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班超這一位智、勇、仁、忠的英雄 (陳兆熙 撰) 易水轉載11-02-13
2013/11/03 06:11:31瀏覽1382|回應0|推薦2

班超這一位智、勇、仁、忠的英雄 (陳兆熙 )       易水轉載11-02-13

中國有四千多年歷史,英雄豪傑無數,但像班超那樣文武雙全、智勇仁忠具備者,並不多。他是中國史上少有的軍事家兼外交家。他幾乎戰無不勝,而且多是以少制多、出奇克敵。更令人欽佩的是: 他善於利用敵人間的矛盾,為國家爭取利益,以有限的人力與物力,揚威千里疆外,確保國家安全。他的事業,對日後中華民族之多元化,貢獻亦大。

班超功績宏偉,而人格高尚。《後漢書》中雖有〈班超傳〉,但如今知道他生平者,似不多。本文陳述他的重要事蹟,說明其意義,以紀念這位歷史上的傑出人物。

投筆從戎

班超於公元32年出生在陝西咸陽。他的父親班彪、哥哥班固以及妹妹班昭是中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的作者。班超是次子,他生長在這個書香氣息濃郁的家庭,雖不像兄、妹那樣承繼父志,編撰史書,但耳濡目染,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學素養。但他並非一位規矩文弱的書生,而是個不修細節、性格豪放、勤於勞動的青年。

班超年輕時,父親即過世了。哥哥在朝中任一中級官員,家境並不富裕。為了貼補家用,班超常為官府抄寫文書,賺些薄酬以奉養老母。但他志向宏偉,有一天,抄寫煩了,放下筆,感嘆地說: 「大丈夫應效法傅介子及張騫,立功異域,求取封候,怎能長久從事這種抄寫工作呢?」(註1)。同僚們笑他自大。他卻說:「小子安知壯士之志哉!」(2),於是「投筆從戎」,當兵去了。

漢帝國、匈奴及西域之關係

中國在漢朝時,稱西北境外、現今新疆及中亞一帶廣大地區為「西域」。在此地區,坐落有數十個大小不一的部落國家。西域的東面、中國北方境外,是遊牧民族「匈奴」遷徙活動的地方。匈奴人強馬壯,居無定所,經常南侵,自古以來即為中國最難對付的外患。漢武帝時,國力強盛,曾派衛青、霍去病等名將,多次率上萬精銳騎兵,予以痛擊。匈奴逃竄,但待漢軍班師回朝後,即又出沒。

許多西域國家,因地緣關係,早就與匈奴往來密切。中國在漢武帝時,國勢強盛,有些西域國家,因而疏遠匈奴,轉向中國進貢稱臣。王莽當政後,中國入動亂,無力外顧,匈奴勢力又向西域延伸。待漢明帝、章帝時,國家興復,西域就成為漢、匈兩大勢力之角力場所。班超即在此時,為中華民族立下了不朽功業。

初使西域

班超過了大半輩子的平淡生活,到了41歲,才時來轉運。他在軍中任職「假司馬」(註3),隨「奉車都尉」竇固,出擊匈奴,衝鋒陣,獲得長官青睞,因而戰後被負重任,奉派與36位屬員,由一位名叫郭恂的文職官員為名義上的領隊,一同出使西域,旨在結好當地國家,防阻匈奴拓展而危害中國利益。

班超一行,人數有限,深入異域,路途遙遠艱辛,幾經跋涉,始達鄯善(註4)。鄯善國王最初對這大漢帝國的使節團,頗為禮遇。但不久後,態度突轉冷淡。班超猜想:必是匈奴使節團亦達此地,鄯善國王不願漢使知情,但又不知所措之故。為了印證自己的猜測,班超假裝已接獲匈奴使節到達鄯善的訊息,詢問鄯善侍者匈奴使節的住處。侍者不知究竟,據實以告。班超認為情勢嚴重,立即召集屬員共餐,待酒酣耳熱,對大家做精神講話,強調他們如被鄯善出賣,交付匈奴使節,就都必死無疑,目前惟有奮力一博。他說:「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事不宜遲,就在今夜,乘匈奴使節尚不明我情時,以火攻之,始有生路。」(註5)團員要求請示郭恂。但班超反對。他說:「郭恂是一膽小文吏,如果知情,必會敗事,大家都將無謂犧牲。」 團員被他說服,均表示願意追隨,義無返顧。

當晚班超率領屬員直奔匈奴使節營地。適逢狂風,他派十人携鼓埋伏營後,吩咐見火即擊鼓喧囂;其餘者配合火勢,持械攻擊。佈置妥當後,班超順風縱火,並親手格斃三名匈奴。匈奴使節團遭受偷襲,天黑不明實情,驚惶失措,以致三十餘人被殺,一百多人燒死,全團盡殁。

次日,班超回報郭恂。郭恂先是大驚,繼則面色難看。班超瞭解郭恂心思,對他說:「此一行動,您雖不在場,但我班某豈會獨享功勞!」郭恂這才心喜。

事後,鄯善全國震驚,國王答應送兒子入漢為質(註6),以示友好。竇固獲報大喜,將班超功績奏呈漢明帝。明帝除予獎勵外,並派班超再使西域,拓展邦誼。   

從這一事件中,我們看到班超的見識、口才、智謀、決斷、勇氣、戰術、度量以及領導統御的能力,都非一般常人可比。他的官職亦由「假司馬」扶正為「軍司馬」,再度前往西域。行前,竇固要增加他屬員人數,却被婉謝。班超認為,縱使增加屬員,遇到危難,依然無濟於事,徒多連累,所以仍僅率領原來的三十幾位伙伴同行。

依照常理,增加屬員,不但可壯聲勢,也可多人使喚,應該深受歡迎才對。但班超講求實際,不重虛華及個人利益,婉謝增員,再次顯示其膽識過人。

再使西域

班超第二次赴西域,首先到達位於現今新疆和闐一帶的于闐國。于闐人普遍迷信,除國王外,巫師權力甚大,又親匈奴。匈奴在那兒派有使節監護。班超一行抵達後,未受到應有的禮遇,巫師還向他們索取良馬。班超逢此情境,又展現出他卓越的智謀及無比勇氣。他同意贈馬,但要巫師親自來取。巫師到後,班超斬其首示眾。于闐王見班超殺了巫師,大為驚駭。他久聞班超在鄯善的威風,於是主動殺了匈奴使節,向班超輸誠。班超重賞于闐王及其臣僚。于闐因而歸順。

     班超離開于闐,續往疏勒國(註7)。疏勒不久前被龜兹(註8)所敗,國王被殺。繼位者是龜兹國指定的龜玆貴族兜題。又因龜兹國王當年是由匈奴所立,所以現在疏勒和龜兹都聽命於匈奴,受其遙控。

班超知道疏勒遭匈奴監控,因此由偏遠小徑潛入,以免引人注意。他派隨員田慮面見兜題,勸其疏離匈奴,並囑田慮:「兜題本非疏勒人,不得人心,若他不允疏離匈奴,可強行執之。」兜題接見了田慮,果然拒絕其離匈親漢的要求。田慮武藝高強,乘兜題不備,將他制伏。兜題左右,皆驚恐而走。班超於是召集疏勒首長,擁護舊王的侄子為王。疏勒人大喜,有如國家光復,因而轉為親漢,並要求處死兜題。但班超寬大,放了兜題。   

班超帶領三十多位隨員,去國千里,深入西域,無需鐵騎強兵,但憑智謀勇略,不到一年,即旋轉乾坤,立下奇功,將鄯善、于闐及疏勒三國,由親匈奴改為親漢,真是有如神話,令人難以想像。

班超在西域待了兩年,駐節疏勒,深受當地人士愛戴。公元75年,漢明帝去世,焉耆國(9)乘中國國殤期間,攻陷中國派駐西域之最高軍政首長都護的駐地(10),斬殺都護陳睦。龜兹及姑墨(11)也於此時聯手攻打疏勒。班超協助疏勒王,苦撑應戰,堅守了一年多而不敗。龜兹退兵。

中國新繼位的漢章帝鑑於駐西域都護府淪陷,恐班超孤立無援,於是召他回國。班超啓程。疏勒舉國憂恐,一位將領甚至認為班超一走,疏勒必亡,因此先行了斷,自殺而死。班超離開疏勒,過境于闐。于闐上下,一遍哭泣,都說視班超如父母,班超不可棄他們而去。還有人緊抱班超的馬,不讓前行。班超感動不已,終於返回疏勒。

疏勒有兩個城,在班超離去後投降龜玆,並聯合尉頭國(註12),同共叛漢。班超返回疏勒,再顯神威,捕殺叛者,擊敗尉頭,疏勒恢復平靜。

以夷攻夷

班超善戰。但更高明的是:他會以外交手腕,利用西域各國間的矛盾,縱橫捭闔,用最小的待價,求得國家最大的利益。由於西域距中國遙遠,如中國派大軍遠征,千里迢迢,人馬疲備,補給困難,非但勞命傷財,還勝敗難卜。於是班超提出「以夷攻夷」之策略,利用西域之友好國家,征討不從者。如此,則中國不派重兵,無需補給,即能達到平撫西域、排斥匈的目的。班超的策略深獲章帝贊同。

班超執行他的策略,曾率領疏勒、康居(註13)、于闐及拘彌(14)四個親漢國家的聯軍,擊敗姑墨。他也鼓動過疏勒及于闐,攻打莎車國(15)

公元90年,遠在現今喀什米爾及阿富汗一帶的月氏國,由其副王率兵七萬,浩浩蕩,前來攻擊班超。班超預料敵軍遠離國境,必定補給困難。於是他堅壁清野,不與接戰,托延時間。双方對峙數月,月氏軍糧將盡,派隊伍前往龜兹請糧。此舉早被班超料到,已先派兵埋伏。月氏請糧隊伍,遭到截擊覆沒。副王不敢再戰。月氏從此亦向漢庭進貢稱臣。

一年後,頑抗中國的龜兹、姑墨、温宿(16)都投降班超。朝庭令班超出任駐西域都護,並依他的建議,廢黜龜兹王,另立曾在洛陽為質的龜兹王子為新王。龜玆亦因此親漢。

公元94年,班超又發動龜兹、鄯善等八國兵士共七萬人,征討焉耆國。焉耆不敢戰。班超假借舉行各國國王大會名義,邀焉耆王出席,乘機將其逮捕,押至當年漢都護陳睦被殺地點處死,以為懲戒。班超又立親漢人士為焉耆王。至此,西域及中亞五十餘國,都臣服中國了.

次年,朝庭獎勵班超對國家的卓越貢献,封他為定遠候。這時班超來到西域已二十二年,終於達到他年少時想效法傅介子及張騫在西域立功、獲得封候的願望。

返國

又五年,班超已年近希古,滿頭白髮,步履蹣跚了。他自料不久人世,思念祖國之情日切,於是上書朝庭,請求返國。奏書寫道:「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但朝庭却置之不理。再過三年,他妹妹班昭亦上書,請求朝庭召返班超,言辭懇切,感動了皇帝,終於下旨,令他回國。那時班超七十一歲,當初隨他同往西域的三十多位伙伴,已無人在世。

班超返國,不僅入了玉門關,還回到夢寐思念的漢都洛陽。但他年高體衰,不堪旅途顛簸,到了洛陽才一個月,就因病故逝。然而,終究是落葉歸根了。

班超有三子。長子雄及幼子勇,也都是名將。尤其班,有父風,經略邊境,保衛疆土,功勞亦著。

 

結尾

班超駐西域時,曾建議朝廷派員拉攏烏孫(17)。章帝遂派衛候李邑携帶大量禮品前往。李邑在途中遇到龜兹攻擊疏勒,赫得不敢前進,還上書朝廷,誣指班超「擁愛妻、抱愛子、安樂外國、無內顧心。」(註18)他想破壞班超聲譽、廢其建言,自己因此可回中國。幸好章帝知班超忠,不但不聽李邑讒言,還要他向班超報到,聽由班超指揮。班超即令李邑護送烏孫王子赴洛陽為質。有人問班超:「李邑毀你名譽,現須聽命於你,你正好可以給他一些苦頭吃,為何讓他回京?」 班超很不以為然地回答:「置留李邑以逞我個人之快,是對國家不忠啊!」

接替班超為西域都護的是年青將領任尚。在交接時,任尚請班超授予治理西域的心得。班超知任尚行事嚴苛,所以誠懇的提出建議:「朝庭派到塞外的官兵們,都是些因犯過而充軍贖罪的不良分子;而此地的胡人,也因缺少教化,難安撫而易敗事。水清無大魚,明察秋毫就難上下和協。因此治理西域,應放寬管束,予人便利,寬容小過,把握大原則即可。」班超離去後,任尚對左右親近說:「我以為班先生有什麼高招妙策,但所言平平,不過如此。」

職場上,前後任有心結,乃尋常之事。前任往往不願見後任比自己表現得好,遑論提出忠告。但班超氣度恢弘,愛國無私,非一般俗吏可比。他不保留自己的工作經驗,希望繼任者亦能有傑出表現,對國家做出貢獻。可惜任尚未將班超的忠告放在心上。不久,西域各國果因任尚治事過嚴,起而反抗。

上述事例,再再顯示班超忠誠仁厚又智慧過人的特質。他的人格與事功,令人景仰,應廣為傳頌,留芳後世。

附註L:略。

Xxxxxxxxxxxx

注意:中國大漢武帝,明帝、章帝時,匈奴累犯邊關,忍無可忍故派兵征討,非為侵略他國攻城掠地。

                   易水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ingjou18&aid=9309621