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你老了 當你老了When You Are Old
2013/02/17 00:17:05瀏覽188|回應0|推薦1


http://hwzhiyin.com/uploadfile/1329998268.mp3

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1864613出生在都柏林。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擔任過愛爾蘭教堂的教區長,但他的父親卻叛離宗教,靠畫畫謀生。

  葉芝的童年大部分時間是在愛爾蘭西部的港口城鎮斯萊戈度過的。那裏住著他的母親的許多親戚。葉芝非常喜歡那裏的景色,這後來成了他許多詩歌的背景。葉芝也喜歡與那裏的漁民談天,愛聽淦民講故事,這後來成了他創作民間故事的源泉。

 

 

當你老了 當你老了,白髮蒼蒼,睡意朦朧,在爐前打盹,請取下這本詩篇,

慢慢吟詠,夢見你當年的雙眼 那柔美的光芒與青幽的暈影;

 

多少人真情假意,愛過你的美麗,愛過你歡樂而迷人的青春,

唯獨一人愛過你朝聖者的心,愛你日益凋謝的臉上的哀戚;

 

當你佝僂著,在灼熱的爐柵邊, 你將輕輕訴說,帶著一絲傷感,

逝去的愛,如今以步上高山, 在密密星群裏埋藏著它的赧顏。

 

When You Are Old

When you are old and gra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a little sadly,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1889130,二十三歲的葉芝第一次遇見了美麗的女演員茅德·岡,她時年二十二歲,是一位駐愛爾蘭英軍上校的女兒,不久前在她的父親去世後繼承了一大筆遺產。茅德·岡不僅美貌非凡,苗條動人,而且,她在感受到愛爾蘭人民受到英裔欺壓的悲慘狀況之後,開始同情愛爾蘭人民,毅然放棄了都柏林上流社會的社交生活而投身到爭取愛爾蘭民族獨立的運動中來,並且成為領導人之一。這在葉芝的心目中對於茅德·岡平添了一輪特殊的光暈。

  葉芝對於茅德·岡一見鍾情,而且一往情深,葉芝這樣描寫過他第一次見到茅德·岡的情形:“她佇立窗畔,身旁盛開著一大團蘋果花;她光彩奪目,仿佛自身就是灑滿了陽光的花瓣。”葉芝深深的愛戀著她,但又因為她在他的心目中形成的高貴形象而感到無望,年輕的葉芝覺得自己“不成熟和缺乏成就”,所以,儘管戀情煎熬著他,但他尚未都她進行表白,一則是因為羞怯,一則是因為覺得她不可能嫁給一個窮學生為妻。

  茅德·岡一直對葉芝若即若離,18917月,葉芝誤解了她在給自己的一封信的資訊,以為她對自己做了愛情的暗示,立即興沖沖的跑去第一次向茅德·岡求婚。她拒絕了,說她不能和他結婚,但希望和葉芝保持友誼。此後茅德·岡始終拒絕了葉芝的追求。她在1903年嫁給了愛爾蘭軍官麥克布萊德少校,這場婚姻後來頗有波折,甚至出現了災,可她十分的固執,即使在婚事完全失意時,依然拒絕了葉芝的追求。儘管如此,葉芝對於她的愛慕終身不渝,因此,難以排解的痛苦充滿了葉芝一生的很長一段時間。

  葉芝對於茅德·岡愛情無望的痛苦和不幸,促使葉芝寫下很多針對于茅德·岡的詩歌來,在數十年的時光裏,從各種各樣的角度,茅德·岡不斷激發葉芝的創作靈感;有時是激情的愛戀,有時是絕望的怨恨,更多的時候是愛和恨之間複雜的張力。

  《當你老了》、《他希望得到天堂中的錦繡》、《白鳥》、《和解》、《反對無價值的稱讚》……都是葉芝為茅德·岡寫下的名篇。 

 

葉芝早期的詩除了《奧辛的漫遊及其他》外,還有詩集《詩選》(1895)和《蘆叢之風》(1899)等。

  《茵納斯弗利島》(1890)是葉芝早期著名的抒情詩,它具有葉芝早期詩歌的特點。全詩內容上具有躲避現實,美化退隱生活的消極傾向,在藝術上,把退隱的幻想與小島上的具體形象相結合,具有吸引人的藝術力量。

 

  這一時期,葉芝還寫了不少思想上比較積極,藝術上比較成功的作品,如為毛特·岡寫的抒情詩《當你老了》、《深沉的誓言》等,以豐富的想像,緩慢的音樂節奏,樸實的語言,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毛特·真摯、健康的愛情。他著名的詩篇還有《麗達與天鵝》、《天青石雕》。

  二十世紀初,愛爾蘭在新芬党的領導下,開展了民族自治運動。葉芝從倫敦回到了都柏林,他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這個運動,並熱心地參加了愛爾蘭的戲劇改革過動,1904年與劇作家葛列格里夫人、約翰·辛格等一起創辦了阿貝劇院,上演有關愛爾蘭歷史和農民生活的戲劇。葉芝在1902年寫的劇本《呼立翰的凱薩琳》,已表達了愛爾蘭要求獨立的意願。此外,如《國王的辯證檻》(1904)、《黛爾麗德》(1907)、《綠盔》(1910)等劇中,也都表現了愛爾蘭的民族精神。他的戲劇大多取材於愛爾蘭古老的傳說和神話,語言優美,背景美麗,具有詩的美”。葉芝在戲劇方面的成就雖然比不上他的詩歌,但對愛爾蘭的文藝復興卻作出了重大貢獻。

  葉芝從二十世紀初到二十年代的詩歌,因受到愛爾蘭民族自治運動的影響,詩風有了變化,已擺脫了唯關主義的傾向,他把象徵手法用以表達現實內容,現實主義因素大大增強,他的詩已沒有早期的虛幻和朦朧,而是充滿著他自己早期所排斥的戰鬥性和現實感。這時期他寫了不少好詩,如詩集《責任》(1914)中的《灰岩》和《一九一六年的復活節》(1916)等。

 

  《一九一六年的復活節》是詩人為紀念1916年愛爾蘭共和兄弟會起義而寫的。在詩中,詩人歌頌了烈士們的高貴品質,認為正是由於烈士們的壯烈犧牲,才使愛爾蘭獲得民族的尊嚴,才改變了任人統治的死氣沉沉的局面,才產生了悲壯的美。但因詩人不很理解這次起義,因此詩中也流露出對起義的迷惘心情。

 在爱尔兰经过斗争获得自治以后,叶芝于1922年当上了参议员,并担任货币委员会主席,直到1928年。

  1923年,葉芝由於“始終富有靈感的詩歌,……並以精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整個民族的精神”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二十年代後期到三十年代末,是葉芝生活和創作的後期。由於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本身就有維護貴族文化的一面,因此葉芝在後期的政治和文化思想上,貴族主義傾向比較明顯,他認為貴族擁有財富、懂得禮儀,只能在他們之中產生統治者和廉潔的政府,只有他們才能保護藝術,使藝術家有時間創造藝術。在後期,他花了很多時間研究東方哲學,還翻譯了印度古挖哲學經典《奧義書》,因此他在後期的哲學思想上強調善惡、生死、美醜的矛盾統一 並追求圓滿和永恆。這一切都反映在他後期的創作上,如著名詩篇《駛向拜占廷》(1928)和《拜占廷》(1929),它們歌頌古挖貴族文明,把拜占廷象徵為永恆,是一個脫去了人間生死哀樂的樂園,在那裏精神與物質,個人與社會都達到高度和諧與統一,是詩人所追求的圓滿境界。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r123&aid=730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