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5/05 17:31:37瀏覽1642|回應0|推薦1 | |
華裔女建築師林瓔:自然的藝術家’ 每次提起林瓔,都會提起她那個顯赫的林氏家族、民國第一才女、我國第一批接受西方建築科學教育的女建築師——林徽因。她與姑母從未謀面,卻遺傳了其出眾才華。她的設計充滿了勇氣,沉著和智慧,她懂得人生裏的傷痛和缺憾,更加懂得純樸的自然才是最美的藝術。 我感覺我存在於科學與藝術、藝術與建築、公共與隱私、東方與西方之間的交界線上。我一直努力在尋找不同力量之間的平衡,尋找對立面相遇的地方。——林瓔 林瓔(Maya Lin), 這是美國官方給予藝術家的最高榮譽,而林瓔是此次獲獎者中唯一的亞裔。 林瓔與美國“哭牆” 說起林瓔的作品,最為人稱道的就是“越戰紀念碑”,也被稱為美國的“哭牆”。1980年秋,年僅20歲,還是耶魯大學大三學生的林瓔參加了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設計競賽:為越戰那些犧牲的戰士設計一座紀念碑。 林瓔第一次去華盛頓考察地形的時候就有了靈感,她說:我有一種用刀將地面切開的衝動。回到學校後,她設計了一個看似像地面裂開,被掀起的一面呈“V”字形的紀念碑,運用了簡單的黑色花崗岩,在碑面刻上犧牲者的名字。這個紀念碑就像是生者和死者之間交流的媒介,上面刻著不同年份犧牲者的名字,而當人們撫摸著這些名字的時候,黑色光亮的花崗岩映著人們的臉,映著生者世界的碧海藍天、悠悠白雲和青青綠草,而這些熟悉的人卻已在一個我們無法接觸的世界裏了……林瓔當時並沒有期待自己會贏得冠軍,反而忘記了這件事情。 但是,就是一個這樣看似簡單卻蘊含了無限力量的設計作品被當時的評委們評為天才之作,一個評委會委員說:她的作品很簡約,但是越看就越覺得它是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是永恆的紀念碑。 不過一如很多知名建築家的代表作都會受到爭議,林瓔的紀念碑也不例外。紀念碑落成之後受到了有些越戰老兵的強烈反對,他們批評它為“令人羞辱的陰溝”,“難堪的黑色疤痕”。當他們得知這個作品的設計者是一個女性,而且是一個亞裔,就更加無法接受,因為越戰的敏感本來就充滿爭論,而且這是一場發生在亞洲的戰爭,卻由一位亞裔來設計,在當時看來充滿了諷刺。一些誣衊者不斷侮辱林瓔,媒體報章也歪曲事實,對林瓔進行人身攻擊。 回顧起這段往事,林瓔說,沒有人教你如何度過那段充滿壓力的日子,但是她堅持她關注的不是政治,而是“人”。一場戰爭無論它的政治意義如何,首先喪失的是那些生命,林瓔想通過自己的設計表達的不是歌頌政治,而是反思和人性。之後的審核當中,不斷有人刁難林瓔,要求改變設計作品的顏色等等。在最後的決定議會上,眾多媒體、藝術界的專家和越戰代表都在等待林瓔最後的陳述,林瓔平靜的臉上顯現了設計者堅持自我所獨有的倔強和勇氣,她告訴評委們她不會更改她的設計,她也不同意野蠻地將兩種不同風格的紀念碑放在一起……最後,美國藝術委員會主席宣佈林瓔所設計的越戰紀念碑依舊是最出色的傑作,並將在華盛頓建立。 在林瓔的著作《Boundaries (交界線)》裏,她提到“我的每一個作品都來源於一個簡單的願望:讓人們意識到自身周圍的環境,這種認識不僅僅是對我們生活中物質世界的認識,還有對我們精神世界的認識。” 從上面不難看到,反芻自然是林瓔的創作觀點。林瓔經常來往日本的禪寺園林、俄亥俄州侯普維爾(Hopewell)原住民在西元前800年所建造的土墩圖騰、及美國1960至1970年代的地景藝術家們的作品中,取得戶外地景裝置的創作靈感,和史密森(Robert Smithson)、海瑟爾(Michael Heizer)一樣,她也偏好極簡的作品表現方式,並且儘量避免喧賓奪主的張揚作風。對她而言,地景作品應該是反芻自然的藝術創作,最成功的處理手法是將人為的痕跡隱遁於背景中,置觀者于自然與人為的交界上。 過去五年來,林瓔一聲不響地埋首於她到目前為止規模最宏大的戶外地景作品《匯流》——這是她反芻自然觀點下的力作。在“系統化地景”展中,林瓔特別出示了提摩斯酋長公園、清魚場、沙卡加威州立公園等多組用夾板、壓克力顏料、玻璃珠、貝殼、石膏、黏土不同媒材製作的模型和藍圖計畫,讓大家管窺這個野心大巨作。《匯流》創作的動機除了彰顯前人披荊斬棘的功業事蹟外,最主要的目的是借助他們的視野和文字的摘錄,一路追蹤周邊景觀的演變趨勢,以幫助重整瀕臨滅絕的生態環境,和開創一個能夠讓現代人反映過去,思考未來的新契機。 “什麼正在消逝”是林瓔的反芻自然的代表作之一,在剛開始做這個項目的時候,林瓔把它叫做第五個或最後的紀念碑,她希望創作出一個超越形式的作品,可以是多場地的,喚醒人們對目前第六次物種滅絕的認識。這是一個環保協作專案,集合了科研機構、環保組織、作家、美術館、製片人、攝影師以及藝術家在內的多方參與並貢獻力量。李嘉誠基金會亦與“什麼正在消逝”基金會合作, 進行一個名為“聆聽大地的聲音”生物多樣性之旅的項目。這個專案旨在通過以科學為基礎的藝術作品,引發人們關注目前物種滅絕和棲息地減少的危機。它一方面提醒我們“消失了什麼”, 亦同時提醒我們“可以做什麼去保護物種及其賴以生存的棲息地”。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