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2/06 01:32:26瀏覽466|回應0|推薦1 | |
墨家,就是不能收受他人的禮物,不能接受饋贈,因為接受了,人家會覺得幫助別人是別有用心,就失去了助人的意義。 這個觀點,革離做到了,也接受了。但是,他仍然在精神上收受了許多饋贈,有女人的愛情、百姓的擁戴、手下的臣服,精神上的禮物遠大於草鞋、錦衣、珠寶,擁有民心招來猜忌。 兼愛非攻,是和平的提倡,以戰止戰,是實際的作法,卻是十分矛盾。用鮮血換取止血,殺戮下的連天戰火,讓革離也懷疑起自己,是否那一箭引起漫天的戰火,是否到最後,是他使得巷淹中要與他一較高下,而不是為了小小梁城,或者,根本是他太蠻幹,不顧墨家之意見,擅自行動,而致漫天戰火? 迷惑,偉大兵法家的迷惑是用鮮血換取的。 逃走的百姓,倒說出了無國界的說法,反正都是賦稅,繳給誰還不是一樣呢?革離似乎沒能懂這一點。 守城手法多樣,亦能知己知彼,但是固守墨子的說法,卻沒能融會,是任由死亡召喚一項又一項的缺憾。他沒學到墨子光用紙上談兵,便退卻戰事的功力。 儒家說的,學而不思則罔。 血腥的戰事,需要勇氣,革離用盡所有力道的勇氣後,他開始尋找自己的愛情,他的愛,不再是兼愛,而出現層次感,但總是晚了一步。 每個英雄都有無用武之地,無力可回天的痛楚,一件接一件,百姓們猶似魚肉般,革離痛失所愛的悲痛,對他而言,是一段被迫昇華的感情。 血腥、不忍、殘暴,不停地反映戰爭無情、刀劍無眼。整部片,在此的詮釋深刻,但卻藉由第三者直觀地評價革離,甚至評斷整個七國形式,若七國統一就不再有戰事的說辭,好像有那麼丁點影射現今,整個角度不夠圓融,少了宏觀,少點評論,而僅陳述,也許會更能使觀眾融入故事。 最後一幕,令人非常感動!如果導演先前能更多些著墨,相信會逼出不少眼淚。 未來的希望不是在梁適,一反革離先前看法,不是僅需要一個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