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菜根譚》就身了身,以物付物(就身了身,出世於世)
2009/12/10 21:44:43瀏覽3263|回應0|推薦10

就身了身,以物付物

就一身了一身者,才能以萬物付萬物;

還天下於天下者,才能出世間於世間。

 因著自己一身而能徹悟了自己一身的,才能以萬物對萬物,才不致把萬物把持在自己手中而任意使用。能放棄這一私念,讓萬物各得其所,就可使自己有享用不盡的自然好境。比方說,高山儘管高,滄海任它深,乃至松樹的堅直、荊棘的彎曲,各盡其物的本分,這樣就足供自己之用了。

 把世間所有的一切,恨不得都歸自己所有,這種無限的欲念,使人終身不得安閒及滿足。所以我們要徹底看透悟透,絕不對萬物再起強求的思想。於是以萬物付給萬物,還天下於天下人。

 佛家認為世間是轉變無常煩惱於不絕的一個火窟,如果不早點跳出,絕不可能得到安樂,所以才遁出世間去修行。但是遁出世間將往哪裡去呢?在此間之外,別無可往之處。

 古說:「生死不可厭,涅槃不可欣,此時與此地,生死兩離分。」總之,世間是生死的苦境,涅槃是常樂的淨土。但也不是各有分別,只要把厭棄欣喜之念離開,就是在生死的世間常住,也有其享受的妙樂,這就是「在世而出世」。以天下還天下的英雄豪傑,他們也是在世間而又能超出世間,得以享受到自由自在的妙樂。

<註>

了:了悟。

付:給予。

出世間:超脫世俗。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manconcern&aid=35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