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期望每個人善盡其責
2007/10/05 21:35:15瀏覽740|回應0|推薦8

台灣期望每個人善盡其責

摘錄自中國時報

英格蘭期望每個人善盡其責。」

這句話是英國海軍名將納爾遜所留下的名言,

本文作者因偶然聽見這句話,想起他工作中所見的兩位不可思議的幕後人物……

  那幾天與幾位外國友人喝咖啡聊天,我說了兩個發生在自己工作裡的小故事,不料講完之後大夥陷入沉默,後來其中一位朋友打破僵局地說了這句話:「英格蘭期望每個人善盡其責。(England expects every man to do his duty.)」

  朋友解釋,這句話是英國海軍名將納爾遜所留下的名言,納爾遜我倒不陌生,應該許多人都聽過他童年不畏大雪執意上學、以信用為重的軼事,至於前面提的這句名言,是一八0五年特拉法加海戰之前的三十分鐘,在英國海軍艦隊旗艦「勝利號」的船桅上,擔任艦隊司令的納爾遜下令掛上代表這句話的信號旗,而納爾遜就在這場英國獲勝的著名戰役裡喪生。納爾遜是遙遠的、教科書的典範,但這篇文章想提的主角,是具體的、在台灣藝壇知名的梁丹丰教授,以及大概不多人認識的駐甘比亞農技團蔡輝煌技師。

  梁丹丰教授的「改卷」是親力親為,二十年,共批改了約十萬份作業

  我聽過梁丹丰的名號,她是畫家,以描繪自然山川花卉知名,也寫文章,同時喜歡旅遊寫生,好像有人稱她作「旅遊繪畫文學家」。梁教授今年七十,在藝壇輩分很高,然而對我而言,她彷彿是另外一個世界的人,與自己的生活不甚相關。但在去年底,僑委會收到梁教授的辭職信,才知道她從民國七十四年在會裡「中華函授學校」開設國畫課程之後,一直不中輟地幫我們批改那些他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機會見到面的海外學生的國畫作業,每年大約要批改五千份,這件差事對梁教授而言實在過於沉重,苦撐很久,漸漸身體負荷不了,終於忍痛辭去,梁教授的信裡面不捨地說:「請不要說我不改,實在是改不了了。」

  因為這封誠懇的信,我仔細檢閱函校的國畫課程,才發覺事情比我們以為的嚴肅。梁教授的「改卷」是親力親為,不假弟子之手,不但修改構圖,也修改細節,還細細加註評語建議,評定分數,並蓋上自己的印章,幾乎是把改卷當成創作來做。

  二十年下來,她一共批改了約十萬份作業,中華函授學校的同事比劃給我看,十萬份宣紙畫作疊起來,可以高達五十公尺,大概是一百六十公分左右梁教授身高的三十倍。酬勞呢?批改國畫作業每份最早是新台幣三塊錢,然後調整到十塊錢,九十一年以後一直是十五塊錢,梁教授辭職之後,函校做了一番檢討,從今年起改卷一份提高到三十塊錢。

  因為仔細檢閱了整件事,我不禁自問:「為什麼?為什麼有人願意這麼做?尤其是在這麼長時間裡沒沒無聞地,卻這麼在乎地做?」

  蔡輝煌技師以生命去實踐「外交下鄉,農業出洋」的口號

  還有沒有人認識的蔡輝煌,他長期在派駐非洲的農技團工作,曾去過賴比瑞亞、馬拉威、史瓦濟蘭……,就是俗稱的「農耕隊員」,人生的最後一站是在西非的甘比亞擔任水利技師。去年八月因病返國治療,十月二十八日過世,享年五十九歲,是一九六一年我國推動農技援外以來第三十七位在任上去世的農技人員。

  因為蔡技師是我在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時期派出去的團員,因此特別關心他壯年早逝的消息,一般的說法當然不外是生活環境惡劣、工作沉重、醫療資源不足等等,倒是另一位同在甘比亞農技團的同事的幾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因為團裡只有兩位水利技師,而台灣在甘比亞河流域推動獨特的「潮汐灌溉」水稻田成效很好,已成為各國觀摩的範例,不容出錯,相對地水利工作就顯得特別重要。因此幾次蔡技師得了瘧疾病倒,為能立刻返回田間工作,都服用過重的、團員口中的「超級特效藥」,長期下來,身體當然吃不消。

  蔡技師的檔案上簡單註記「病逝」,前一位也在任上去世的塞內加爾農技團陳西虎團長二○○二年也是「病逝」,享年六十五歲;再往前看,非洲醫療團鄭元基二○○二年「病逝」,享年四十九歲;蕭茂德二○○○年「病逝」,享年六十三歲;羅銀箱二○○○年「病逝」,享年五十四歲……。這一群沒有人認識、恐怕也很少人關心的外交尖兵,平均壽命比一般的台灣人低得多了,為什麼有人願意真的去實踐「外交下鄉,農業出洋」的口號,到萬里之外低度開發的國家去教老百姓種田?為什麼病倒了不好好休息?為什麼那麼急著回到工作崗位,甚至不惜縮短壽命?為什麼?

  這兩個案例中是不有一些共通的精神,一些很重要但似乎已經不再會獲得關愛眼神的精神,我的外國朋友說,有,就是「英格蘭期望每個人善盡其責」。放在台灣,那不就是「台灣期望每個人善盡其責」嗎?這樣的話我從沒聽過。

  是嗎?真是這樣嗎?蔡技師我是問不到了,倒想問問梁教授:「真是這樣嗎?」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manconcern&aid=1278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