校已經半年,我大部分的時間都一個人關在研究室裡寫計畫和論文,可是至今沒有一個拿得出來的成果。我很擔心沒有論文被接受,這樣我可能連續約的機會都沒有,可是擔心也沒有用。

 

我沒有偷懶,即使沒有人看著我,我一樣努力寫著論文。有一段時間,我幾乎天天加班到晚上十一點、十二點,搭最後一班捷運回家,在車上唸經,回家洗澡、睡覺,隔天一早六點多,我又要出門工作,日復一日。有兩次,做得太晚,錯過了最後一班車,甚至拜託先生開車來學校接我回家。我勤勤懇懇,沒有一天睡飽,只是希望領了這份薪水,對得起這個工作,論文能夠被接受,只有這樣,我才有未來。但是在與別人合作寫論文發表的過程中,我遇到滿多不公平的事。

 

第一次,我和另一研究員好不容易寫出來的論文,在提交前一天,主任找我去,要我給別的老師看我的論文,把她當共同作者。我考量再三,拒絕了她。雖然拒絕了,但我有好一段時間走不出來,因為我不能接受,我努力了這麼久,別人只要隨便看,給個意見或寫一段,他就能是作者。為什麼我的論文沒有自己決定作者的權利?後來發現,有這樣想法的我真是天真。

 

第二次,我跟副主任合作研究,她負責找學生實驗和簽實驗同意書,我負責設計和訓練機器人、開發問卷、實驗過程和寫論文,不知道為何,人數收不到三分之一時,她就不願意再找學生來實驗,聊過幾次結果都一樣,她也表示沒有要寫這篇論文,我要負責寫。後來我論文卡關,所以我跟副主任說寫論文她當通訊作者,她卻說還要讓主任當共同作者。原本以前我是不能接受的,因為主任沒做什麼,後來我說我只要是第一作者就好。現在說來雲淡風輕,但這件事早在我心中有過無數次的掙扎,是唸《六祖壇經》多次後才終於轉念走出來。

 

第三次,為了尊師重道,即使指導教授在這篇論文沒什麼指導,還是給掛了名。這是一篇跟其他人合寫的論文,為了讓作者畢業,只能讓沒貢獻的他人掛名,而且還加掛了兩個人。

 

學術圈一直在強調學術倫理,但我所遇到的情況,似乎不是這樣。面對上述的這一切,我花了很多時間來轉念。最後得到的結論是:「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失去也許是得到,得到也可能是失去,學佛多年,撰寫了很多心得感應文,我相當明白,因果法則如此公平,誰能來佔誰的便宜?也許是還了某條相欠的業力,也許是佔了別人的福報,也許是作為布施的福德,也許是來世才要償還的業債。糾結眼下的公平,只會讓人失去安定的心靈。

 

他造他的業,我修我的行。不要因為任何人的佔便宜和欺凌,失去自己善良的本心,因為失去良心的傷害,遠遠超過自己失去的東西。用一篇文章換一個人的真心也是值得,我知道誰是真誠以待,誰又是利益交換,而誰則是純粹佔人便宜。得到了一篇期刊論文,似乎得到了人生的一大前進,然而不屬於你的東西,究竟是加分還是減分?這只有天曉得。感謝有的期刊會要求寫出論文作者各自的貢獻,讓努力做事的人,不會虧得一無所有。

 

聖嚴法師說:「面對煩惱時,要清楚辨知煩惱的緣起,然後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就是佛的智慧。」把痛苦、傷害留在陰影背後,把我的悲傷留在昨天,明天依然要向著陽光邁進,這樣才能繼續下一段人生旅程。也許這就是阿伯所說的修行吧!放下執念,放下貪戀,放下令自己痛苦的煩惱,智慧才能顯現。我要停止內耗。

 

在別人開心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時,我應該拿真心祝福,而不是詛咒和輕視,就像我平常捐款布施,幫助那些窮困的弱勢人們一樣,我不求對方回報,只是一心希望對方能因為這個扶助,從人生跌倒的地方站起來,開始新的生活。布施不只是捐款,獻出自己的智慧結晶,放下計較所有的利益得失,才能走出自己建造的牢籠。我不想當一頭困在牢中的野獸,我想走出來。過去那麼多世,因為利益衝突而傷害的人不計其數,不僅沒有為我帶來實質幫助,反而因此造下業力,讓我的人生停滯在此,無法前進。所以,我必須改變自己的思惟和行為。

 

文章,有能力可以持續地寫。給了不一定是失去,也許我會得到更多力量和智慧,累樍種種努力,種下的果實,終會在某處發芽、成長、茁壯。有能力的人不怕被偷點子,不怕被偷資源。《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語錄》:「只要你是顆明珠,到哪裡都會閃閃發亮。」可口可樂有一句經典名言:「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我看那些學術圈中極有成就的教授,總是不吝於給出自己的所知所見,因為他們知道,別人拿去的遠遠不及他在過程中所付出與學到的,沒有任何人可以取走自己學得的知識與智慧,我要有這樣的雄心壯志,站在山頂上看著山下,看著未來的路,大步向前邁進。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分享完畢)

 

看著有緣人的改變,真為他感到開心。因為他開啟了未來順暢的道路,以及敞開了心胸,同時利益了精神與物質的生活。

 

物質生活部分,這是很現實的事情,大家都得靠工作混口飯吃。有緣人心態轉了,協助了其他同事一起編撰論文,雖然大家分工的工作量不一樣,但拋出善意就是個好的做法。我們對人家好,無法要求人家也對我們好;我們對人家不好,人家大概不會對我們好了。也許拋出後人家不一定對我們好,但至少人家沒有因為別人的不幫助,而在之後封殺我們!世間每人的心態不一樣,我們寧可對人家好,也不要跟人家結怨。

 

上述分享者這樣跟人家好一點,總有一天會遇到感恩的人,如此在升遷或工作上就會有幫助,貴人就是這樣來的。另外這在因果上也是算得清楚,如果欠對方,現在只是還了而已;如果對方多拿了,未來對方一樣會一分一毫的還回來。在因果的秤台上,誰也不吃虧。

 

後來我們為這位分享者送件請示:「分享者說他寫論文卻還要被掛其他人的名字當共同作者。其實做研究上常這樣,沒什麼做事的人透過關係來掛名,算自己的成果。分享者遇到很多這樣的事,這是他過去世的果報嗎?另外,也有這輩子被靠權勢逼迫的事,這是來世人家要還他嗎?」

 

開示:「都對,這是他(分享者)過去世的果報。這輩子被靠權勢逼迫,但來世人家要還他。」因果上誰也沒佔誰便宜呀!

 

分享者除了物質上受益,最大的收穫應該是他「想開了」,在精神上放了自己一馬。在算命的方法上看人的一生運勢與福報,除了職務類的名、財富或是土地、房子好壞、夫妻感情或朋友貴人運以及身體狀況等,精神生活的好壞也是評價一個人命好不好的關鍵。如果物質生活好,但每天都「想不開」,這樣如何算命好呢?

 

恭喜分享者跨過「自己設的牢籠」,這些牢籠都是我們累世以來的習氣,限制住我們,讓我們想不開,讓生活不開心。有緣人透過因果觀念,理解了世間本是公平的事,想開了,問題就沒了。真的恭喜他在修行路上又邁了一大步。

 

多多分享吧!無論是什麼。財富多分享,利益多分享,智慧多分享(如同有緣人寫文章分享),能分享的都拿出來,如同上述提到:「只要你是顆明珠,到哪裡都會閃閃發亮。」想要閃閃發光就是要靠分享,布施財富、智慧、讓人家健康和樂,發光的就會是自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ngrybb_hk&aid=18076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