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celtic music
2013/05/18 18:03:27瀏覽295|回應0|推薦1

凱爾特人拉丁文:Celtae 或 Galli,希臘文:Keltoi),或譯為居爾特人蓋爾特人克爾特人塞爾特人等。是公元前2000年活動在中歐的一些有著共同的文化語言特質的有親緣關係的民族的統稱。http://youtu.be/-4w7bLANKEQ

今天凱爾特主要指不列顛群島法國布列塔尼地區語言和文化上與古代凱爾特人存在共同點的族群。這些族群在古代並不被其他民族認為是凱爾特人。人們認為,歐洲大陸上的凱爾特部落和民族(如比利時高盧)曾遷入不列顛愛爾蘭,對這些族群的形成有重要影響。

凱爾特民族一般人的印象中,只以為是愛爾蘭、蘇格蘭。事實上凱爾特民族的範圍頗廣,包括英倫三島,英國、愛爾蘭、蘇格蘭、英格蘭、威爾斯、及法國的布列塔尼半島、西班牙的加利西亞、阿斯塔里亞等地。
數百年來,被英國人迫害和飢饉荒年,蘇格蘭、愛爾蘭,大舉移民美國,成為美國白人最大的族群(約4千萬人),19世紀,居爾特音樂就已是美國音樂的主幹,特別是美國民謠和鄉村歌區,到了20世紀的60年代,抗議歌后瓊 拜爾(Joan Baez),和今天的康妮 朶彿(Connie Dover)的歌曲,仍充滿愛爾蘭、蘇格蘭風,旋律優美,充滿了鄉愁和自然風的居爾特(Celtic)音樂,成為全世界喜歡大自然及世界音樂人士的最愛。
細數近半世紀以來,走紅歐美的流行歌壇中,凱爾特人幾乎佔了半邊天,凱爾特音樂人的天份和居爾特音樂的魅力,處處展現。音樂及以音樂劇等和大家分享。

凱爾特民族一般人的印象中,只以為是愛爾蘭、蘇格蘭。事實上居爾特民族的範圍頗廣,包括英倫三島,英國、愛爾蘭、蘇格蘭、英格蘭、威爾斯、及法國的布列塔尼半島、西班牙的加利西亞、阿斯塔里亞等地。
數百年來,被英國人迫害和飢饉荒年,蘇格蘭、愛爾蘭,大舉移民美國,成為美國白人最大的族群(約4千萬人)。

Insular Celtic culture diversified into that of the Gaels (Irish, Scottish and Manx) and the Brythonic Celts (Welsh, Cornish, and Bretons) of the medieval and modern periods. A modern "Celtic identity" was construct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Romanticist Celtic Revival in Great Britain, Ireland, and other European territories, such as Portugal and Spanish Galicia. Today Irish, Scottish Gaelic, Welsh, and Breton remain spoken in parts of their historical territories, and both Cornish and Manx are currently undergoing revival.

凱爾特語族印歐語系下的一族語言。古時曾在西歐廣泛使用,但今日講述此族語言的地方只存在於不列顛群島上的一些地區和法國布列塔尼半島上。

另一種分法將蓋爾語和布立吞語放在一起組成「海島凱爾特語」,剩下的歸為「大陸凱爾特語」。(這種分類認為Q和P音之間的變化是各個語言單獨發生的)。此種分法的支持者也指出海島凱爾特語內有普遍的變化,包括介詞曲折變化和VSO的語序等。不過並沒有人認為大陸凱爾特語支是從一個「原始大陸凱爾特語」衍生出來,這樣分只是為了方便將非海島凱爾特語的語言統統掃進其它一組而已。下面是「海島/大陸凱爾特語」這種分法的具體細節:

早期的蘇格蘭人很可能也是說凱爾特語的,但是隨著歷史上蘇格蘭地區多次遭到來自於不列顛島南部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以及來自北方海上的維京人諾曼人的入侵,再加上英格蘭在經濟上的強烈影響,蘇格蘭人逐漸被這些日爾曼入侵者(英格蘭人和諾曼人都屬於日爾曼人)所同化,最終喪失了本民族的凱爾特語言文化,成為了一個以英語為母語的民族。儘管如此,在當今的蘇格蘭地區,凱爾特語言文化的殘留仍然處處可見。


http://youtu.be/00Vfgz8LDdc

 http://youtu.be/SBATrLRWySg

http://youtu.be/hzfHKHq6oco

http://youtu.be/2_kKFjwpwqc

 Lark Song

Yachats Celtic Music Festival

 

( 休閒生活音樂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r123&aid=7639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