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3/02/27 11:41:04瀏覽184|回應0|推薦2 | |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去年八月底出車禍,這次車禍舊傷全部一起復發。感恩佛菩薩慈悲,讓我找到很好的中醫整復,也安排了很好的骨科醫師。去年底菩薩就開示要我趕快去做腰椎微創手術,但因為工作忙碌,所以安排到過年才開刀。感恩佛菩薩庇佑,手術順利,但骨頭康復仍然需要時間。復工在即,希望有足夠的體力和精力,面對接下來的種種挑戰。
案主說:「在我生命最痛苦的時候,感謝天地,讓我認識了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我經常問上天為什麼是我?但持誦佛號和聽經聞法,讓我明白,這一切或許都是我自己過去世的果報。我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也經常持誦佛號迴向給我的冤親債主,告訴祂們,過去世我對不起您們,但此世上天已經替您們懲罰我了,請您們和我一起聽經聞法,放下冤仇。」老實說,我不知她的因果業由,但上天至公至正,如此的病苦,必有其因果。
案主對其中一句開示特別有感:「世事要圓滿,心要想得開、放得下;只要心中坦蕩蕩、光明正大,對方不正常,我們則更要正常,這樣事情才能圓滿。」我不知道案主過去的因果業由,但是這幾次的訪視都有外道干擾,對我而言,想辦法把修偏入外道的眾生,引導入佛菩薩的正法之中,是種懺悔與彌補。
此外,案夫翻到的開示精華也讓他覺得很貼切。《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家庭要照顧圓滿,方能有餘力去打拼事業;要改善自己的口氣,要多對另一半噓寒問暖,心性方面,舉止行為要改善。」案主的老公也讓我印象深刻,面對妻子的疾病不離不棄、樂觀以對。翻到這句開示,案夫還自我反省,照顧老婆時偶爾會不夠溫柔而吵架,感嘆自己修行不夠、要再努力。其實他已經很令人佩服了,從普通上班族變成病妻的全職照護者,還盡力想辦法自力更生,幽默地開自己的玩笑,積極地面對種種困難、挑戰。但我仍是提醒他們,千萬別許來世再結夫妻緣這種願,夫妻都是相欠債,今世還完,兩不相欠。
(分享完畢)
有人問聖嚴法師:「為何有人學佛經年,平時對佛理研究精湛,修持精進,辯才無礙,甚至,對真空妙理也有研究,然而一旦自己病障現前,卻難能解脫、自在?」法師開示:「佛教的修養並非全要依據佛之感應,最主要在培養勇氣。佛言:『定業不可轉。』以一分坦然的胸懷及因果觀,勇於接受隨身顯現的業報,方是學佛之真諦、目標。佛法乃三根普被--如人吃糖,牙齒好的可咀嚼,愈嚼愈覺香味甘甜、滋味無窮;沒有牙齒的,也可含之,而體會出糖味之甜。」(引用完畢)
業報又分為私報和公報,好比法律上的民法和刑法。犯罪情節重大者,除了須負擔民事賠償,還有明確的刑期須承擔。許多人生來與正常人不一樣,從因果上來說,便是屬於公報。面對這一類過去業坑挖得太大、不可逆轉的病障,能做的便是勤佈施、勤唸佛、勤唸經消業,盡力懺其前愆,彌補過往的罪過,以期能縮短這一世的受苦時間。而對於私報部份,最快速的做法還是直接請示,按照佛菩薩開示的經文,直下承擔,誠心懺悔,一筆、一筆的私人業債便能很快清償完畢。
人有病痛時最容易「誤入歧途」,這時只要聽人說吃哪種藥有效、戴哪種物件有幫助,哪裡靈驗便往哪裡鑽。生病已經很苦了,千萬不要再讓自己成為待宰的肥羊,或者淪為外道抽取福報的提款機,如此真的得不償失。另外要提醒,有形之物容易有外靈進駐,因此不建議身上戴結緣品。欲清理這些結緣品,只要將其包好,直接丟垃圾車即可,不用再寄往精舍處理!
根據精舍多年的辦事經驗,結緣品戴越多只會干擾越多,許多人更因此被干擾到夜不能寐。眾生需有正確的觀念,「奇蹟」是自己不斷地努力、積極行善佈施、唸經消業的結果,不是一直跟佛菩薩祈求,希望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佛菩薩的加持,從來不是身上的有形物品,而是誠心唸佛、唸經,佛菩薩便會聞佛號和經聲而來,根本不用眾生多花錢!
再者,當我們身體上的病痛好了以後,彷彿也得了健忘症,又再次回到以前的計較和口業裡,以前的壞毛病又全回來了,這時體內全塞滿了貪、嗔、癡,我們的缺點也在有形、無形中顯現出來。所以即便病好了,也要將唸經當成跟呼吸、吃飯一樣重要,只有日日唸經、日日服用法藥,靈識才能保持清明,不會在世間迷霧中走不出來。
學佛修行最大的感應,絕不是保佑世人升官發財、長命百歲,如果人們因為信佛而有生命上的改變,那是您自己努力的結果。要知道,佛菩薩給您最大的感應,不是帶來榮華富貴,而是開啟您的自性寶藏與智慧。而精舍推廣「因果債,功德還」名為解因果,實際上的深義是解眾生的愚癡、開眾生的智慧。眾生只要有智慧,便有能力分辨是非對錯,明白因果唯有自解,沒有大師、符咒、卜算能夠幫人究竟解。眾生只要有智慧,便能明白要到彼岸,是從自己求;彼岸不在遙遠的對岸,而是在自己的身上。
「腳踏實地,認真過每一天,這才是修行;找出盲點,並予導正,這才是重點;別修了數十年,還在感應中,求肯定自己,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再不把握,一樣沒有未來。」眾生是福田,渡人實是渡己,當我們願意愛眾生如同愛自己,願意為了幫助眾生,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我們便是依循著佛菩薩的腳步,一步步往佛國淨土前進中。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
|
( 休閒生活|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