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樂觀
2011/06/09 22:30:10瀏覽157|回應0|推薦0

上週的《Time》,封面文章「The Science of Optimism」(樂觀的科學),談到:「希望不是理性的--但為什麼人類被設計成擁有它呢?」

作者Tali Sharot從進化論的角度,暢談人類被死亡阻隔切斷,若不是因為擁有樂觀的眼光,我們將一無所成。

結語他說:「我相信『知識』是關鍵。我們不是天生就了解我們的偏見。腦子裡不實際的想法(或幻想),必須被謹慎的科學觀察與對照實進行實驗時,要同時進行對照實)進行分辨,然後將研究結果告訴其餘的人們。一旦我們認識了我們的樂觀的假象/錯誤觀念,我們就可以採取行動保護自己。好消息是:認知很少會擊碎幻想。玻璃杯還是半滿的,因此,保持平衡是可能的。我們可以相信我們將保持健康,但同時買醫藥保險;相信太陽將照耀,但出門時隨手抓一把傘──以防萬一。」

這篇報導對我--一個相信上帝的人來說,的確也有話要說。我和作者一樣,相信「知識」是關鍵。但我對「知識」的定義與作者不同,我指的是「聖經對生命提出的解說與安排」。

聖經說人會死是因為不相信「上帝就是愛」的一個結果。聖經也說人也可以超越死亡而永遠活著,只要相信耶穌,接受祂為我們個人的救主就可以了。這是一勞永逸地解決困擾並切斷人會死亡之問題的最有效方法。

當我們「知道」並「接受」聖經對生命的解說與安排的「知識」之後,我們的「樂觀」就不是無緣由的了。保羅說:「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4:4)這喜樂得來不靠著自己的才幹或機運,而是靠著天地之創造主而來,祂造我們,給了我們生命,因此這份資訊十分可靠。

我們的「樂觀」會是十分貼近現實的,因為根本問題解決了。但世人不會了解我們的樂觀,因為它不是藉由「科學觀察與對照實」而得的,基本上,我們的「樂觀」來自我們對聖經的信靠,也就是對聖經真正的作者--上帝的信靠。

聖經不是說過:「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見祂,也不認識祂。我們卻認識祂,因祂常與我們同在,也要在我們裏面。(約14:17)

基督徒的「玻璃杯」是半滿的,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切。基督徒「保持平衡是可能的」,因為他倚靠那道成肉身的上帝。樂觀不會被死亡攔阻切斷,而跟現實更加地貼近,因為是上帝賜給人「樂觀」,祂同時掌握著最高的現實。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msign&aid=5306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